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阅更多2016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1月17日在济南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济南市市长杨鲁豫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 2015年及“十二五”工作回顾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我们主动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发展的重要一年。一年来,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围绕“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中心任务,全面执行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决议,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就。预计实现生产总值 6200亿元,增长 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614.3亿元,增长 13.1%;固定资产投资 3500亿元,增长 14.2%;主要指标增幅均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经过全市戮力攻坚,我们成功创建了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成为海绵城市首批国家试点城市和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社会发展文明向上、持续向好。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激活力、强实体,实现经济新增长。面对前所未有的经济下行压力,我们把稳定经济增长作为 政府工作首要任务,精准施策,聚焦发力,及时推出“稳增长 50条”、“财政 28条”、县域经济差别化扶持政策等一系列措施办法,着力解决审批、建设、融资、征地拆迁、创新创业等环节制约性难题。集中力量推进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和棚改旧改工作,实施项目建设提升计划,建立领导包挂项目推进机制,开展重点项目建设督查评议活动,启动了齐鲁制药产业园、传化泉胜公路港、百步亭等一批高端高质产业项目,推进 220个市级重点项目投资 1110亿元。多措并举破解融资难题,加大融资担保、增量贷款财政补贴力度,争取地方政府债券 206.9亿元、国家开发银行棚改贷款预授信 300亿元,在全省率先推出 17个 PPP项目 ,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基础设施、重点产业、社会事业等领域。出台新一轮国有土地上棚户区改造意见,扩大货币化安置,加快房地产去库存,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 37.7%。全力扩大消费需求,建设投运了方特东方神画、济南野生动物世界等一批拉动旅游、吸引消费的服务业载体项目,加快发展健康、养老、信息、文化、教育等消费服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407.5亿元,增长 10.4%。实施扶持外贸稳定增长一揽子政策措施,为企业解决通关、退税等 70多项难题,出口增幅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境外实际投资 5.6亿美元、增长 160%,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 23.4亿美元、增长 34.7%。
二是抓调整、促转型,催生产业新引擎。坚定不移推进产业深度调整和创新驱动,成立重大产业发展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出台实施电子商务、旅游业、服务业、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支持措施,着力培育新产业新动力,经济质量和效益有了新提升。服务业比重达到 56.5%,提高 0.7个百分点;服务业税收占全部税收的 60.8 %,提高 1.2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到 42.58%,居全省首位;信息软件、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产业投资均增长 28%以上。一批新兴产业项目投产达效,成为新的增长点。继齐鲁制药之后,力诺成为我市第二家过百亿民营企业。云计算产业集群获得省重大专项立项,引进培育无人机、工业机器人、智能电网、创意设计、数字传媒等领域一批新兴企业。建筑产业化应用面积达到 790万平方米。创新谷、药谷、新材料产业园等载体建设加快推进。全市各类科技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达到 50余家,孵化面积 10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 1400余家,扶持打造 21家“泉城众创空间”。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浪潮“高端容错计算机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宏济堂“人工麝香研制及其产业化”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机床大型先进智能冲压设备实验室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圣泉集团被评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九阳豆浆机获得中国发明专利金奖,成立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新业态新模式迅速成长,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 2180亿元,增长 35%;互联网金融、股权投资、融资租赁等现代金融业态实现新的发展。新增上市公司 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 47家,山东金融资产交易中心交易量突破 100亿元。
三是补短板、促统筹,推动城乡新发展。推进旧城更新和新区开发,加快中央商务区、华山、雪山、北湖、南北康、西客站、东客站等重点片区拆迁建设,完成 4.6万户棚户区改造任务。清雅居公租房项目荣获国家鲁班奖。编制完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以及城市色彩、地下空间、绿化等 20多个专项规划。重点实施一批水电气暖、信息网络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新增集中供热面积 1052万平方米,改造水气热危旧管网 271公里,全市商务楼宇光纤接入和公共热点区域无线网络接入实现全覆盖。加快交通路网建设,轨道交通 R1线全面开工,二环南路快速路西段建成通车,完成 34条市区道路建设改造任务,济南长途汽车西站正式启用,开通市区至长清、济阳等 9条公交线和济莱、济齐城际快客。纬十二路、泺文路等人防工程顺利推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十大行动”,突出燃煤、尾气、扬尘、工业生产综合治理,加快工业余热利用,扎实开展海绵城市创建工作,实施玉符河综合治理、地表水转换地下水、五库连通、渗漏带修复等工程,山体生态修复暨山体公园建设项目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趵突泉群保持 12年持续喷涌。我市被评为国家防震减灾示范城市。
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实现“十三连丰”。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加快建设,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达到 536家、 5608家和 1276家。电商下乡、乡村生态游、观光农业成为拉动乡村经济新业态。完成一批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成“五小水利” 569处。万德、刁镇、孔村等 17个国家重点镇、省市级示范镇承载集聚力增强。一批开发区扩围培育新产业,成为县域发展新载体。深入推进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和乡村连片治理,开展“千村五化提升”行动,建设农村公路 506.5公里。建成省级以上生态镇 59个、省级生态村 53个、市级文明生态村 3300个。实施农村扶贫开发项目 427个,惠及 465个村 6万贫困人口。解决了 22.62万农村居民和 7.55万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
四是促改革、扩开放,培育竞争新优势。发布施行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深化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全面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完成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脱钩任务。创新招商引资体制机制,组建投资促进局。启动高新区、新材料产业园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市县不动产统一登记职责和机构整合完成。探索实施公务员聘任制和事业单位分业分类招聘办法。全部公开市县两级财政预算、部门预算及“三公”经费预算,市本级“三公”经费预算下降 8.99%,收回结余沉淀资金 16.13亿元全部用于社会民生。推进产业引导资金股权改革,设立济南财金投资发展基金,首期募集 100亿元。将 2015年国有资本经营收益 10%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理顺城市供水体制,实现制水供水企业合并。实行居民用水、用气阶梯价格制度。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基本完成,农村综合产权流转交易体系建设全面启动。顺利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改革。我们还按照市委十届八次全会部署要求,坚持问题导向,解放思想,长短结合,启动了对影响济南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研究,一些改革措施已经付诸实施。
开放型经济稳步发展。开展一系列境内外招商洽谈活动,引进宜家、麦德龙等国际知名企业落户我市。利用外资 15.8亿美元,增长 10%。跨境电商平台上线测试,进口商品保税展示交易中心正式运营,完成济南机场“三个一”通关试点。成功举办第四届韩博会。中日韩产业合作济南先行示范区建设启动,综保区、明水开发区与韩国光阳湾圈经济自由区签订合作协议,中韩尖端产业融合园进入策划实施阶段。济莱协作区交通、旅游、医疗协作取得积极进展。
五是惠民生、促和谐,增创市民新福祉。全面完成为民办 18件实事(附件 1)。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比重达到 75.1%,提高 0.7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 39876元和 14317元,增长 8%和 9.2%。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为 1.9%。大力扶持创新创业,新增城镇就业 20.73万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5.6万人,阳光大姐等平台就业促进作用增强。各项社保基金征缴总收入创历史新高,连续 11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月人均达到 2633元,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实现“五连涨”,城镇低保和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 550元和 300元,发放残疾人生活救助金 1.2亿元。做好国有困难企业帮扶解困工作,累计发放资金 14.94亿元、惠及职工 3.67万人。加快校舍建设改造,开工建设中小学 46所,新建改建扩建幼儿园 90处,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零择校”。完成县级公立医疗机构改革,获评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单独两孩”政策平稳实施。文化惠民活动深入开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永久落户济南,各类博物馆、纪念馆突破 180座。圆满承办第 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开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周年系列活动。新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 51168套,竣工 8935套。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开展“三区三圈”治理,形成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开展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试点工作,食药监管、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
一年来,我们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建议案、提案 ,支持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开展法治城市创建,深入实施“六五”普法和法制宣传教育,加快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建立政府法律顾问队伍,推行行政单位负责人应诉制度。践行“三严三实”,开展“直面问题践行承诺”活动,狠抓群众意见建议和中央、省委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加大对不作为乱作为问责力度,电视问政、“啄木鸟在行动”等活动受到社会好评。市政务服务中心建成运营,实现多平台集中便民服务。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进政府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反腐倡廉取得新成效。侨台、民宗、慈善、老龄、妇女儿童、红十字、档案、史志、气象、文物保护、双拥共建以及援藏援疆等工作都取得新的进步。
各位代表!
2015年各项工作任务全面完成,标志着我市“十二五”规划圆满告竣。过去的五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紧迫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我们发扬顽强拼搏的精神,集中力量解决了一批前所未有的难事,办好了一批群众欢迎的实事,办成了一批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省会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过去的五年,是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发展质量持续提升的五年。 201 5年,全市生产总值是 2010年 1.6倍,年均增长9.3%,人均1.4万美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 2010年 2.3倍;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 13322亿元,是“十一五”时期 1.8倍;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突破 1.5万亿元和 1.1万亿元,是 2010年 2倍和 1.6倍;服务业比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分别提高 3.9个和 5个百分点。提前完成节能减排指标任务。一批承载高端产业、集聚人才技术、极具倍增潜力的增长板块正在崛起,初步构筑起服务经济优势主导、新产业新业态加速发展的省会现代产业体系。
——过去的五年,是城市空间不断拓展、服务功能日臻完善、城乡面貌明显改观的五年。全市建成区面积 500平方公里,户籍城镇化率 62%。建成一批城乡供水、供电、燃气、供热、排水、排污设施。城市快速交通路网初步形成。小城镇、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扎实推进。森林覆盖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别提高到 35.2%和 40.2%。泉城特色与水系生态水平不断提升。南部山区生态保护与北部跨河发展正蓄势进入新阶段。城市更新和功能拓展继续深化,以一城三区为核心、以经十路东西延展为轴线、片区园区联动、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格局已经形成。
——过去的五年,是改革开放持续深化、体制环境不断优化、发展活力继续增强的五年。全面深化改革迈出坚实步伐,有序推进了行政审批、财税金融、国资国企、农业农村和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改革,审批收费事项大幅精简,市场准入门槛降低,营商环境明显改善,创新创业蔚然成风。全市各类市场主体达到 47.8万家。综保区、明水开发区升级国家队,济南海关升格为总署直属海关,增强了开放发展承载力。新增 6个友好城市和 18个友好合作城市,国际友城布局全面优化,对外交流合作成效明显。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一体化进程加快。
——过去的五年,是生活质量稳步提升、社会保障不断加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五年。五年来 ,全市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安排 1914亿元用于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 ,是“十一五”时期 2.5倍。城乡居民收入比 2010年分别增长 65.3%和 80.6%。新增城镇就业和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122.2万人。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 14.3万套。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 37.5%和 100%,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初步构建起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各项社会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成功举办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第三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等重大活动,泉城历史文化品牌日益彰显,群众性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社会治理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治安防控能力增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 !五年来的巨大发展和进步,是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人大、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各界人士、驻济部队、武警官兵和中央、省驻济单位,向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诚挚感谢和崇高敬意 !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政府工作还有许多不足。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够强,投资增长乏力,创新能力不足;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发展不够快,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县域经济薄弱、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旧突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面临不少瓶颈制约,群众对民生工作还有不少不满意的地方;雾霾频发、交通拥堵尚未得到根本缓解;重点领域改革难度较大,社会对改善营商环境仍有较高期待;有些政府工作人员担当力不强,不作为、乱作为和消极腐败现象依然存在。我们一定正视问题、标本兼治,不以事艰而退避,不以任重而不为,采取有力措施,认真改进和解决。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