安康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2月26日 徐启方)

2014年03月27日 14:41   来源:政府网站   

点击查阅更多2014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2月26日在安康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安康市市长 徐启方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围绕循环发展、富民强市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突出项目、产业、城镇化三大重点,统筹改革、民生、增长极培育三项工作,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社会和谐稳定,完成了市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经济平稳增长,质量效益提升。完成生产总值604.6亿元,增长13.4%,高出全省2.4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58.6亿元,增长13.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5.3亿元,增长17%;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25万元和6624元,增长11%和13.9%。工业化率41%,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50.9%。节能减排任务完成,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3%。

  (二)循环产业壮大,发展动力增强。新型工业化发展加快,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1亿元,增长24.8%(全省第二),新增规模工业企业62户、产值过亿元企业74户,工业短板状况正在改变。现代农业持续增长,粮食产量86万吨、油料产量14.4万吨,生猪出栏310万头,发展设施蔬菜16万亩,富硒茶叶、魔芋、水产养殖、林下种养等规模效益增长,新建特色经济林35万亩,绿化造林65万亩;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78户,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得到农业部推广,富硒产品研发、院地合作成效明显。生态旅游长足发展,瀛湖跻身全省十大重点文化基地项目之列,重点景区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加快。三产服务业健康发展,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58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4%。

  (三)项目建设有力,投资拉动明显。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82.6亿元,增长26.9%,民间投资占投资总量的60%。安康火电厂、白河水电站、旬阳烟厂技改、金属镍产业园等重大产业项目取得实质进展。上海复星集团、海尔物流落户安康,西北国际天贸物流城项目启动实施,帝奥电梯、北医大技改、正森富硒饮品等40个工业项目竣工投产。基础项目建设加快,十天高速白河至十堰段、西康铁路复线通车,安康富强机场进场路开工。西成客专宁陕段、安平高速、集中连片扶贫县乡公路建设加快推进。城区西郊110千伏输变电站建成。汉江综合整治及城区东坝、5县城防洪工程进展顺利,江北和8个县城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完成42个重点减排、35个污染治理项目。瀛湖列入全国15个重点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项目;“气化安康”进度加快,2万户居民用上天然气。

  (四)统筹城乡发展,城镇化步伐加快。以中心城市为龙头,以移民搬迁和农民进城为抓手,城镇综合承载力增强,城镇化率达41%。按照民生城建的思路,加大中心城市重点市政项目建设力度,积极破解商业步行街、南环东路、西郊公园等项目征地拆迁、环境保障难题,投资18.2亿元实施十大市政重点项目,南环东路、兴安公园、西城阁、金州广场提升改造、两座人行天桥建成,城东大桥一期、江滩公园、汉江龙舟文化园、兴康门、汉江一桥交通组织等工程加快建设。创卫创园通过国家暗访和实地考察,五县一镇进入国家卫生县镇行列。县城、重点镇和新型社区建设步伐加快。避灾扶贫搬迁建房2.2万户8.36万人,集中安置率85%;农村居民进城落户9万人。

  (五)实施园区突破,承载能力增强。高新区、恒口示范区、瀛湖生态旅游区和县域工业集中区、现代农业园区 “三区两园”突出基础建设和招商引资,综合承载力提升;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创新规划、建设、管理和利益分配等工作机制,“飞地经济”园区加快建设。高新区完成投资35亿元,道路、公园、广场、学校及一批文体设施建成,19个产业项目竣工。恒口示范区完成基础建设投资4.5亿元,省级重点示范镇建设加快。瀛湖生态旅游区按照“湖城一体”的思路,深化与陕文投合作,启动规划编制,创新经营管理体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完成投资48亿元,新建标准化厂房15万平方米。现代农业园区以壮大龙头企业为重点,完成投资46亿元,实现产值52亿元。

  (六)重点改革深化,对外开放扩大。加快推动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国家主体功能区创新示范工作,创新县域工业集中区管理机制,中心城市管理、公共交通以及公安、国土、教育、卫生和食品药品、文化体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快推进。金融创新步伐加快,设立金融仓储公司、旬阳民生金融创新示范县以及宁陕集体林权、平利土地流转经营权和农房抵押贷款等工作积极开展,2家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市级融资平台市场化融资能力增强,金融支持发展的力度加大。探索实践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城镇建设、社会事业领域。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67亿元,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64户。

  (七)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建设加强。完成民生工程投资95亿元。新增城镇就业1.7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8万人。财政专项扶贫投入21.6亿元,实现10.6万贫困人口脱贫。开工保障性住房3.75万套,建成2.78万套,累计分配入住5万套。完成教育项目投资8.5亿元,加大县城中学建设力度,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70所,学前教育和高中入学率分别达93%和92.8%;中心城区教育资源整合加快推进,按“五校合一”推动以安康职业技术学院为主体的北迁。加强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创新新农合和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卫生人才培养机制。人口和计生工作加强,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实现全覆盖。安康剧院、博物馆、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精神病专科医院等建设顺利。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加快,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27.8%。汉江水质保护、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工作加强,生态示范创建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创新社会治理,9个县实现信访“三无”目标。实施汉滨公安管理体制调整,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社会治安满意率居全省前列。“六五”普法深入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加强,依法行政示范市创建工作深入推进。安全生产“四项指标”下降,防灾减灾和胡蜂防治有力有效,妥善解决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改革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八)自身建设加强,行政效能提高。我们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头等大事,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推进法治、诚信、责任、服务、廉洁政府建设,完善政府工作规则,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通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90件、政协提案309件。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拓宽联系群众渠道,邀请66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和41名企业代表旁听市政府常务会和全体会,125名公民代表参加“走进市政府”活动。建立重点工作公开承诺、督查通报机制。扎实开展规范公务用车、办公用房等专项治理。69个市直单位实行预决算公开试点,“三公”经费降低17%。深入开展狠刹“五股歪风”和优化投资环境专项治理,完成土地例行督察整改。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廉政建设加强。其他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2013年各条战线创先争优、奋发有为,成绩来之不易,是市委坚强领导,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全市人民奋力拼搏的结果。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民族宗教等各界人士,向离退休老干部、驻安人民解放军、武警和消防官兵、政法干警,向关心支持安康发展的社会各界,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正视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发展不足,结构不优,特别是工业短板还没有破解;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不强,特别是交通互通互联水平低,抵御灾害能力弱;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任务艰巨;发展环境不优,对外开放水平不高,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完全到位,公共服务能力水平低,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着不负责、不敢担当、落实不力的问题。要直面问题,不以事艰而不为,不以任重而畏惧,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让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和成效。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