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加快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振兴工程,重点打造金健米业等龙头企业,力争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千亿。抓好西湖西洞庭和桃源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常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支持各区县(市)重点建设1个现代农业示范区。
完善服务保障。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加大优质种苗和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力度。推进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加强农机、植保、农资、农技等社会化专业服务。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强化基层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深化“农商对接”、“农超对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强农民负担监管。
3、着力推进服务业提质
突出发展文化旅游业。坚持把文化旅游作为战略性产业来抓,进一步做大做强美丽经济,塑造“亲亲常德”旅游形象。打造旅游精品,年内完成德国小镇、桃花源古镇等重点项目建设,实现锦江酒店“五一”开业、柳叶湖至穿紫河水上观光“十一”启航,加大柳叶湖环湖十大景观工程、桃花源核心景区改造、壶瓶山生态旅游等项目建设力度,启动城头山世界遗产申报工作。引进旅游品牌,加强与华侨城、山水盛典、同元集团、锦绣中华等品牌团队的合作,提升开发运营层次。深化旅游协作,推进湖南旅游“金三角”建设,加快旅游资源整合和市场拓展。全年接待游客增长20%以上、旅游综合收入增长25%以上。加快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十大精品工程,促进文化创意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加快发展现代金融业。积极发展和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完成常德农商行和4家县级农商行组建工作。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做实做强市县投融资公司,推行PPP融资模式,扩大债券发行规模,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全年新增银行贷款170亿元以上、表外融资150亿元以上。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促进保险业发展。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完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严厉打击各类非法金融活动。
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建成万达广场、友阿国际广场、和瑞欢乐城等城市综合体,完成武陵阁步行城二期、桥南商圈提质改造,在市城区新形成近百万平方米大型商业面积,初步构建泛湘西北区域商业中心。加强城乡物流网络建设,建设改造一批现代化大型专业市场、批发市场和物流园区,支持本土商贸物流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支持武陵移动互联网产业园争创省级示范基地。
协调发展其它服务业。稳定房地产业发展,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大棚改货币化安置力度,积极化解房地产库存。支持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规模化、连锁化的医养护综合型养老机构,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发展研发设计、服务外包、节能环保、商务咨询等生产服务业,提速发展家政服务、信息通讯、娱乐休闲、体育健身等生活服务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支持国内外知名企业在常德建立总部或区域性总部。改造提升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000亿元。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