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一带一路” 侨商看好南沙

2015年07月15日 02:48   来源:南方日报   

  7月9日至11日,部分参加首届世界华侨华人工商大会的侨商代表,在中国国务院侨办副主任庄荣文的带领下,马不停蹄前往广州南沙参加自贸区圆桌会,并到南沙游艇会、南沙港大厦等地对自贸区进行深入了解,对接“一带一路”商机。

  借此机会,南方日报记者也采访了多位代表,了解他们眼中的南沙商机。有来自新西兰的华商表示,他们将借助南沙自贸区这一平台,给广州乃至全国带来优质奶粉等多种产品。有华商感叹,南沙生态环境如此之好,发展如此之快,回去后要向当地华商做更多的推介,让他们也来南沙投资。也有华商表示,要用更新颖方式推广南沙,进一步提升南沙的知名度。不少华商代表在圆桌会场内外还就南沙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和意见。记者12日从广州市侨办获悉,部分华商考察南沙后已提出投资需求,具体的“一对一”项目对接和商务洽谈目前正紧锣密鼓地展开。

  南方日报记者 张西陆 陈思勤 羊华 实习生 徐海凌

  7月9日至11日,部分参加首届世界华侨华人工商大会的侨商代表前往广州南沙参加自贸区圆桌会,并对自贸区进行深入了解。

  此次来南沙考察并参与圆桌会的华商层次较高,代表性强。邀请出席会议的均为经济上有实力、学术上有造诣、社会上有影响,包括部分出席国侨办首届“世界华侨华人工商大会”的嘉宾以及对南沙自贸区有投资意向的香港世茂集团主席许荣茂先生、新加坡金鹰国际集团主席陈江和先生、香港亚洲金融集团董事陈有庆先生,以及霍震寰、林建岳、贡毅等知名人士,也有不少商会领军人物,如马来西亚—中国总商会永久荣誉会长杨天培、洛杉矶中华总商会会长庄佩源等。他们除了从事房地产开发、农牧水产业、商业零售业、金融业、采矿业、酒店业、化工业、旅游业、造纸业等领域以外,还涉及机械、生物、建材、能源、医疗等行业。

  南沙比上海自贸区更有发展潜力

  中国侨商投资协会副会长、香港捷丰集团董事长姚征:

  中国侨商投资协会副会长、香港捷丰集团董事长姚征从上海自贸区的经验谈起,谈及南沙发展必须抱有长远目标,并做好配套。

  浦东追忆

  作为侨商慧眼投资上海自贸区建设

  作为上海交通大学1970届校友,姚征对于上海有着独特的感情,他回忆起1994年在上海保税区盖写字楼时,对于保税区能不能聚集人气,内心也是忐忑的。当时上海流行“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说法,整个浦东都没有发展,也很难看到发展的前景。

  但也就是在20多年前,市场经济悄悄在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破土而出,由于改革开放使得粮食渐渐充足,在黄浦江边的黄金水路上,大大小小的粮仓用地需要另作他用,而姚征正是看中了黄浦江边巨大的物流潜力,率先与粮食局合作,一方出地,一方出资本,黄浦江边在改革后首次有了自己的抵押生意。

  20多年来,姚征历经了上海从一个相对闭塞的城市发展成东方的国际化大都市,那时候荒败的浦东也成为炙手可热的自贸区。他坦言,自贸区积累人气的速度是他没有想到的。

  姚征说:“不仅是开网店的,大学生创业的,选婚房的,甚至有些没有买过房的老上海人,都选择了我们那儿,可见上海自贸区的前景,现在大家都是很看好的。”

  在上海自贸区建设的两年间,作为一家物流航运企业,捷丰集团的集装箱的利用率上升了14%,商务成本减少14%,货运存储的时间减少了2天,通过政策创新,事先进关然后报关等手段,以减少各种成本,再配合多项创新金融手段,使得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了不少。

  姚征直言,政府职能的转变,各种便捷企业的手段推出,是上海自贸区建设的最大亮点。

  立足南沙

  不走“边发展边污染”老路

  此次来到南沙,姚征很是感慨,他说南沙的现状比起20年前的浦东,在人气、配套设施方面已经领先了不少,又恰逢国家推行“一带一路”战略,身处沿海的南沙区更是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姚征在这片热土看到了当年浦东的影子与潜力。他提到了旗下的港资企业随后将派出专业团队来南沙考察,争取在南沙建设商业地产,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作为香港发展起来的侨商,姚征肯定当年霍英东的眼光,当年香港已面临制造业转移缺乏腹地问题,作为移居香港的番禺人,霍英东选择南沙区作为霍家企业的腹地,至今耕耘已有20来年。

  此番自贸区大门一开,粤港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联通。而这个商贸汇集的中心,正是毗邻香港的南沙。而上海自贸区已经走出一条政策创新的新路,扫除了过去报关报税造成的资源损失,南沙做出自己的政策革新也是指日可待的。

  在参观过程中,姚征注意到南沙区相比上海自贸区,更有着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以前我们总是一味追求发展的速度,结果经济上去了,又要花大价钱来治理环境。”他说,上海从保税区发展成自贸区,一路上也是受到了不少环境保护上的诟病。立足于南沙良好的自然环境,姚征建议,南沙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将生态的优势发挥出来,也避免陷入“边发展边污染”的城市困局。

  同时,发展趋于降速保质的今天,对于市政规划,也应当充分考虑,留足空间和余地给后人。“如果一代人就做了好几代人的事情,最终是会遭到环境、规划种种问题的‘报复’的。”姚征说。

  展望南沙

  提高国际化水平对接世界

  此外,姚征对于南沙区能否做到国际化的问题也颇为关注,作为香港经商、上海背景的侨商,他深切感受到岭南文化与海派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而这两种文化都需要取长补短,提高自身。

  作为广州下属的一个区,南沙在传统广州重商文化的基础上,更需要吸取海派文化融会贯通的精神,提高自身的国际化水平,才能更好的对接世界,实现“一带一路”的伟大战略。

  姚征说,广州有着众多侨商,他们已走出去了,这也是如今南沙可以利用的、不可多得的资源。

  他回忆,李克强总理在世界华侨华商会议上说,希望华侨作为国家建设一带一路的桥梁,侨商的“侨”,不仅是单人旁的侨,更是桥梁的“桥”,总理给侨商们一个很好的英文名字叫做“Rainbow”,就是希望侨商搭建地缘上、文化上的联系,侨商和祖国的联系,不仅是一个大规模的经济联系,更是人文资源的联系,商务资源的联系。

  南沙初期建设,是霍英东当年对家乡深切的眷恋,他希望在家乡“画一个圈”,把家乡也建设起来,那么他的后代,第二代、第三代侨商,也踏实地走在爱国侨商的路上。

  南沙的发展,让姚征不禁提出了一个命题:他希望广东自贸区在南沙的土地上扬帆再起,从这里打开一个走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起步点。

  提升南沙知名度 推广形式可更新颖

  新西兰大奥克兰特尼区议会副主席、新西兰商学院校长黄伟雄:

  黄伟雄是新一代华侨的杰出代表。他祖籍开平龙胜镇西杰村,毕业于中山大学。15年前,他远赴新西兰留学,从奥克兰大学经济学硕士毕业后创办了新西兰商学院,并任校长。

  通过多年努力,黄伟雄被新西兰大奥克兰特尼区选举为华裔区议员,并于2007年11月推选为区议会副主席,成为担任此职位的第一位亚洲人。

  作为经商成功又转而从政的优秀侨商,黄伟雄对于自贸区南沙片区的建设有着更加开阔的视野。

  南沙离不开侨商人才反哺

  黄伟雄说,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才问题。黄伟雄自身很早就意识到人才问题的重要,积极推动在新西兰的商学院的建设,就是想培养一批国际化视野的企业家。

  目前,海外约有3万家内地企业,遇到的最大发展瓶颈就是缺乏人才,尤其是国际化人才,不单是指熟悉中国国情和管理的人才,而是复合型的人才,需要既熟悉中国国情、企业情况,又要对当地的法律情况、商业有深刻了解。

  他透露,目前已与数家广东高校合作,在新西兰商学院设立了中国第一个境外创业创新研修中心,以帮助中国有意向走出去的企业培训人才。

  黄伟雄表示,中国正推行的“一带一路”战略,不仅是国家、企业的机会,也是侨商的机会、南沙的机会。

  他回忆,几代侨商的发展历程,从一开始侨商一代出国、甚至是被卖去国外做苦力,到侨商二代携资本、成功经验出海经商,再到如今的留学热潮、留在当地经商的侨商三代,全过程走过劳动力出海、资本出海、人才出海的过程。

  如今自贸区南沙片区的发展,也离不开侨商人才的反哺与回馈。“这个就是海外6000万华人华侨,以及华人华侨形成的网络可以做到的事情。”他说。

  “国家想要走出去,南沙想要在这一波大潮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充分发掘利用蕴藏在华人华侨中的能量。”黄伟雄表示,华人华侨中有许多人已走在各国行业、科技文化的一线,利用好这些资源,才能更好对接“一带一路”。

  南沙的世界知名度还不算高

  与姚征的感觉相似,黄伟雄来到南沙也对当地的环境有深刻印象,他认为,依托如此山清水秀的环境,南沙应当避免走上大量引入制造业企业,造成大量污染的老路,结合珠三角已有的生产链和工业生态,南沙区更应该集中力量,做科研创新和教育方面的突破。

  那么,南沙就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扶持和引导,远离发展的陷阱,政府官员应该结合其他自贸区乃至世界上发展较好的区域的经验,因地制宜地发展南沙。

  但黄伟雄还是对记者坦言,目前南沙的世界知名度还不算高,在新西兰也很少有投资者真正了解南沙,并愿意投资南沙,如果政府能够采取一些较为新颖的推广方式,向世界宣传南沙,让世界企业了解并投资南沙,那么南沙作为“一带一路”战略重镇就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对接俄罗斯与南沙商机

  俄罗斯中国总商会会长蔡桂茹:

  虽然早已告别机关“下海”经商,但莫斯科的华人还是习惯称她“蔡司”。因为去俄罗斯之前,蔡桂茹曾是中国内贸部综合计划司副司长。

  如今,身为俄罗斯中国总商会会长的蔡桂茹已经来往中国与俄罗斯之间近20年了。虽然此前她已多次到访过广州,但现在是第一次踏足南沙。她告诉记者,如何把南沙商机与俄罗斯商机搭上线,是她此程思考的最深度话题。

  俄罗斯是一个重工业发达的国家,轻工业制造是短板,日常消费品、电子产品等需求非常大,中国正好能够填补这个需求,这使得中国制造在上世纪大量涌入俄罗斯。

  “近一年来,俄罗斯对吸引中国投资的热情空前高涨。对俄罗斯投资也是很多中国商人的愿望,他们愿意到俄罗斯投资,也知道俄罗斯有钱赚。”蔡桂茹告诉记者,面对蜂拥到俄罗斯寻找商机的中国投资者,常年驻扎在俄罗斯的蔡桂茹在接待这些投资者时,还经常听说,很多中国商人、企业带着热情和大笔的资金来到俄罗斯,但不久后又带着钱和失望回到了中国。

  在蔡桂茹看来,这是因为这些企业家和投资者“缺乏准备,没有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她表示,农业、家具、中医医药、机械制造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投资行业。

  “过去,北货南下是个趋势,可如今,广货北上也可以视作新趋势。”蔡桂茹说,投资俄罗斯市场有利可图,这是中国企业家的共识,虽然广企不占地缘优势,但可在个别商品中尝试。

  “例如,在俄罗斯投资农业,如果把市场瞄准中国,把在俄罗斯生产的粮食产品返销到中国,是有利可图的。利用俄罗斯的先进技术进行开发,同样也是有钱赚的。在俄罗斯投资房地产也是很赚钱的。”蔡桂茹介绍。

  “广货在俄罗斯是优质品牌的代名词。希望广东的商人朋友,不光要南下,还要更多北上。”蔡桂茹表示,希望广东商人更加关注俄罗斯,希望广州和南沙片区主动走出去,加大在俄罗斯的宣传。

  在记者会后回访中,蔡桂茹透露,第一次到南沙考察,已经找了两个合作伙伴。

  计划在南沙建立国际商品贸易中转站

  阿联酋迪拜龙城华人华侨总商会会长金国中:

  温州商人金国中,在迪拜已有10年。其投资开发的中国国际龙城是全球最大的“中国城”。一期建设有4000多家店铺,主要销售来自广东的建材、数码产品、服装、陶瓷等经典广货,客户遍布中东多个国家。可以称之为广货国家化的典型代表。

  金国中说,中东地区的客人们特别喜欢“Made in Guangdong”(意为“广东制造”)的商品。因为其代表着质量好、款式新颖。他每年都会派人来参加广交会,获取最新的世界商品贸易信息。

  金国中第一次来到南沙,就被南沙的“绿”吸引了。他说,南沙的自然生态条件太好了,有山有水,气候非常好。迪拜虽然盛产石油,但是在沙漠地区,每种一棵树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浇灌、培植。“南沙在发展规划时,一定要注重环境的保护,千万不要辜负了这片天然园林。”

  此行来到南沙,金国中计划在南沙建立国际商品贸易的中转站。乘着南沙打造国际航运物流中心的东风,如果能在南沙建立一个中转站,从广东发货的商品直接从南沙“走”向世界各地,就不用各地的商人亲自来广东购买,可以省下大量的成本。

  9月把更平价奶粉带来南沙卖到全国

  新西兰广东总商会会长、新西兰X&Y公司董事长田国安:

  “新西兰广东总商会会员们对南沙的热情很高,商会正在广州筹建新西兰产品销售中心,9月份,有价格优势的新西兰奶粉将从南沙开卖到全国。”新西兰广东总商会会长、新西兰X&Y公司董事长田国安踏进南沙,便将此利好消息透露给记者。

  田国安介绍,结合广东自贸区建设需要,他们正在广州筹建新西兰产品销售中心,将整合新西兰优质产品资源引入广东市场,采取公司“总部+旗舰+连锁”形式,利用O2O实体店加电子商务的方式营销。总部设在中信广场,计划9月挂牌。通过在广东的21个地级市设点,从广东辐射到全国市场。

  目前,公司已开始订货,经营的产品主要是国内销量较好的生活必需品,包括日用品、奶制品、海产品、食品等。

  “我们的商品价格有非常强的竞争力。”田国安介绍,目前,市面上如果想买新西兰奶粉,一包奶粉的运费可能跟奶粉本身的价格相差无几,他们不仅能在新西兰获得工厂第一手价格的货源,还会在南沙自贸片区开设储藏仓库,包括保税仓、冷冻仓、恒温仓等,批量进口存放在仓库,这样,不仅使得海运费用更低廉,也能更快速地将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中。

  田国安还表示,他们将会在南沙设立办事处,及时掌握更多的自贸片区相关优势和优惠政策。作为联系广东与新西兰两地的桥梁,他们还将组织广东企业以自贸区为渠道,将广东的优质产品推介到新西兰市场,从而打造在新西兰的“粤籍产品”品牌。商会已计划10月份组织、推动广东建材产品进入新西兰基督城震后重建项目。

 

(责任编辑:秦宇雯)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