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邨上演"疯狂排队" 有黄牛代排队每晚赚300元

2014年09月04日 10:27   来源:东方网   彭晓玲

  东方网9月4日消息:据《新闻晨报》报道,是为了鲜肉月饼那份“吃情”?还是为了那份用排队换来的“人情”?中秋节前,沪上多家老字号鲜肉月饼门店前都在上演“疯狂的排队”。即使熬夜蹲守10多个小时,也在所不惜。从前天到昨天,晨报记者通宵守候,记录沪上24小时鲜肉月饼的抢购记。

  9月2日22时

  女黄牛白天餐馆打工,晚上8点就来排队赚钱

  一个塑料椅,两个潮湿的木头小板凳,两个坏掉的餐桌靠背椅,9月2日22点10分,记者到淮海路上光明邨大酒店门口,一位背着挎包的中年女子坐在台阶上,左侧摆着这样几个占位工具。她是个黄牛,在她后面还有一位席地而坐的老人,戴着老花眼镜,相貌清癯。老人姓顾,75岁了,家住彭浦新村,为了一早买到鲜肉月饼,晚上10点就来排队了。

  “我晚上8点就来啦,那时雨下得老大!”女黄牛显得有些自豪。她直爽地说,自己不吃鲜肉月饼,只是趁着这几天月饼卖得火爆,临时来帮附近居民排队。代排一个人每次赚50元,一个晚上可以赚300元。白天则在弄堂附近一个餐馆打工,有空会再来帮人买月饼,每次收100元,运气好的话又能赚200元。

  22点25分,黄牛等来一单生意。一位20余岁年轻女孩过来说,周四晚上想托她排队,自己和家人周五早上会来“换班”。“80元一人!”黄牛坐地起价。几番讨价还价后女孩表示认可,但提出“来2个人、买3人份月饼”。黄牛一听就不乐意了:“是限购的,那可不行。”态度变得冷淡,对女孩接连问的几个问题爱理不理。见女孩转身离去,黄牛对记者叹息:“钱不好赚啊小姑娘!”她说,自己来自四川,在上海人餐馆打工好多年,就想趁着年轻存点钱。

  9月3日2时

  古稀夫妇为女儿“送人情”来排队

  夜开始深了。淮海路上的车流终于有所减少,夜风吹来,法国梧桐树叶子掉到地上的声音也可以听到。黄牛有些疲惫,5分钟打一次呵欠。仿佛被感染一样,一旁的顾老伯也连连打起呵欠。

  黑暗中,又有几位市民拿着小板凳过来排队。一对年逾古稀的老夫妻排在第17位。他们穿着洗得干干净净的白网鞋,还带着两个保温杯,一看就颇有经验。占好位子后,老太太在旁边空地上拉腿锻炼,说她其实是来帮女儿买的,“女儿拿去送人。”老太太说,她家不远,就住文化广场附近,是凌晨1点半出发的。

  2点35分,一辆奔驰靠边停下,下来两个中年男子。这时,另外一位女黄牛也突然从黑暗中神秘出现。一位男子径直朝她走来,“记得帮我排队,我7点再来。要120个,一定要记得啊!明天一定要啊!”两人前后交流时间不到1分钟,看样子,男子是不放心,又专门来嘱咐黄牛。临上车,还边走边回头强调。“你7点来好了。”与男子的焦急相比,黄牛回复的语气显得爱理不理。

  “找黄牛总归不放心。”一位中年大叔说,自己吃也就算了,如果是当天给别人送去,黄牛不讲信用没买着,那岂不是难堪?

  9月3日4时

  75岁顾老伯难掩孤独感,称“喜欢排队”

  凌晨4点,排队者已经达到22人,坐在光明邨店外,成为淮海路上一道风景线。

  为了打发时光,几个男人开始围在一起闲聊。有人说起退休金,谁是事业单位退休,谁是企业退休,大家都大大方方说起来。这时一直沉默的75岁顾老伯也说起自己,原来他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有儿有女,喜欢沪剧,还会琴棋书画。对于这位年龄最大的排队者,一些好人心担忧他身体。“我没事。”顾老伯说,他喜欢排队,订牛奶排队、菜场买菜排队;还把钱分别存在不同银行,每次取钱也会排队。每当有特殊邮票发行,也会通宵排队,都习惯了。说起爱排队,一股难掩的孤独感浮在老人脸上。很多时候,老伯不语,听着夜色中队伍里海阔天空地聊天。

  9月3日7时30分

  暴雨中近百人共同目睹第一炉月饼出炉

  天慢慢开始放亮,淮海路上的车也多了起来。时间已到早上6点半,离月饼正式开始销售也只有1个小时。突然下起的雨也越来越大,狭小的弄堂里开始积水。不过,近百人的排队者显然早有准备,纷纷拿出雨伞和雨披,有人还赶紧换上雨靴。

  戏剧性的一幕也随之出现——不知何时,原本一直排在前面的黄牛不见了,取得代之的是6位已经付钱的市民。这时,又有4位市民围到那位一直以自购客自居、谦称排队是“帮朋友代买月饼”的中年“短发女”旁边,有人直接给了她50元钱。此番情节大逆转后,原来排在第2位的顾老伯,瞬间就排到第12位。按照一个炉子的月饼只够5人购买、烤好一炉近30分钟的规律,这些临时加入的人,直接让后面所有排队者至少会再等1个小时,由此引爆一些食客的不满。

  “原来你也是黄牛!”本来夜间与之详谈甚欢的“红衣男”一看不禁火冒三丈,马上对“短发女”的隐瞒身份表示鄙视,并把气出在那些找到黄牛代为排队的市民头上,“有本事去后面排队呀!”随即引发一番舌战。

  7点整,光明邨的店门打开,灯也亮起来。几位糕点师傅鱼贯而入,一盘盘包好的鲜肉月饼被端出来放到快速点心炉上,绿色的启动按钮亮起来。隔着透明的玻璃墙,人群不时发出一阵赞叹和感慨,队伍前面的争执也随之停止,几乎所有人都目不转睛地看着橱窗里的一举一动。

  7点30分,第一炉月饼出炉,香味瞬间弥漫整个橱窗。拿到不容易等来的月饼,心情如何?“就那样吧!”有市民自嘲。一位阿姨却边走边担忧:“月饼是送人的,但也要别人知道来得不容易呀!就怕人家不知道小小盒子背后的情意和辛苦,还以为很廉价和普通。”

  营业员介绍,近期鲜肉月饼日均销量在7万只到8万只,预计中秋节当天可能会突破10万只。这样的销量已经比去年增加了近3成。

  [特写]

  营业员不断提醒:不要再排了,买不到了

  “今朝早上6点钟我就来排队了,到现在还没买到!”光明邨门口,一位排在队伍前面的阿姨告诉记者。当时是下午1点,也就是说,她已经排了7个小时的队。

  这条拐了弯的“长龙”大约有50多人,在队伍最后,一位光明邨的营业员站在旁边,每当有人要排进队伍,这位女营业员就不厌其烦地提醒对方:“不要再排了,现在再排买不到了!”可是,似乎没几个人听她的。女营业员也很无奈,她感叹说:“真的比飞机晚点还厉害,飞机晚点至少还有盼头,这儿,你来晚了就是买不到,只能明天赶早。”

  月饼如此疯狂卖的情景,从中秋节前半个月就开始了。队伍里,大多数是老伯伯、老阿姨,有些人还特地带来了小板凳,架势好似看世博会。在月饼销售窗口上,贴着一纸告示:“因月饼供不应求和缩短高温天气排队购买月饼时间,每人限购60只(包括鲜肉月饼和百果月饼)。”

  虽然鲜肉月饼的售价仍然是4元一只,但从排队成本来看,这小小一个月饼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它本身的价格。难怪有老人微笑着说:“这里的月饼特别精贵!”“现在排队买的人,基本上都是一买60只,排那么长时间,当然要多买点,否则就亏了。不怕吃不掉,家里那么多亲戚还有朋友呢。”

  队伍里几位老人以为记者在为排队买月饼发愁,热心给记者出主意:“你可以找黄牛买,他们60-100元一个排位费。”一位老人指着身旁一位老阿姨笑着说:“她本来是自己买的,现在打算把位子卖给一个小伙子,谈下来给她160元。”那位老阿姨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相关新闻]

  24元月饼被炒到80元

  老字号鲜肉月饼节前卖疯了,想不排队只得从黄牛手中加价买

  淮海路上的老字号食品店可不仅仅只是光明邨一家,那一带,还有重返淮海路没多久的老大昌、有刚刚搬了新家的哈尔滨食品店、还有重新装修后上个月新装亮相的长春食品店。

  昨天11点55分,记者在长春食品店门口看到,买现烤鲜肉月饼已经排起30多人的长队。“光明邨已经多到不让排队了!这里还可以,味道也不错。”排在队伍里的一位女士说,不过,也要排上一个小时。记者看到,10分钟,队伍才往前挪了两步。可是几分钟后,队伍就完全不动了,原来月饼已经卖完,而后面的货又没有及时跟上。

  在等待月饼出炉的10分钟内,有两位老人等不及先走了,有人忍不住感叹:“吃个月饼可真费劲啊……”排在队伍里,眼看前面的人几十盒一买,一会功夫3盘月饼就卖空了,也才打发走3人,实在令人着急。有人开玩笑说:“这要是能自助拿取,该有多好……”

  无独有偶,昨天12点30分,很多人在人民广场南京东路见到一条“长龙”,一眼望不到头。队伍从第一百货门口、经过东方商厦门前、一直排到“上海杜莎夫人蜡像馆”的售票亭前。不清楚的人还以为这200多人是在排队买票,实际上,“我们是排队买月饼!”队伍前面的一位老阿姨指着前方的“泰康鲜肉月饼”售卖窗口说。

  “我们排4个小时了……”泰康鲜肉月饼每只售价4元,因为中秋前买的人实在太多,已经实行限购,现在每人每次限购5盒,每盒6只。有几个人不想排队,正在队伍旁和黄牛交涉。一名中等身材的男子说:“我这儿有月饼,付钱现在就可以拿,80元一盒。”24元一盒的鲜肉月饼被黄牛卖到了80元。“你的月饼是今天排队买的?”“这个你绝对放心,我凌晨2点钟就过来排队了,这行我已经做了3年。”

  另外一名稍瘦的黄牛说,他卖60元一盒,“贵吗?不贵的,花钱买的是时间。”瘦黄牛告诉记者,他花钱请了一些人专门排队,中间赚一点差价。

  昨天下午1点左右,“真老大房”的门口也排着一条100多人的“长龙”,买鲜肉月饼要排大约2小时的队。营业员已经忙得没空和人搭话,倒是旁边一名保安天天在附近上班,对这里的情况了如指掌。他说:“早上人最多,大概要排3个小时才买得到,下午2小时,晚上6点以后人少,半小时不到就能买到。听说最近一天能卖十几万个。”

  此外,老字号“沈大成”、第一食品商店、老字号“三阳”食品的月饼售卖窗口前,也都排着长短不一的队伍。

(责任编辑:杨淼)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