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阅更多2015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大连市市长肖盛峰。
——2015年1月13日在大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肖盛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政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积极应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市经济社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经济实现平稳增长。
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00亿元以上,增长6%左右,人均18760美元。固定资产投资6800亿元,增长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左右;外贸自营出口与上年持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80.8亿元,下降8.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利润分别增长10%和1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为2%,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2%和10.5%;万元GDP能耗下降3.8%。虽然经济发展出现波动,但实体经济发展平稳,就业、物价始终保持稳定,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
(二)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石化、装备制造、造船、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产业链条不断延伸,长兴岛石化产业基地纳入国家石化产业规划布局,炼化一体化项目有序推进;东风日产汽车、比亚迪电动客车整车下线,汽车制造业产值增长40%,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实现产值600亿元;嘉盛新材料、铭源石化等一批投资超10亿元重大项目投产。全市完成工业投资2200亿元,增长9.3%;19个省重点产业集群销售收入全部超过百亿元,其中3个超过千亿元。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助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开展38项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组建了10个产业技术研究院,新增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两个火炬特色产业基地;我市有9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其中大连化物所甲醇制取低碳烯烃技术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1363件,完成技术交易额110亿元。
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了多极支撑格局。智能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9个重点产业蓬勃发展,大连机床、光洋科技等企业研制的产品进入航空航天、核工业和军工领域,国产首台三代核电反应堆压力容器制造完成,比克电池大连产业项目投产。海洋工程装备产值增长95%。集成电路发展势头良好,产业规模达70亿元。
服务业拉动作用增强。实施了加快服务业发展四年行动计划,从工业企业中分离各类生产性服务企业390户;电子商务长足发展,大连再生资源交易所、东北亚现货商品交易所等16家大宗商品电子商务平台快速崛起;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销售收入1485亿元,增长10%。全年共接待游客5846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065亿元,增长18.2%;主城区总部经济、楼宇经济规模不断壮大,新兴服务业态不断出现。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43.9%,同比提高了1个百分点。
都市型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战胜50年一遇的旱灾,农业减产不减收。新增设施农业10万亩,新建海洋牧场10万亩,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100家,加快推进10个都市型现代农业园区和9个农产品加工重点项目,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通过农业部评审。
非公经济持续壮大。实施中小微企业成长工程,发展各类企业27310户、注册资本1333.4亿元,分别增长69.9%和113%。出台小微商贸企业专项贷款扶持政策,为700户小微商贸企业授信贷款7.56亿元。开展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年活动,全年发放风险贷款9.4亿元,新增小微企业信贷余额65亿元。重点培育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100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达到26个,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9%。
(三)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进一步简政放权,全年取消、下放和调整619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面落实国务院、省政府462项下放职权“接放管”工作。推进投资审批、建设工程审批等专项改革,优化办事流程,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审批时限缩短15%。深化工商登记制度改革,31项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完成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卫生与计生机构改革,整合资源提升公共服务及市场监管水平。出台政府购买服务实施办法,确保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平等参与社会治理和服务。
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实施。出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意见,推进股权多元化改革,市属国有企业利润总额增长5%。发展多元化市场主体,制定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政策,全年民间投资增长2.4%。
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甘井子区综合配套改革不断深化。建立了中心镇建设引导基金等融资机制。完成10个乡镇、15个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集体林权确权100%。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了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加强社区基础工作,政府管理与群众自治相互衔接。
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建立。以开放促改革,充分发挥外资项目的技术溢出和综合带动效应。全年外商投资注册资本25亿美元、到位内资2580亿元,投资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项目占比超过90%。核准境外投资项目99个、协议投资增长15%,完成9个海外科技企业并购,机床集团继并购美、德企业后又在俄罗斯建厂,瓦轴美国工程技术中心挂牌运行,大连机车获得了南非232台内燃机车订货合同。出台24条贸易便利化举措,复制上海自贸区5项快速通关措施,完成外贸自营出口295亿美元。
(四)全域城市化加快推进。
“三个向北”战略深入实施。统筹城乡规划,推进“多规合一”试点,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实施175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南部滨海大道、旅顺中部通道建设加快推进,地铁1、2号线开通试运行,202路轻轨延伸线载客试运营,长山大桥、皮口陆港客运中心、大伙房水库输水入连等一批工程竣工,新机场、丹大快铁、渤海大道等工程加快建设,较为完善的全域路网、水网、电网布局基本形成,城市发展框架全面拉开,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城市核心功能不断完善。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协调发展。太平湾港产城一体化建设顺利推进,庄河港扩建工程有序展开。全市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4.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013.2万标箱;完成海铁联运32万标箱,增长10.3%。社会物流价值总额2.4万亿元,实现物流业增加值900亿元。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大连商品交易所功能进一步增强,交易品种增至16个,上线夜盘品种8个。建立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体系,组建大连交易(所)集团和大连港投融资控股集团,助推4家企业香港上市、22家企业“新三板”挂牌,形成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格局。辽宁忠旺财务公司、浦发银行离岸金融总部、东北亚石化交易中心在连设立。全年新增信贷与融资2638亿元,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增长75%。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增长101.3%,占全省的55.2%。
“四大组团”发展活力增强。金普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总体规划编制基本完成,先行先试政策陆续落地。普湾新区开发建设初具形象。金州新区开放功能不断增强,产业丰厚度不断提升,智能装备产业集群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保税区保税业务发展势头良好,“三城联创”初见成效。坚持产城融合,加快重点区域开发建设,旅顺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新发展,长兴岛石化产业基地中石油、恒力等重大炼化一体龙头项目全面启动,瓦房店国内最大的轴承电子交易平台投入运行,庄河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建设进展顺利,花园口集聚新兴产业项目近百个,长海现代海洋牧场和国际旅游避暑胜地建设取得良好成效。沿海经济带19个重点产业园区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和利用外资分别占全市的39.1%、75%和80.1%,对全市经济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五)城市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城市建设管理得到加强。树立系统治理的理念,针对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实施市容环境集中整治,无序设摊、占道停车、工地扬尘等9类群众反映强烈、影响城市形象的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实施城建“五个一”工程69项、“三个一”工程10项,新建停车泊位20300个,维修主次干道17条、街巷路146条,新增、调整公交线路51条,中心城区179公里健身步道连接成网。智慧城市建设稳步推进,我市入选国家首批“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和信息惠民试点城市。
城乡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实施污染减排和大气、水环境、海岸带综合整治工程,主要污染物平均减排2%以上,农村垃圾、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39%和43%。全年植树造林60.3万亩。经过4年的青山生态系统工程建设,我市林木绿化率达到44.5%。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旅顺龙河治理、庄河三河入海口生态绿化、花园口水系综合治理加快推进。持续推进“六化”工程建设,新建通屯油路876公里,宜居乡村建设取得了新成效。
社会治理创新进一步深化。整合行政审批、行政投诉、公共资源交易等服务管理职能,搭建开放型、一站式社会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市民综合服务、矛盾纠纷化解、社会组织孵化、平安大连建设四大工作体系,社会治理能力大幅提升。落实依法逐级走访制度,信访秩序进一步好转。开展了社会治安专项治理,严厉打击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组建公安“蓝鲨机动队”,应急处理和反恐快速反应能力显著增强。建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安全责任体系,135个单位获得“全国安全社区”称号,我市成为全国安全发展试点城市。
(六)民生社会事业持续改善。
加大民生社会事业财政投入。全年用于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保障等财政支出686.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9.3%,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幅4.3个百分点。15项重点民生工程高质量按时完成。
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升。全年实现城镇实名制就业22.5万人,近5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控制在3%以内。新农合最低筹资标准由5年前的140元提高到520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均2150元,居全省第一;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比5年前提高58.3%和103.6%;全市327万人享受职工医保门诊统筹待遇,支付医保统筹基金超10亿元。实施住房维修“一二三”工程,完成“暖房子”工程300万平方米,改造棚户区2.4万平方米,维修弃管房20万平方米,新增保障家庭公租房11788套。华铜矿塌陷区搬迁安置工程有序推进,城子坦淹没区搬迁安置工程基本完成。
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保持全省领先,就读省示范性高中学生比例达46%,新增公办幼儿学位3080个,三大职教集团和职教基地一期工程建设进展顺利,高校与地方合作取得新成果。医疗软实力提升工程成效明显,投入23亿元建设了新的市卫生中心,市妇儿医疗中心开诊营业,儿童医院改扩建工程快速推进。积极稳妥推进“单独两孩”政策,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稳定在3.36‰。文化体育事业协调发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普湾新区“三馆”、大连文化产业创新园区和中心书城加快建设,在全省率先实现广播电视信号全覆盖。全民健身运动丰富多彩,我市获得第十二届省运会团体冠军。
(七)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
转变作风成效明显。以“钉钉子”精神推进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方案落实,对89个单位“四风”整治进行专项督查。扎实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工作落实年”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建立政府督查可视系统,及时跟踪督办重点工程建设。我市在全省政府系统综合绩效考评中再次荣获第一名,实现“十二连冠”。
依法行政深入推进。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进一步优化行政决策程序;坚持重大事项决策前向人大报告、与政协民主协商,认真落实人大专题询问、执法检查和政协专题协商意见;积极回应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办结省市两级议案、建议、提案1385件;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正风肃纪取得良好实效。积极落实中央巡视组和审计部门反馈意见,认真组织整改。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加强“四风”专项整治,强化行政监察和经济责任审计,坚决查处各种违法违纪案件。规范公用经费管理,财政预决算和“三公”经费信息全部公开,全年“三公”经费下降21%,公务支出和经费管理步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
民族宗教、残疾人、外事、侨务、对台、人防、档案、防震减灾、仲裁、双拥共建、民兵预备役、边海防等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
各位代表,2014年大连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来之不易,凝聚了社会各界的心血、智慧和汗水,全市人民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在此,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离退休老同志,向中省直各部门和兄弟省市驻连机构,向驻连部队和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大连经济社会发展的海内外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老工业基地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经济结构不够合理,产业层次不够高,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任务仍很艰巨;企业生产成本升高,融资渠道不够畅通,发展的软环境有待优化;税收增长乏力,还债节点集中,财政收支压力较大;城市快速建设与生态环境承载力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综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有待提高,与群众期盼存在一定差距;政府部门少数人员作风不实、责任意识不强,以改革创新的思维破解难题、寻求发展的办法不多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