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日从江苏宜兴市人民政府获悉,自2007年太湖水危机后,宜兴人痛定思痛,从源头上杜绝因生产发展导致的污染行为,累计关停1400多家高污染、产能落后的“不良”企业,累计投入70多亿元用于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一个山青水秀的江南小城已渐次展露世人。
宜兴境内有“三山二水五分田”,河湖密布山体连绵,山、水、城、乡融为一体。近年来,宜兴凭借秀美的生态旅游环境,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宜兴是苏南最大的农业县市,自然生态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以前我们拼资源、拼区位、拼政策,但那已是过去式了。”宜兴市副市长尹志华称,该市也曾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考量中一度迷失,家家点火、村村冒烟,开山采石、满目疮痍,为此付出了沉重的生态代价。
随着生态与发展步入良性互动的轨道,宜兴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生态意识逐渐超越了环境治理、生态建设的范畴而上升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围绕“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新宜兴”的发展目标,当地政府近年来对生态环境实施了从山体到水体、从城市到农村、从地上到地下等一系列系统性修复保护,在重整山河中再现了生态宜兴的绿色秀美。
如今,人们来到宜兴,到善卷洞看彩蝶蹁跹、去宜兴竹海徜徉绿色氧吧、在陶瓷城赏购陶瓷精品。这一切的背后,是宜兴实施最彻底的劣质产业淘汰计划的结果。
“哪怕是支柱产业,只要环境不友好,也得淘汰。”尹志华表示,淘汰环境不友好的产业,就意味着要牺牲一部分既得利益和眼前利益。为此,宜兴实施了最严格的环保准入制度,新办化工企业一律不批,有氮磷排放和污水不能接管的项目一律不批,超出区域环境容量的项目一律不批,不符合国家产业和环保政策的项目一律不批。
宜兴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一五”以来,宜兴有237个项目被环保部门“一票否决”,其中包括一个总投资达80亿元的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虽然面上看经济损失不少,但转型升级后结出的硕果还是让宜兴人看到了生态带来的利好。
正因宜兴不断提升了生态环境和空间优势,由此越来越受到投资者和观光客的青睐。数据显示,2013年宜兴实现工业总产值3500亿元,其中新兴产业占比达53%,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2.8%,游客接待人数突破1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62.2亿元,这座太湖之畔的生态小城正成为海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责任编辑: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