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长王宇燕:践行群众路线 推动绿色发展

2014年05月27日 10:18   来源:河南日报   

  王宇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生态环境问题高度重视,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当前,济源市正在扎实开展以“学习焦裕禄、争当新愚公,做为民务实清廉表率”为主题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们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践行生态文明为主攻方向,以推动绿色发展为奋斗目标,把铁腕治污、铁规治污的各项措施行动不断引向深入,为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集中解决环境污染老大难问题

  实施大气环境整治工程。一是狠抓工业污染源治理,提升工业企业的工艺技术水平和运行质量。二是狠抓城市大气综合整治,加强城市周边和城乡接合部企业的物料堆存场所管理,落实建筑工地扬尘防治措施,严格城区货运车辆和垃圾密闭运输管理,提高城市道路清扫保洁的机械化作业水平。三是狠抓机动车污染防治,完善机动车环境管理,落实机动车报废制度,减少机动车尾气污染。

  实施水环境整治工程。一是企业“清水入河”。对所有工业污染源进行深入排查整治,监管所有排污水企业的污染防治设施稳定正常运行,严防超标废水排入河流。二是生活污水“入网”。抓好蟒河、济河流域沿线的生活污水处理,严防污染水体;加快完善污水配套管网,实现雨污分流,确保生活污水全部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三是养殖废水“零排放”。制定实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规划,确保养殖废水不得进入水体。四是河道“彻底清淤”。对蟒河、济河及其支流进行清理,实施河道“彻底清淤”工程,将河流“污点”变城市“亮点”,进一步提高河流的自净能力。

  实施农村环境整治工程。一是清洁水源。建立农村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公示制度,实施饮用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二是清洁家园。以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不断完善农村垃圾收集处理长效机制,持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综合整治,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三是清洁田园。采取政策支持、资金扶持等有效措施,重点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防治技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

  着力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为切实改变生态面貌,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我们连续多年开展了造林绿化、农田水利建设、土地开发整理和村容村貌综合整治工作(简称“3+1”工作),夯实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对“3+1”工作进行统一规划,按照“实事求是、确定任务,量化指标、明确责任”的原则,做到科学性、实效性和操作性的有机统一。二是拓宽渠道,筹资筹劳。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机制,由市、镇政府承担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责任,有力支持和推动了“3+1”工作开展以及全市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三是严格标准,强化管理。对于大型重点工程,采取“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推进工程建设,制定管理办法,实行阳光操作,推动工作开展。四是注重实效,改善生态。按照“显山、露水、见林”的生态建设理念,持续开展植树造林、村容村貌综合整治、十大重点区域综合整治、“五小”综合治理等,同时沿山、沿水、沿路建设生态廊道,全力守护绿水青山。

  抓好生态环保管理体制改革

  为强力实施创新工程,抓好生态环境保护,我们一是建立完善市级领导分包机制。由36名市级领导联系分包3个产业集聚区、16个镇(街道)和14条主要河流,对环境保护进行督促指导和专项整治。二是建立完善联防联控联治机制。强化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协调配合,共同做好环保工作。三是建立完善专项行动督导机制。以开展美丽济源建设环保治理专项行动为载体,组建环保治理专项行动办公室,督导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四是建立完善群众监督工作机制。及时查处群众反映的环境问题,并对查证属实的群众给予奖励,确保了群众反映的环境问题限时解决到位。五是建立完善舆论宣传引导机制。通过每周一期工作动态、一期工作简报和一期环保手机报,在市级新闻媒体开设专栏、专期等形式,营造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舆论氛围,争取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的了解、理解和支持,推动了工作扎实开展。(作者系济源市人民政府市长)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