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理念”是最大财富

2015年10月29日 10:20   来源:光明日报   

  从2013年9月挂牌,在28.7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率先开垦制度创新的“试验田”,到今年4月底正式扩区,下辖保税区、陆家嘴、金桥、张江和世博五大片区,几乎涵盖浦东新区的经济核心区域——上海自贸区,两岁了。

  有看得见的减和简、放和管,也有看不见的理念更新——上海自贸区让一家又一家企业获得营商便利,也给政府职能转变带来持续的动力。那么,下一步如何改革创新?在记者的采访中,“自贸区理念”成为高频词。

  一件衣服的“旅行”

  近几个月,西班牙一家知名服装公司每周都有两架包机,将20余万件服装出口至上海自贸区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当季服装从早晨5点30分运抵机场到完成商检抽样﹑海关通关,上午10点30分就可出区,不到两天就能摆在上海周边的数百家专卖店销售。

  上海中远空港保税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孟路明告诉记者,公司为多家知名跨国公司提供保税物流服务,这家西班牙公司是其主要客户之一。上海海关推出的“批次进出、集中申报”制度改“一票一报”为“多票一报”,企业可以先凭卡口核放单完成货物出区作业,再集中报关并纳税。“先进区、后报关”“批次进出、集中申报”等自贸区创新制度,大幅提高了物流速度,降低了通关成本。现在,这家西班牙公司计划将其亚太分拨中心建在上海自贸区。

  一件衣服的“旅行”,折射的是上海自贸区带来的变化。据上海海关统计,目前上海自贸区进口、出口平均通关时间均比区外少四成左右。上海自贸区营商环境获众多企业点赞:一份来自上海美国商会的贸易环境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贸易便利化是外企持续关注的焦点,52%的受访对象认为自贸区帮助企业更加高效地完成通关手续,约88%的受访对象认为自贸区“先入区、后申报”新政对企业减负增效产生积极影响。

  一个完整行政区内的系统改革

  在上海市委常委、上海自贸区管委会主任、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沈晓明看来,不同于粤、闽、津三大新批的自贸区,上海自贸区最重要的特点是,所有片区集中在浦东新区,这给了上海在一个完整的行政区内系统推进改革的机会。

  这是一个极富挑战,也是极具吸引力的课题。扩区后的上海自贸区和浦东新区合署办公,系统设计政府职能转变的路线图成为现阶段的工作重点。沈晓明用三个字概括上海自贸区的工作——“放、管、服”,即“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以“放”为例,包括三个领域:投资、贸易和金融。在投资方面,主要是放宽市场准入、提高管理透明度。2013年9月底,上海自贸区出台了我国第一张针对外商投资的负面清单。统计显示,目前进入上海自贸区近90%的外商投资项目都在负面清单以外,只需备案而不用审批。相应的办理时间,也从过去的8个工作日缩短为1个工作日。上海自贸区的新设企业中,外资企业占比已从挂牌初期的5%提高到目前的18.6%。

  如今,在浦东新区,继早期的“先照后证”改革后,商事登记改革再推集中登记地试点,工业厂房也可作为小微企业集中登记地。这既尊重了企业选择办公地点的自由,又确保了法律监管的有效性。

  建设最透明、最高效的政府

  伴随“自贸区理念”的深入人心,变化每天都在发生。今年上半年,在自贸区支撑下,浦东新区生产总值增长9.2%,第三产业同比增长11.7%,约占GDP的70%。上半年浦东新区新增各类金融机构2100家,金融业增加值占比已超过26%。

  扩区后的上海自贸区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加快,投资、贸易、金融等领域制度创新取得新突破,“四个中心”核心功能持续增强,自贸区带动浦东创新转型效应明显,自贸区政策复制推广的红利也在向区外扩展。而自贸区理念成为越来越多政府管理者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共识。

  “自贸区改革的难点,在于约束政府自身的权力。”沈晓明表示,下一阶段,围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基础性制度和核心制度的探索创新,将进一步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以自贸区理念改造浦东地方一级政府,努力建设最透明、最高效的政府。( 颜维琦 曹继军)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