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2016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本届政府完成任期目标的决战之年。宏观经济环境仍然严峻复杂,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更加艰巨繁重。差距最容易的是在逆境中拉开,成就最可贵的是在考验中创造。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我们必须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大逻辑,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切实做到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我们必须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赶超发展,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努力改造旧动能,加快培育新动力;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我们必须充分叠加区位、交通优势和生态、人文特色,合力汇聚更多高端发展要素,不断提升城市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我们必须以扎实开展“四个年”活动为抓手,敢于担当、精准发力,依靠实干指数、优政指数换取发展指数和民生指数。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均增长7%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以上和8.5%以上,节能减排完成省下达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不懈把改革开放推向纵深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四张清单一张网”为抓手,扎实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推进市县行政审批层级一体化改革,优化企业投资项目高效审批,加快工业企业清单外“零增地”技改项目由审批制向备案承诺制转变,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联合执法协调机制。建立事业单位统一登记制度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严格规范机构编制管理。完善全口径预算体系,深化部门预算改革,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
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库,充实储备一批,启动实施一批,示范运作一批。实施市本级经营性国有资产盘活重组,启动政府性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实质性运作。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努力扩大信贷规模、优化信贷结构。促进融资担保体系建设,依法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保持较低的银行业不良贷款率。继续大力对接资本市场,力争新增上市和挂牌企业30家,完成直接融资300亿元。坚持加快发展与管控风险并重,促进现代金融产业健康成长,新增各类金融新业态企业300家。
提升开放合作水平。实施对外贸易优质优价战略,确保外贸出口持续增长,努力提高湖州出口占全省出口的份额。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主动对接上海自贸区、杭州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推动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打造一批中外合作产业园。完善口岸协调工作机制,提高外贸便利化水平。创建全国内河水运转型发展示范区,建设湖州铁公水综合物流园,大力发展江河海联运。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设立境外营销网络、合作开发境外资源。发展境外上市、股权投资、融资租赁等利用外资新方式。深化对外交流合作,继续做好对口支援工作。
(二)全力促进经济稳速提质增效
统筹推进企业培育和升级。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落实正税、清费、调价、减负等各项政策,不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深入开展“金象金牛”大企业培育,促进龙头企业兼并关联企业,鼓励企业在并购重组中做大做强。深入实施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引导和鼓励小微企业发展定制经济和个性服务,培育细分行业领军企业。完成工业企业质量标准品牌升级三年行动计划,深化“知名企业、知名企业家、知名品牌”培育工程,新创建40家以上“质量强、标准强、品牌强”企业。
以补短板为重点加大有效投资力度。坚持“大好高”导向,着力谋划大产业、招引大项目,加快签约一批、落地一批、建成投产一批。突出产业链招商、以商引商,省外浙商回归到位资金260亿元左右,实到外资10亿美元。聚焦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项目、高新技术产业、绿色生态环保以及工业技术改造,努力扩大有效投资,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以上,力争市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646亿元,工业“三百计划”完成投资300亿元,服务业百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0亿元以上。
以防风险为重点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建立健全常态化政企沟通联系机制,积极稳控和化解涉企金融风险,及时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困难。妥善处置“僵尸企业”,加快实现市场出清。完善建设用地指标分配与节约集约用地挂钩制度,加强重大项目用地保障。加大对住房消费的支持力度,推进拆迁安置和住房保障货币化改革,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置换存量、严控新增、降低成本,积极防范政府性债务风险。
(三)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
全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四大重点主导产业和新增长点领域确定一批重大项目和龙头企业,实施定向招商,强化重点培育,力争信息经济、高端装备、健康产业、休闲旅游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 8%、 10%和10%左右。推进湖州开发区北斗微电子产业园、德清地理信息小镇建设,谋划建设吴兴美妆小镇、长兴新能源小镇、安吉天使小镇、安吉影视小镇、南浔智能电梯小镇、湖州开发区智能电动汽车小镇、太湖度假区健康·蜜月小镇等。大力培育通用航空、文化创意、物流快递等新兴产业。
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以块状经济为重点,深化工业细分行业转型升级。严格执行能耗和限排标准,加快淘汰和整治高污染高耗能的落后产能。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引导企业提升设计、制造、工艺、管理水平。推进建筑工程总承包和新型建筑工业化两项试点,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电子商务在规上企业实现全覆盖。加快商贸业转型发展,培育和发展电商平台,努力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网络零售额增长35%左右。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继续严控温室龟鳖、生猪养殖规模,提升湖羊、茶叶、特种水产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水平。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加快湖州丝绸小镇、南浔善琏湖笔小镇建设,努力振兴历史经典产业。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2.6%。整合提升科技创新平台,推进国家级莫干山高新区、湖州农业科技园区以及省级现代物流装备高新区等平台建设,积极推动科技城建设,扶持发展一批众创空间。梯度培育科技型企业,大力扶持“高技术、高成长”企业,推进企业研发机构、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全面开展国家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深化政产学研金合作,加快科技大市场建设,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深入实施“南太湖精英计划”等重大人才引育工程。
(四)加快推动新型城市化进程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力争开工建设湖苏沪铁路,全面推进京杭运河湖州段航道整治、长湖申航道西延项目建设,基本完成杭长高速公路北延、 318国道南浔至吴兴段改建工程。整体规划建设长田漾、弁山、图影区域,高质量推进南太湖一体化发展。加强南郊风景区保护和利用。建成奥体中心,启用市民服务中心,完成小西街历史文化街区修缮整治等项目。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促进各类开发区、产业园区与中心城市、县城、小城市、中心镇融合发展。深入推进“三改一拆”和“无违建”创建工作,深化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拓展“数字城管”覆盖区域和功能,努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加强村庄规划设计,统筹推进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和传统村落、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高标准建设美丽乡村示范带、示范网。在东部平原地区实施城乡环境大治理、大提升,全面推进城乡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建立健全集镇、村庄常态保洁制度。加大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完成新一轮城镇和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深化与浙江大学合作共建美丽乡村示范市工作。大力培育现代新型职业农民。深入实施“五年强村计划”,全面帮扶集体经济欠发达村加快发展。
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化农村“三权到人(户)、权跟人(户)走”改革,基本完成确权登记颁证,推动“三权”在不同主体之间的优化配置,鼓励农业转移人口到城镇落户。深化德清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推进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农民合作组织体系建设。扎实开展全国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推进德清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促进“多规合一”,推动全域规划向乡镇覆盖。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