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8日在上饶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市长 马承祖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5年工作回顾和“十二五”时期主要成效
过去一年,在市委坚强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十六字方针,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优生态、惠民生各项工作,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全年生产总值1650.8亿元,增长9.5%;完成财政总收入290.1亿元,增长10.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90.5亿元,增长9.6%;固定资产投资1560.2亿元,增长1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7.2亿元,增长12.7%,完成了市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一)抓产业升级,发展效益稳步提升
“主攻工业”成效显著。强化工业支柱意识,加强园区建设,上饶经开区、广丰经开区主营业务收入分别突破700亿元、500亿元;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光伏产业销售收入占全省一半以上,晶科能源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00亿元,成为全球领先的光伏企业,汉腾汽车成功下线,发动机项目顺利推进,以汽车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业崭露头角;推进项目建设,建立市县两级 “工业日”制度,每季度均举行全市性工业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累计开竣工项目585个,广丰卷烟厂易地技改、弋阳海螺水泥扩产、玉山众光照明、德兴翔鹰航空零部件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工业用电量增幅列全省第3位,预计全市工业投资增幅列全省第2位、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0户。
旅游产业发展迅猛。把旅游产业作为绿色崛起的先锋产业,大力开展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全年接待游客9344.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790.3亿元,门票收入14.5亿元,旅游从业人员超过20万。三清山创建江西旅游示范景区初见成效,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成功创评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龟峰通过5A级景区资源评审,新增灵山、熹园2个4A级景区,旅游品牌总量全省第一;组建上饶旅游发展集团,搭建了旅游资源整合的新平台;“厕所革命”先锋行动圆满完成全年任务;干细胞健康旅游等项目加快推进,《梦里老家》大型山水实景演出成功上演, “金驹杯”世界大学生摄影展如期开展,中华龙舟大赛顺利举办,与省移动公司合作的“会旅游”平台建成上线,“旅游+医疗养生”“旅游+文化产业”“旅游+体育产业”“旅游+互联网”等“旅游+”战略稳步实施;承办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牵头成立沪昆、京福高铁旅游城市联盟,旅游宣传营销有声有色,区域旅游影响力、竞争力显著提升。
现代农业快速发展。预计全年粮食种植面积892.9万亩,总产352万吨,实现“十二连增”。成功创建万年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8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成各类农业园区47个,核心区面积5.2万亩。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8家、家庭农场85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613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带动农户123万户,促进农民增收30亿元,农业产业发展“1+2+3>6”的综合效应逐步显现。
金融、科技、商贸、物流、电商等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中小微企业转贷互助帮扶基金,远泉林业、艾芬达卫浴、巨网科技、耐普矿机、同欣机械制造等企业在“新三板”挂牌,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258.4亿元、增长18.5%,贷款余额1474.3亿元、增长19.5%,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48.3亿元、增长31.8%,赔款支付11.3亿元、增长34.1%。重点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成功申报了9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新建1个省级科技孵化器;全年专利申请量2750件,增长90%。积极推进万达广场、星河国际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中心区商圈即将形成。规模以上物流企业发展至80家,其中4A级物流企业3家。全市电子商务经营主体达1.7万家,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3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