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湾村的300亩有机蔬菜示范基地已经开始了第二轮翻耕播种。本报记者 冉倩婷 摄
梁湾村的300亩有机蔬菜示范基地“提前”完成沟渠、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现在已经有了收成。本报记者 冉倩婷 摄
四年来,成都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发生了重大改变——
从试点到全面推广,四年间,一场改变乡村小型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模式的变革,正悄无声息地在成都推进。
变革的主角:政府、村民;变革的核心:还权;变革的“剧情”:政府把投资额度在200万以下的小型公共基础设施,交给村民自己建设和管理,俗称“自建”。
这场始自2011年的变革,预期有很多。比如,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降低建设成本,推动民事民治、民事民办,以及杜绝工程领域的腐败等。
这些目标有没有达成?1月上旬,记者前往成都二三圈层的多个区县展开调查,发现多个项目在节省投入方面的确成效显著。但村民叫好的同时,一些基层干部也表现出困扰。
忧从何来?喜又该如何“可持续”?
1
决策令谁满意?
从立项到谈判中的“民主身影”
1月13日,冷冬。青白江区龙王镇梁湾村的蔬菜大棚,绿意正浓。掀开塑料布,湿润的暖意迎面扑来。
这个300亩的有机蔬菜示范基地,由一家山东农业企业投资。村支书吴德辉说,引进这个企业费了一番周折。“人家要流转平地,要改良过的土壤,村上的地高低不平怎么办?哪来钱翻土?”吴德辉一度很是为难。
转机,源自成都农村小型公共基础设施村民自建的试点扩面。
2011年底,成都在金堂、蒲江、邛崃、崇州等4个区(市)县16个村启动试点,随后范围扩大到二三圈层的所有区(市)县。梁湾村承担了其中一个试点——抗旱能力提升工程。2013年底,成都市发展改革委到梁湾村调研时,听说了吴德辉的窘境,相关领导又“点拨”他:“为什么不作为一个自建项目申报立项?”
愿不愿意,还得村民说了算。这倒不难办。早在2008年,成都便建立了村民议事会制度,梁湾村每年几十万的村公资金就是由村民议定怎么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成都开展农村自建有着成熟的群众基础和制度基础,相当于把村公资金的使用方式扩大到了小型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300亩有机蔬菜示范基地的立项申报很快完成:项目预算总投资160万元,村上向财政申请100万元,企业自筹60万元,用于新建1445米沥青混凝土油路、2292米沟渠,并对300亩土地深耕松土。
2014年3月24日,围绕项目的施工单位选择,竞争性谈判启动。成都市发展改革委、青白江区发展改革局,以及青白江财政、水务、审计、纪委等部门和龙王镇相关干部都赶到梁湾村“列席”。
三选二、二选一,谈判过程就像超女选秀。三个前来竞争的施工单位依次“陈情”、报价,拿出各自的资质证书,说明准备如何施工。
其实,在场的村民代表心里已有“成算”:“只要不低于预算的80%,工程质量就能够保证。”在上一次的抗旱能力提升工程中,村民们获得了这个“实用知识点”,并跟施工方砍价成功——实际成交价格比青白江财政部门给出的预算指导价少了45万。
最终,经过村民两轮投票表决,刘显忠以159.52万元的价格胜出。
青白江区发展改革局副局长许必水说,村民压价的动力,还来自于成都市规定:项目结余的部分钱可由村民议事会讨论,用来管护或用于本村的其他村民自建项目。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