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2016年的主要工作任务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也是迎接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重要一年。按照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三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的总体部署,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5%,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9%和10%。
重点抓好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入推进改革开放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加大改革攻坚力度。准确把握中央和自治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思路,坚决贯彻“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五大政策支柱和“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增强持续增长动力。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落实好降低企业税费负担、社会保险费、财务成本、电力价格、物流成本等政策措施,打好“组合拳”,不断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后劲。进一步简政放权。重点推进“三单一网”改革,完善权力清单,制定负面清单,市本级责任清单6月底前全部公开,加快网上审批系统建设,实现所有事项全流程、并联式网上公开审批。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实现全覆盖。健全现代市场体系。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完善招商引资和承接首都产业转移一揽子政策,形成一整套极具吸引力的政策、服务、保障体系。加快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诚信平台建设。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加强预算执行管理。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工作。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设立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基金,大力推广PPP合作模式,改进政府投资方式。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动企业上市,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快国有担保体系建设,扩大中小企业风险池基金规模,实现县域全覆盖。兴和农信社筹建农商银行。深化农村牧区综合改革。完成草牧场确权登记,土地确权工作全面推开。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土地和草牧场流转面积分别达到410万亩和480万亩。
以“三篇文章”为统领,全方位扩大开放。积极推进蒙晋冀(乌大张)长城金三角合作区建设。推动建立合作区省级协调机制,争取合作区规划通过国家审批。联合申报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示范区、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示范区。推动集大高铁、合作区天然气等重大项目建设。促进乌兰察布综合物流园等合作园区建设,实现产业深度合作。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以教育、医疗、扶贫为重点,推动京蒙对口帮扶合作精准化。将2016年确定为“承接首都产业转移攻坚年”,理清承接产业目录,明确“一对一”承接领域,落实责任部门和牵头领导,强化实绩考核,干部在京挂职期间每人要至少引回一个项目。大力发展“飞地经济”,加快中关村科技园、察右前旗与北京大兴区共建产业园等平台建设,落实好总投资255亿元的40个重点合作项目。加快实施向北开放战略。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大力推进善丹呼日勒口岸前期工作,力争与蒙古国东戈壁省签订边民通道开放协议,开拓中蒙通关贸易。
(二)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准确把握新常态下国家、自治区投资政策导向,围绕补短板、强基础、调结构、增后劲,着力优化投资结构,不断增加有效投资,形成政府投资、企业投资、市场融资、招商引资的聚合效应。实施亿元以上重点项目279个,总投资2214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523亿元。围绕提升产业层次,实施雏鹰生猪等农牧业重点项目19个,完成投资27亿元;华为云计算等工业重点项目101个,完成投资246亿元;集宁古城等商贸物流重点项目32个,完成投资42亿元。围绕改善发展环境和条件,实施重点项目88个。交通建设重点推进省道22线白永高速、机场快速路等27个项目,中心城区绕城高速和四子王、卓资、商都、化德绕城快速路建成通车。基本实现嘎查村通沥青水泥路。加快推进京呼高铁建设,积极争取土牧尔台—善丹呼日勒等铁路开工建设,新增一批城际铁路项目。争取集宁机场扩建工程年内完工,为开通大型货运包机创造条件。开工建设凉城、四子王、化德通用机场。做好乌兰察布——华北、四子王旗——武汉、凉城——北京电力外送通道项目前期工作。实施36项大中型电网工程,新增变电容量367万千伏安。隆胜、七家营、红格尔3座中型水库建成蓄水,启动岱海补水工程,争取丰镇市头道沟等8座小型水库开工。加强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移动通讯全域无盲区。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民生社会重点项目39个,完成投资81亿元,突出抓好移民搬迁、保障性住房和“十个全覆盖”工程。适应消费趋势变化,在释放汽车、住房等刚性消费需求的同时,努力发展新型消费业态,引导消费朝着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推动消费潜力不断释放。
(三)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
强化新科技的引领作用、新主体的核心作用和新方式的促进作用,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强基础步伐,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化农牧业发展路子,突出抓好“五个农牧业”,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
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业。围绕马铃薯、冷凉蔬菜、以燕麦为主的杂粮杂豆、生猪、肉羊等五大主导产业,推进规模化布局、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优质马铃薯面积稳定在400万亩,冷凉蔬菜达到60万亩,燕麦扩大到100万亩,生猪和肉羊年出栏分别达到200万口和800万只。
加快发展设施农牧业。围绕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前旗超时令蔬菜基地、凉城生态观光农业带、丰镇错季水果产业园、商都有机瓜果产业园等一批设施农业示范区,创建蔬菜标准园10个。以温室和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达到25万亩。大力发展舍饲畜牧业,生猪、肉羊规模化养殖比例分别达到70%和35%。
做大做优种子农牧业。着力推进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引进蓝威斯顿种薯生产管理模式,建设育繁推一体化种薯企业,供种能力达到150万吨。扶持赛诺、鹏程等畜种企业加快新品种引进、选育和示范推广工作。实行最严格的市场准入和行业监管,加快主导产业良种化扩张,建设辐射全国的优质种薯种畜生产基地。
提升发展绿色农牧业。实施土壤健康工程,减少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严格执行土地倒茬轮作。推行绿色标准化生产,实现重点区域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全覆盖。加大“三品一标”认证力度,新增认证面积8万亩,认证无公害、绿色、有机农畜产品20个,“四子王戈壁羊”“乌兰察布燕麦”“商都西芹”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民丰、赛诺打造国家驰名商标。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30家企业纳入自治区可追溯信息平台,推动名优特产品出区进京免检。
延伸发展加工农牧业。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牧业发展,以龙头企业为根本,推动农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每个旗县引进培育2—3家年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的领军企业,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6%。加快雏鹰生猪产业化项目建设,打造后旗、中旗、商都三个百万口生猪大县。壮大四子王赛诺、后旗蒙多利两个百万肉羊联合体。推进蓝威斯顿和北京凯达马铃薯、民丰燕麦、田也杂粮杂豆深加工项目,构建全产业链发展格局。鼓励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牧场,创建自治区级示范社30个、国家级示范社15个,紧密型利益联结比例达到40%。
(四)做大做强做优工业经济
围绕优势特色产业,以“扩、提、转、引”为重点,横向延伸抓配套,纵向联合抓升级,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式链接、产业循环式组合,做好存量调整“加减法”。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和9%。
优先发展能源产业。坚持火电先行、风光互补,新增电力装机180万千瓦。火电新增装机70万千瓦,推动集宁京宁、兴和宏大尽快并网发电,加快旗下营电厂建设进度,完善四子王旗白乃庙、岱电三期、京隆二期、内蒙古能建投电厂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年内至少落地开工一个电厂。风电新增装机90万千瓦,中节能、大唐国际风电项目加快建设,推动乌兰察布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列入国家风电发展规划。光伏发电新增装机20万千瓦,与设施农业、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相结合,推进前旗香岛和中旗山路等项目建设。天然气日处理能力达到370万立方米,抓好陕京四线和呼张延输气管道乌兰察布段建设,新建6个CNG、LNG天然气项目,延伸发展下游产品,建设“气化乌兰察布”。打造面向首都、服务华北的重要清洁能源基地。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坚持扩规模、延链条、促耦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氟化工要向氟橡胶等高端产品发展,总产能达到30万吨。推动四子王永和项目尽早启动,丰镇氟化工项目扩大生产。电石化工要加大PVA、PVC、糊状树脂等下游产品开发力度。加快蒙维PVA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电石就地转化率达到54%,综合产能达到430万吨。硅化工要加快开发硅晶材料和有机硅等下游产品。拉动四子王20万吨工业硅和佳辉有机硅项目满负荷生产,有机硅产能达到10万吨。冶金产业要向精密合金冶炼、标准件铸造、型材加工延伸。推进上泰特种合金、旭峰硅锰合金项目投产达效,前旗蒙发、化德天成中低碳锰向特种合金铸造延伸,白乃庙铜业年处理450万吨采选技改扩建项目开工。建材产业要向环保节能方向发展,鼓励利用工业废渣生产水泥和新型墙体保温材料。优化整合石材资源,打造四子王、后旗、中旗、化德采选加一体化示范园。香港森诺年加工50万立方米木材项目投产达效。装备制造业要向高端智能化发展。提高地产风机使用率,风机整机产能达到1840台(套)。加快赣商年产1500万件高新医疗器械项目建设。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信息产业要依托华为云计算项目,积极布局“互联网+”新业态,推动网游、手游、基因测序等关联企业向我市集聚,打造察哈尔云计算产业园。加快电子政务云平台建设,建成政务协同办公系统。借助京呼高铁铺设大容量通讯光缆,打造信息高速公路。开工建设中信国安大数据中心和呼叫中心。生物医药产业要加大中蒙医药和医药中间体开发力度,推动福瑞科技园项目建设,京东药业、金莉源药业等项目建成投产。新材料产业要加快兴和新石墨矿勘探开发,推动瑞盛石墨和中元龙港项目建设,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加快研发石墨烯等高附加值产品。
提升园区建设管理水平。突出首位产业,推动错位发展,加大旗县工业园区整合力度,形成“一园多区”发展构架。做大做强化德羊驼绒服装、卓资熏鸡、丰镇月饼、中旗燕麦等特色产业园。理顺管理体制,给予园区更大的自主发展权。加快园区提档升级步伐,力争丰镇氟化园区、后旗建材化工园区升级为自治区级园区。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