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江苏企业广交会归来有感:总体偏冷成交不踊跃

2014年05月06日 10:47   来源:新华日报   

  5月5日,第115届广交会落幕。参展归来的江苏省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副总经理张瑾的感受是:总体偏冷清,成交不很踊跃。以往一届广交会单是云豆就能成交八九百万美元,而这次不仅成交少,连询问的人也不多。

  不少参展企业和外销员,看法和张瑾相似。

  苏州市一期117家企业参展,一半左右认为订单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两成企业明确表示订单有所下降,短单多、长单少的现象仍无明显改善。前来洽谈的采购商虽比上届有所增多,但下单很谨慎,意向成交不温不火。

  广交会大会组委员统计显示,本届广交会三期累计到会客商18.8万人,比上届秋交会减少0.8%,比去年春交会少6.8%。

  无锡市参展企业普遍反映,随着综合成本不断上升,以往和国外同行竞争的价格优势已经基本丧失。江阴华泓建材工业有限公司外销员说,一线工人的月工资已超过4000元,每年还有一定涨幅,仅人工成本增加一项就使企业总成本提高一成左右,而出口报价很难提上去。即便如此,用工仍存在一定缺口,业务员不敢贸然接订单,以免无法按时交付而违约。

  “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贬值了2.6个百分点。专家一直说人民币长期看会升值,事实却是大幅度地持续贬值,这种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了洽谈和成交的难度。”张瑾说,很多老客户对我们出口企业的出口退税税率、劳动力成本等知根知底,人民币一贬值,他们就要求降价,但未来人民币一旦升值,微利经营可能就变成亏本经营了。因此,很多业务员即使碰到大单、3个月以上的长单也不敢签。淮安市商务局统计表明,受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本届广交会该市参展的机械类、工具类报价尚能与上届基本持平,而家电类、电子类产品报价则多有下降。

  不过,虽然困难重重,我省2311家参展企业中也不乏精彩表现者。

  加大研发投入,以新取胜,永远是国际贸易的王道。江苏祥兆书写工具厂针对苹果手机、苹果平板电脑等带电容式触摸屏功能的掌上设备,在传统水笔的另一端装载一个覆有导电膜的笔端,不仅能代替手指在触摸屏上操作,还提高了精准度,又能防尘,参展首日就签订10万美元意向合同,还有不少欧美客商前来询价洽谈。据了解,这款产品今年以来出口已超过80万美元。同样,江苏卧尔康家居用品有限公司能在三期开展前一天就和美国老客户签下20万美元的大订单,靠的也是新产品记忆棉脚垫的新功能。

  受到客户青睐的还有众多具有低碳特色、环保功能的产品。

  广交会大幕刚刚开启,来自无锡的狮王木业就斩获一笔白俄罗斯订单。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环保建材——塑木复合材料由各种废旧材料、废木料及农作物的剩余物经过特殊工艺压制而成,可以作为防腐木的替代品,低碳环保且质量过硬,很受外商青睐。江苏奥斯忒食品有限公司是全国唯一从事蒲菜生产加工的食品企业,蒲菜原料都从河流、湖泊中采摘,加工中不放任何添加剂。以纯天然为特色招牌,年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

  此外,同台竞技中,品牌方面的投入多获得良好的回报。徐州博飞派特虽是第一次在广交会上露面,但其自主品牌perfectpetz已在亚洲、欧美、南美等申请了专利保护,成为唯一一家拥有毛绒仿真玩具知识产权和销售权的企业,广交会上客商不断,美国客户当场签下5万只玩具的订单。江苏德皇文具有限公司的外销员,第三期开展后也忙得不亦乐乎。他们带来的油画笔、油画架等文具产品深受外商青睐。这家公司一直注重品牌培育、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已拥有国内外20多项产品专利,在40多个国家注册了商标,小小画笔年出口已接近500万美元。(邵生余)

(责任编辑:石兰)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