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豫鲁正在做肉夹馍。本报记者王倩摄
在济南十亩园社区,已经卖了近20年肉夹馍的高豫鲁一如20年前的平静。据他介绍,他是较早在济南卖肉夹馍的,所以他的肉夹馍也有“泉城第一馍”之称。也正是凭借卖肉夹馍,高豫鲁夫妇俩供出了3名大学生。今年,最小的儿子也从师范大学毕了业,守着父母的手艺,他也有了自主创业的念头。
孩子争气,夫妻俩干得起劲
上午9点多钟,早已过了卖早点的时间,但在历下区十亩园社区早餐点,高豫鲁仍然在忙活。他在此处卖肉夹馍已有近20年时间,他的肉夹馍是住在附近的居民早餐选择之一。
29日早上,与高豫鲁一起忙活的是他刚大学毕业的儿子,自从毕业之后,他在早餐点帮忙也有一个多月时间了。看着面前的儿子,高豫鲁自豪地说,正是靠着这个做肉夹馍的手艺,再加上这一辆早餐车,他们夫妻俩供3个孩子读完了书,孩子们如今都已经毕业了。“3个孩子很争气,大专、本科都有,我们两口很高兴。”高豫鲁笑着说。
据高豫鲁介绍,3个孩子中,大女儿曾经在济南卫校读书,现在老家河南做医生;二女儿也在济南读书,考上了山东商贸学校;小儿子则是最让他们老两口欣慰的,当时由于户籍原因,回河南老家参加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河南师范大学。
记者大体算了一下,供3个孩子读完大学,这几年的费用最少需要20万元。高豫鲁自豪地表示,供孩子读大学的这些钱,都是夫妻二人卖肉夹馍赚来的。“我们省着点花,别让孩子在外面受委屈,我们心里也高兴。”
居民都认可,月入近万元
站在早餐点的高豫鲁身穿白色厨师服,熟练地询问客户“要不要辣椒?”“肉要肥一些的还是瘦一些的?”“加不加鸡蛋?”然后剁肉、从炉子中取出新烤出来的馍,熟练地夹上肉并包好,不到一分钟工夫,做好的肉夹馍就送到顾客手中。
“这手艺做了20年,自然熟悉了,闭着眼也能做出来。”高豫鲁介绍,他爷爷祖籍河南,奶奶祖籍济南,这也是他名字的来源。早些年在河南,家中就有人做肉夹馍,而且也算是比较成功,后来他跟着奶奶来到济南之后,萌生了做肉夹馍的念头。
上世纪90年代初,高豫鲁最初选择在英雄山早市(现在的英雄山文化市场周边)做肉夹馍,“那时候,一个肉夹馍才8角钱,非常便宜。”高豫鲁说,当时,根据他了解到的信息,济南还没有卖肉夹馍的,所以他做的肉夹馍开卖之后很是火爆,每天早上排队的人很多。后来,他把肉夹馍摊位迁到了十亩园社区,“总体来说,买卖一直不错,但有一阵时间,我和妻子挂念在老家的三个孩子,没好好干。”高豫鲁说,也正是因为那段时间的担心,他们后来把3个孩子都接到了济南读书。
记者在社区采访时了解到,高豫鲁的肉夹馍是很多居民的早餐选择之一,每天固定能卖出100多个,收入也比较可观,“一个月将近1万元吧。”
儿子毕业后想创业做餐饮
今年7月,高豫鲁的儿子大学毕业后来到济南,由于母亲常年劳累导致腰、腿疼痛,儿子也暂时代替母亲摆摊做肉夹馍。
问到下一步的打算,高豫鲁的儿子笑着说,“还没想好找工作或者是创业,总之还在纠结。”他向记者坦言,他想先暂时找个工作,在社会上锻炼一下,有了社会经验之后希望能够创业,肉夹馍肯定是餐饮店的特色招牌之一。
“说实话,我不同意孩子继续干这个,太累了。”高豫鲁的妻子说,他们现在做肉夹馍,每天凌晨3点半就要起床,和面、生火,5点钟就要到达现在的早餐点。卖肉夹馍的六七个小时里,大多时间都要站着。上午卖完肉夹馍后,下午回家还要忙着煮肉。“真的很辛苦,很多人劝我们支持孩子创业,但是孩子既然读完大学了,我们还是希望孩子能找份体面的工作。”高豫鲁的妻子说。
如今,高豫鲁一家人在济南租着一处简单的平房居住,他们对于未来的规划非常清晰,打算用赚来的钱给孩子在济南买一处婚房,一家人快乐地在济南定居。“这么多年了,济南也是我们的家。”高豫鲁坚定地说,他们也是济南人的一分子。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