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资金效率为何奇高?
简化花钱程序的群众逻辑
从大包大揽到放手自建,工程质量是否会受影响?这亦是成都市发展改革部门的担忧之一:“决定权交给了群众,万一工程出了问题怎么办?”
为此,成都市特别明确:200万以下的自建项目,应是工程技术含量不高的、施工不复杂的;稍有技术含量的,应通过竞争性谈判或者比选确定具备条件的施工单位来建设。2014年,金堂县236个村中,有自建项目的村209个,涉及资金2060.28万元,多数是小型水利项目。
而村里劳动力的富集度,也左右着村民们对自建方式的选择。尽管成都赋予村民自行组织实施项目的权利,但以老人和小孩为主的村庄,经过议事会表决,无一例外地放弃了承担项目的具体建设,转向竞争性谈判。
在许必水看来,这正是“村民自建”的省钱奥秘:与一般工程招投标不同,竞争性谈判省下了包括机构代理费、设计费、标书成本费等在内的一大笔钱,“小项目三四万,大项目七八万”。即便跟规定同样允许的比选方式相比,竞争性谈判也能节省不少,“除了委托机构的代理费、专家评审费,还有交通费、午餐费、场地费……”
成都市发展改革委曾在一份自建试点工作总结中,专门就“省钱”进行测算:与政府包揽代建相比,村民自建成本降低40%以上,其中省去项目前期经费3%—5%,挤掉施工方报价水分30%—50%,省去监理费2%—3%,省去征地拆迁补偿和青苗损失费6%—8%。
不仅“省钱”,项目进度快也是改革红利之一。
在蒲江县大兴镇炉坪村,抗旱提升工程实施以来,村里老一辈的泥瓦匠、装修工悉数登场—— 到项目上“打零工”,或是担任监督小组的“监督员”。
村民踊跃参与的热情,使“居民满意度达到95%以上”的工程款结算条件变得更容易企及,而以往施工常见的占地补偿纠纷也变得少见,施工更为顺利。
施工方与村民和睦关系的建立,也让政府受益。许必水说,包揽代建的项目,常让政府陷入尴尬的境地:“村民持怀疑态度,看不到政府派人盯着,就认为里面有猫腻;验收时,有时要敲开看看,施工方又觉得不被信任。”“快”,同样有成都市发展改革委的数据佐证:由于减少了政府包揽代建中许多不必要的程序,加快了工程进度,许多工程缩短工期四分之三以上。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