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通辽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1月15日 包振玉)

2016年02月04日 11:21   来源:通辽日报   

  三、2016年主要工作

  2016年是全面 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是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决胜 之年,做好今年工作至关重要。市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中央、自治区和市委 各项决策部署 ,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总目标,牢固树立 和贯彻落实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推动供给侧结构 性 改革,落实“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五大政策和“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 着力推动转型升级,着力 培育新的发展动能,着力增强持续发展动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 一般 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5%左右, 限额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 城乡 常住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和10% 。实现上述目标, 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坚定不移推进结构性改革

  全面落实 “ 去产能、 去库存、去杠杆、 降成本、补短板 ” 五大任务,以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提质增效。

  积极化解过剩产能。我市去产能的主要任务是消化产能、转化利用产能,以消化产能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切实把我市的铝后加工和玉米加工等优势产业做成优势产能。铝后加工产业方面,坚定不移推动煤电铝一体化发展,以发电消化煤炭产能,以发展铝产业消化电力产能,以生产铝新材料消化原铝产能,实现循环发展,推动产能优势转化为高端产品优势。今年, 争取 启动 国电投扎哈淖尔铝业二期 38 万吨电解铝项目 建设 ,推进奇瑞集团1000万只铝轮毂制造、忠大 铝业高铁车厢和 汽车 用 铝板带、锦联二期100万吨和联晟35万吨铝板带箔、创源80万吨高强高韧铝合金及45万吨碳素等项目建设。铝及铝后加工产能分别达到295万吨和300 万吨,新增铝新材料 产品100个。玉米生物科技产业方面,推进梅花生物氨基酸产品生产线GMP改造、开封药业1000吨强力霉素等项目建设,新增玉米生物产品50个,通过开发新产品、打造新链条 ,实现玉米及淀粉 产能 就地转化 。

  扶持企业降低成本。开展降本增效行动,综合施策、多管齐下,打出一套务实管用的政策“组合拳”。争取大用户直供、扩大交易范围和交易电量,加快推进区域微型电网建设,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引进建设一批农资生产企业、发展节水高产高效农业、推进粮改饲和规模化养殖,降低农牧业生产成本;推广“铝水直供”模式,探索将玉米加工企业仓容纳入国家临储粮和地储粮行列等措施,降低企业中间成本;扩大“助保贷”融资规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清理涉企不合理收费项目,全面落实税费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税费成本;完善企业运输“联络员制度”,实行“绿色通道”24小时畅通,降低企业 物流成本;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清理规范中介服务,降低企业交易成本。 努力让企业有效益、产品有市场、职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

  消化房地产库存。加快 进城 农牧民市民化步伐,加大城 镇 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力度,实施存量商品房转公租房或回迁 房政策,扩大住房需求 。鼓励房地产企业兼并重组,盘活房地产库存积压的大量资金和资源,扶持开发企业与文化、旅游、体育、科教、养老产业融合跨界发展,培育房地产新业态,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扩大有效供给补 齐 短板。抓住当前 原材料和 投资品价格较低的有利时机,在 城乡基础设施、农村牧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现代产业体系 建设等方面加大政策 扶持和 资金投入力度,加快补齐历史欠账,提高投资的有效性和精准性。

  防范 和化解 金融风险。 充分 发挥金融 良性 杠杆作用, 及时有效防控不良杠杆。积极 引进 和组建 金融机构,发展多层次 的 资本市场,持续深化金融改革,推动金融部门不断扩大信贷投放规模,增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保障能力。 做好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工作,完善全口径政府债务管理。加强风险监测预警, 坚决 守住不发生局部风险的底线。

  (二)全力以赴 促进 经济 稳定 增长

  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必须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依靠转型 升级和创新驱动,提升 发展质量 和 效益 , 确保 经济 持续健康 发展 。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扩大有效投资, 限额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400亿元以上。 产业方面,围绕“六大产业基地”建设,重点抓好165个续建项目、75个新建项目、60个拟引进项目、120个拟投产项目,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 今年力争实施500万元以上工业重点项目300个,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677亿元。 交通方面,加快通辽至京沈高铁连接线建设,完成通辽至霍林河、通辽至大虎山、通辽至四平 等 电气化铁路改造。 加快建设通辽至鲁北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奈曼至营口高速公路、舍伯图至哈根庙一级公路、鲁北至开鲁二级公路,确保霍林河至阿力得尔一级 公路、舍伯图至大兴二级公路、主城区北外环一级公路连接线建成通车。 规划建设连通中南部旗县 区 的 环线公路 。 启动 通辽机场飞行区扩建工程,霍林郭勒机场通航运营。重大水利工程方面,推进“引绰济辽”、辽西北供水通辽支线、“引嫩济霍”等水利工程前期工作,开工建设嘎海山水库,完成西辽河治理二期工程。能源电力建设方面,推进北部区域微型电网改革试点 工作 ,确保扎鲁特至山东青州±800千伏直流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开工建设, 锦联二期2×66万千瓦火电机组项目建成投产 。 加快 推进珠日河200万千瓦风电基地、 科尔沁至新民500千伏输电线路 、鸿骏铝电扎铝二期2×35 万千瓦机组等项目前期工作 。统筹抓好社会事业、民生领域和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投资。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争取中央和自治区投资,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扩大信贷和直接融资规模,保持足够的投资强度。

  培育壮大优势主导产业 。 按照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要求, 紧紧盯住铝新材料、玉米生物科技、农畜产 品加工产业,在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延伸产业链条上下功夫 ,再造主导产业发展新优势。 大力扶持霍煤集团、锦联铝材、忠大铝业、联晟轻合金 等铝后加工企业做大做强,促进铝新材料产业向新型化发展 ; 大力扶持 梅花 生物 、 利牛生化、 玉王 科技 、黄河龙生物、华曙 生物 等玉米 深 加工企业做精做细,促进玉米生物科技产业向高端化 发展; 大力扶持科尔沁牛业、邦杰肉牛、谷润肉 业 、 牧合家肉牛、 金锣集团、谷道粮原 等企业做 优 做 强 , 促进绿色 农畜产品加工 产业 向终端产品延伸 。 增强 康臣药业、蒙药股份 、葛洲坝塔筒、 金煤化工、 福耀玻璃、欣意线缆、伯恩露笑等企业 的市场竞争力,不断 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构建多元 发展、多极 支撑的产业体系 。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突出发展现代物流业 。 优化物流业空间布局,整合优化物流园区内部经营业态。完善提升以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为重点的开发区综合物流园区,以传化物流智能公路港、五洲城为重点的科尔沁 现代 物流园区,以快件中心、公路甩挂运输为重点的空港物流园区,以大连港公铁海多式联运为重点的木里图工业物流园区,以仓储加工、电子交易为重点的内蒙古东部煤炭交易中心等五大物流平台。培育大宗物流、冷链物流、快递物流、国际物流、电子商务物流及配送体系,加快建设东北区域物流中心。 着力发展 文化旅游产业 。 围绕培育“东北看草原、自驾游通辽”品牌, 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制定出台扶持文化旅游发展的政策措施,依托我市沙地、湿地、山地、草地等科尔沁草原自然风光 , 充分发挥 我市 民歌、版画、安代、乌力格尔等独特 的科尔沁文化旅游资源,紧盯东北、华北区域性消费大市场,加快建设科尔沁 500公里 文化旅游风景大道自驾游服务系统, 抓好阿古拉、莫力庙、扎旗山地草原等营地,舍伯图、图布信等旅游小镇,珠日河、可汗山等服务 驿站建设,加快孝庄园、僧格林沁王府、大青沟、宝古图、银沙湾、额仑 草原等沿线高A级景区景点建设。积极 整合旅游节庆活动, 组织开展2016年“科尔沁文化旅游季”活动, 深入挖掘科尔沁马文化品牌,办好一年一度的“哲里木8·18赛马节”。 培育市场文化主体,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 业,推动文化创意等特色中小微文化企业发展,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壮大 。打造区域性、标志性的科尔沁文化品牌, 促进文化旅游业全面融合发展。支持发展新型服务业 。 积极 发展电子商务,完善通 辽电子商务产业园功能,加快 建设 县域电子商务产业园及运营中心 。 搭建 家庭服务业职业培训和公益性信息平台,完善支持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培育家庭服务、养老服务、健康医疗、体育休闲等一批标准化、品牌化、社会化的服务示范企业,满足多元化 消费 需求。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建设通辽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铝新材料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开展铝新材料、玉米生物、蒙医药产业、大数据应用等重点科技攻关。以科技大市场、蒙药工程研究院、京蒙干细胞库项目为依托,创建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大非公经济扶持 力度, 完善非公经济阳光服务大厅功能,建设孵化平台,推 动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让创新创富的活力充分涌流,为打造升级版新通辽蓄积持久动力。

  发展壮大 县域经济。 各旗县市区 要 以工 业园区为载体,着力壮大产业规模,强 化产业配套,加快培育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 以 建设 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为 目标 ,大力发展各具特色、优势明显、竞争力强的特色农牧业产业;以培育壮大农村牧区服务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科技服务和信息服务 等新兴服务业 ;以“十个全覆盖”和脱贫攻坚为 抓手 ,全面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以“扩权强县”试点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农村牧区改革。市政府要在产业引导基金、简政放权、转移支付等方面给予旗县市区更大的倾斜。 努力走出一条城乡统筹、产城融合、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 可持续 发展之路。

  (三)提高农村牧区发展水平

  深入实施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今年,全市筹措180亿元,完成454个行政嘎查村、1161个自然村和227个农牧场分场“十个全覆盖”工程 , 对2014年、2015年已经实施的1206个行政嘎查村、11个自然村、11个农牧场分场进行完善提高。实施农村牧区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提高供电能力,满足农牧民用电需求。开展“建美丽乡村,做文明主人”主题活动, 让广大农牧民成为美丽家乡的建设者 和维护者 。

  打好脱贫攻坚战。按照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要求,落实规划、项目、干部“三到村三到户”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举措。对435个贫困嘎查村逐村制定详细脱贫规划,对1.06万贫困户逐户制定精准脱贫方案,对4万贫困人口落实具体扶持措施。抓好5000名包扶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实现扶贫规划、扶贫项目与包联干部无缝对接。确保年内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减贫3.1万人,生态补偿减贫690人,易地扶贫搬迁减贫3230人,教育扶贫减贫2920人,社会保障兜底减贫2160人,确保“五个一批”扶贫举措落实到位,实现精准脱贫。

  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 。 必须坚定 不移 转方式、调结构、强基础,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牧业之路。 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计划,推行玉米从播到收全程标准化,推广良种良法实用技术,新增节水高产高效粮食功能区30万亩、达到880万亩,巩固提升 科尔沁区、 科左中旗、开鲁县集中连片农业节水核心示范区。加快调整农牧业结构。 面对资源环境约束、生产成本上升、主要农产品价格下降的形势, 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基础上,加快转变玉米“一粮独大”的种植结构,积极发展中药材、杂 粮杂豆、红干椒、荞麦等特色种植业。积极推进粮改饲,引导农牧民 种植饲料玉米 达到 450 万 亩 ,推进种养结合,为养而种、为牧而农,发展 绿色 循环农牧业。 稳步提高畜牧业比重, 大力发展种子工程, 抓好优质母牛繁育,实施母牛扩繁示范工程,新增肉牛存栏18万头,达到320万头,建设全国肉牛大市。 推进农牧业 标准化、 产业化 、品牌化 。实施农牧业标准化生产、农畜产品产地 证明 和质量追溯, 健全从农田牧场到餐桌的农畜产品质量 全过程监管体系,切实保障农畜产品质量安全, 培育“安全食品科尔沁”品牌,推动我市绿色农畜产品走向全国。 完善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加大对领军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拉紧拉长农牧业产业链, 创新完善农畜产品 流通体系,延伸终端消费产品供应链,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着力提高农牧民收入。 培养新型农牧民,增强农牧民自我增收能力。 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引导农牧民 发展规模种养业 增加经营性收入,通过进城务工和经商创业增加非农收入,通过完善惠农惠牧政策、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增加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保持农牧民增收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责任编辑:宋雅静)

共(4)页 首 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末 页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通辽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1月15日 包振玉)

2016-02-04 11:21 来源:通辽日报

  三、2016年主要工作

  2016年是全面 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是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决胜 之年,做好今年工作至关重要。市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中央、自治区和市委 各项决策部署 ,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总目标,牢固树立 和贯彻落实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推动供给侧结构 性 改革,落实“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五大政策和“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 着力推动转型升级,着力 培育新的发展动能,着力增强持续发展动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 一般 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5%左右, 限额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 城乡 常住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和10% 。实现上述目标, 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坚定不移推进结构性改革

  全面落实 “ 去产能、 去库存、去杠杆、 降成本、补短板 ” 五大任务,以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提质增效。

  积极化解过剩产能。我市去产能的主要任务是消化产能、转化利用产能,以消化产能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切实把我市的铝后加工和玉米加工等优势产业做成优势产能。铝后加工产业方面,坚定不移推动煤电铝一体化发展,以发电消化煤炭产能,以发展铝产业消化电力产能,以生产铝新材料消化原铝产能,实现循环发展,推动产能优势转化为高端产品优势。今年, 争取 启动 国电投扎哈淖尔铝业二期 38 万吨电解铝项目 建设 ,推进奇瑞集团1000万只铝轮毂制造、忠大 铝业高铁车厢和 汽车 用 铝板带、锦联二期100万吨和联晟35万吨铝板带箔、创源80万吨高强高韧铝合金及45万吨碳素等项目建设。铝及铝后加工产能分别达到295万吨和300 万吨,新增铝新材料 产品100个。玉米生物科技产业方面,推进梅花生物氨基酸产品生产线GMP改造、开封药业1000吨强力霉素等项目建设,新增玉米生物产品50个,通过开发新产品、打造新链条 ,实现玉米及淀粉 产能 就地转化 。

  扶持企业降低成本。开展降本增效行动,综合施策、多管齐下,打出一套务实管用的政策“组合拳”。争取大用户直供、扩大交易范围和交易电量,加快推进区域微型电网建设,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引进建设一批农资生产企业、发展节水高产高效农业、推进粮改饲和规模化养殖,降低农牧业生产成本;推广“铝水直供”模式,探索将玉米加工企业仓容纳入国家临储粮和地储粮行列等措施,降低企业中间成本;扩大“助保贷”融资规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清理涉企不合理收费项目,全面落实税费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税费成本;完善企业运输“联络员制度”,实行“绿色通道”24小时畅通,降低企业 物流成本;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清理规范中介服务,降低企业交易成本。 努力让企业有效益、产品有市场、职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

  消化房地产库存。加快 进城 农牧民市民化步伐,加大城 镇 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力度,实施存量商品房转公租房或回迁 房政策,扩大住房需求 。鼓励房地产企业兼并重组,盘活房地产库存积压的大量资金和资源,扶持开发企业与文化、旅游、体育、科教、养老产业融合跨界发展,培育房地产新业态,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扩大有效供给补 齐 短板。抓住当前 原材料和 投资品价格较低的有利时机,在 城乡基础设施、农村牧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现代产业体系 建设等方面加大政策 扶持和 资金投入力度,加快补齐历史欠账,提高投资的有效性和精准性。

  防范 和化解 金融风险。 充分 发挥金融 良性 杠杆作用, 及时有效防控不良杠杆。积极 引进 和组建 金融机构,发展多层次 的 资本市场,持续深化金融改革,推动金融部门不断扩大信贷投放规模,增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保障能力。 做好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工作,完善全口径政府债务管理。加强风险监测预警, 坚决 守住不发生局部风险的底线。

  (二)全力以赴 促进 经济 稳定 增长

  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必须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依靠转型 升级和创新驱动,提升 发展质量 和 效益 , 确保 经济 持续健康 发展 。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扩大有效投资, 限额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400亿元以上。 产业方面,围绕“六大产业基地”建设,重点抓好165个续建项目、75个新建项目、60个拟引进项目、120个拟投产项目,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 今年力争实施500万元以上工业重点项目300个,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677亿元。 交通方面,加快通辽至京沈高铁连接线建设,完成通辽至霍林河、通辽至大虎山、通辽至四平 等 电气化铁路改造。 加快建设通辽至鲁北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奈曼至营口高速公路、舍伯图至哈根庙一级公路、鲁北至开鲁二级公路,确保霍林河至阿力得尔一级 公路、舍伯图至大兴二级公路、主城区北外环一级公路连接线建成通车。 规划建设连通中南部旗县 区 的 环线公路 。 启动 通辽机场飞行区扩建工程,霍林郭勒机场通航运营。重大水利工程方面,推进“引绰济辽”、辽西北供水通辽支线、“引嫩济霍”等水利工程前期工作,开工建设嘎海山水库,完成西辽河治理二期工程。能源电力建设方面,推进北部区域微型电网改革试点 工作 ,确保扎鲁特至山东青州±800千伏直流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开工建设, 锦联二期2×66万千瓦火电机组项目建成投产 。 加快 推进珠日河200万千瓦风电基地、 科尔沁至新民500千伏输电线路 、鸿骏铝电扎铝二期2×35 万千瓦机组等项目前期工作 。统筹抓好社会事业、民生领域和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投资。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争取中央和自治区投资,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扩大信贷和直接融资规模,保持足够的投资强度。

  培育壮大优势主导产业 。 按照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要求, 紧紧盯住铝新材料、玉米生物科技、农畜产 品加工产业,在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延伸产业链条上下功夫 ,再造主导产业发展新优势。 大力扶持霍煤集团、锦联铝材、忠大铝业、联晟轻合金 等铝后加工企业做大做强,促进铝新材料产业向新型化发展 ; 大力扶持 梅花 生物 、 利牛生化、 玉王 科技 、黄河龙生物、华曙 生物 等玉米 深 加工企业做精做细,促进玉米生物科技产业向高端化 发展; 大力扶持科尔沁牛业、邦杰肉牛、谷润肉 业 、 牧合家肉牛、 金锣集团、谷道粮原 等企业做 优 做 强 , 促进绿色 农畜产品加工 产业 向终端产品延伸 。 增强 康臣药业、蒙药股份 、葛洲坝塔筒、 金煤化工、 福耀玻璃、欣意线缆、伯恩露笑等企业 的市场竞争力,不断 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构建多元 发展、多极 支撑的产业体系 。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突出发展现代物流业 。 优化物流业空间布局,整合优化物流园区内部经营业态。完善提升以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为重点的开发区综合物流园区,以传化物流智能公路港、五洲城为重点的科尔沁 现代 物流园区,以快件中心、公路甩挂运输为重点的空港物流园区,以大连港公铁海多式联运为重点的木里图工业物流园区,以仓储加工、电子交易为重点的内蒙古东部煤炭交易中心等五大物流平台。培育大宗物流、冷链物流、快递物流、国际物流、电子商务物流及配送体系,加快建设东北区域物流中心。 着力发展 文化旅游产业 。 围绕培育“东北看草原、自驾游通辽”品牌, 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制定出台扶持文化旅游发展的政策措施,依托我市沙地、湿地、山地、草地等科尔沁草原自然风光 , 充分发挥 我市 民歌、版画、安代、乌力格尔等独特 的科尔沁文化旅游资源,紧盯东北、华北区域性消费大市场,加快建设科尔沁 500公里 文化旅游风景大道自驾游服务系统, 抓好阿古拉、莫力庙、扎旗山地草原等营地,舍伯图、图布信等旅游小镇,珠日河、可汗山等服务 驿站建设,加快孝庄园、僧格林沁王府、大青沟、宝古图、银沙湾、额仑 草原等沿线高A级景区景点建设。积极 整合旅游节庆活动, 组织开展2016年“科尔沁文化旅游季”活动, 深入挖掘科尔沁马文化品牌,办好一年一度的“哲里木8·18赛马节”。 培育市场文化主体,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 业,推动文化创意等特色中小微文化企业发展,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壮大 。打造区域性、标志性的科尔沁文化品牌, 促进文化旅游业全面融合发展。支持发展新型服务业 。 积极 发展电子商务,完善通 辽电子商务产业园功能,加快 建设 县域电子商务产业园及运营中心 。 搭建 家庭服务业职业培训和公益性信息平台,完善支持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培育家庭服务、养老服务、健康医疗、体育休闲等一批标准化、品牌化、社会化的服务示范企业,满足多元化 消费 需求。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建设通辽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铝新材料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开展铝新材料、玉米生物、蒙医药产业、大数据应用等重点科技攻关。以科技大市场、蒙药工程研究院、京蒙干细胞库项目为依托,创建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大非公经济扶持 力度, 完善非公经济阳光服务大厅功能,建设孵化平台,推 动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让创新创富的活力充分涌流,为打造升级版新通辽蓄积持久动力。

  发展壮大 县域经济。 各旗县市区 要 以工 业园区为载体,着力壮大产业规模,强 化产业配套,加快培育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 以 建设 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为 目标 ,大力发展各具特色、优势明显、竞争力强的特色农牧业产业;以培育壮大农村牧区服务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科技服务和信息服务 等新兴服务业 ;以“十个全覆盖”和脱贫攻坚为 抓手 ,全面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以“扩权强县”试点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农村牧区改革。市政府要在产业引导基金、简政放权、转移支付等方面给予旗县市区更大的倾斜。 努力走出一条城乡统筹、产城融合、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 可持续 发展之路。

  (三)提高农村牧区发展水平

  深入实施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今年,全市筹措180亿元,完成454个行政嘎查村、1161个自然村和227个农牧场分场“十个全覆盖”工程 , 对2014年、2015年已经实施的1206个行政嘎查村、11个自然村、11个农牧场分场进行完善提高。实施农村牧区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提高供电能力,满足农牧民用电需求。开展“建美丽乡村,做文明主人”主题活动, 让广大农牧民成为美丽家乡的建设者 和维护者 。

  打好脱贫攻坚战。按照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要求,落实规划、项目、干部“三到村三到户”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举措。对435个贫困嘎查村逐村制定详细脱贫规划,对1.06万贫困户逐户制定精准脱贫方案,对4万贫困人口落实具体扶持措施。抓好5000名包扶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实现扶贫规划、扶贫项目与包联干部无缝对接。确保年内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减贫3.1万人,生态补偿减贫690人,易地扶贫搬迁减贫3230人,教育扶贫减贫2920人,社会保障兜底减贫2160人,确保“五个一批”扶贫举措落实到位,实现精准脱贫。

  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 。 必须坚定 不移 转方式、调结构、强基础,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牧业之路。 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计划,推行玉米从播到收全程标准化,推广良种良法实用技术,新增节水高产高效粮食功能区30万亩、达到880万亩,巩固提升 科尔沁区、 科左中旗、开鲁县集中连片农业节水核心示范区。加快调整农牧业结构。 面对资源环境约束、生产成本上升、主要农产品价格下降的形势, 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基础上,加快转变玉米“一粮独大”的种植结构,积极发展中药材、杂 粮杂豆、红干椒、荞麦等特色种植业。积极推进粮改饲,引导农牧民 种植饲料玉米 达到 450 万 亩 ,推进种养结合,为养而种、为牧而农,发展 绿色 循环农牧业。 稳步提高畜牧业比重, 大力发展种子工程, 抓好优质母牛繁育,实施母牛扩繁示范工程,新增肉牛存栏18万头,达到320万头,建设全国肉牛大市。 推进农牧业 标准化、 产业化 、品牌化 。实施农牧业标准化生产、农畜产品产地 证明 和质量追溯, 健全从农田牧场到餐桌的农畜产品质量 全过程监管体系,切实保障农畜产品质量安全, 培育“安全食品科尔沁”品牌,推动我市绿色农畜产品走向全国。 完善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加大对领军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拉紧拉长农牧业产业链, 创新完善农畜产品 流通体系,延伸终端消费产品供应链,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着力提高农牧民收入。 培养新型农牧民,增强农牧民自我增收能力。 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引导农牧民 发展规模种养业 增加经营性收入,通过进城务工和经商创业增加非农收入,通过完善惠农惠牧政策、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增加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保持农牧民增收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责任编辑:宋雅静)

查看余下全文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证14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