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温州超市出售罕见“中华鲟” 回应称弄错名字

2015年01月20日 14:23   来源:浙江在线   

 

  昨天,一网友在网上发图称,有“活化石”之称的“中华鲟”正以25.9元/500克的价格在苍南一超市里热卖?!售价居然比白对虾还便宜。

  超市水产区摆出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网友提供的照片显示,苍南龙港大润发超市水产区的冰块上摆放着七八条鲟鱼,商品标签显示为中华鲟,售价25.9元/500克。紧挨着鲟鱼摆放的是冰鲜白对虾,售价39.9元/500克。

  “鼎鼎大名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价格竟然比白对虾还便宜!”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有关规定,违反法律、法规,出售、收购、运输、携带国家重点保护的或者地方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授权的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没收实物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相当于实物价值10倍以下的罚款。

  不过,“养殖的中华鲟经过审批的确可以销售,市面上看到的所谓‘中华鲟’往往是其他普通的鲟鱼,标出‘中华鲟’只是一种促销手段。”温州市海洋渔业局渔政渔监处处长张锦平这样说。

  超市:错将史氏鲟标成“中华鲟”

  昨天,记者从龙港大润发超市一位方姓经理那得到确认,该超市里有挂牌为“中华鲟”的鱼类在售,不过超市方面并没有取得渔业部门的相关许可。“经过向采购部门核实,这些鱼的学名是史氏鲟,属于人工饲养的经济鱼种,因为市场上大家都叫‘中华鲟’,所以我们也是被误导了。”方经理表示,为了避免误导更多的消费者,他们将立即对商品的标签进行更正。

  事后,记者从苍南县、温州市两级海洋渔业行政审批部门查询获悉,龙港大润发超市并未取得野生水生动物销售许可。

  苍南县海洋与渔业局执法大队大队长陈辉超表示,他们就超市出售“中华鲟”一事已进行调查,具体情况等调查清楚后发布。

  据审批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过去他们也曾遇到过一些销售中华鲟的案例,最终发现都是其他鲟鱼冒充的。

  专家说:

  最精确辨认办法是作DNA鉴定

  照片中鲟鱼究竟是不是中华鲟?张锦平告诉记者,温州本地并没有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仅仅通过照片也很难加以确定。过去遇到要鉴定时,往往需要从外地请专人来温。

  温州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会长刘鸣同样表示,确认是否是中华鲟最精确的方法仍然是通过DNA鉴定,国内只有少数机构具备资质。

(责任编辑:袁霓)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