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和战略任务
各位代表,“十三五”时期,上饶和全国一样,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保持定力,奋发有为,真抓实干,奋力开拓上饶发展新境界。
市委三届十次全会提出了《中共上饶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市政府按照《建议》提出的工作重点,制定了《上饶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交本次大会审议。
《纲要(草案)》提出了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遵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的“十六字”方针,紧紧围绕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以扩量、提质、增效为中心,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加快建设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江西绿色崛起副中心城市,全面打造富裕上饶、美丽上饶、人文上饶、幸福上饶。
《纲要(草案)》提出全市“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与2010年相比提前两年实现翻番,确保到“十三五”期末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0美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第二个百年目标奠定坚实基础。这些目标的确定,既考虑了与国家和省里“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的衔接,确保上饶同步全面小康目标实现,又兼顾了上饶市情实际和特色优势,综合分析了上饶经济增长的潜力、发展的惯性、内外发展的环境。应该说,目标的设定,既鼓舞人心,又切实可行。
围绕上述目标,着眼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纲要(草案)》对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十个方面的战略任务:一是均衡有序,优化空间发展格局;二是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三是统筹发展,构建城乡一体新格局;四是互联互通,增强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五是低碳环保,全力争当生态文明标兵;六是共享包容,全面增进人民福祉;七是开放合作,打造江西双向开放“桥头堡”;八是创新创业,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九是深化改革,增添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十是依法治市,建设法治上饶平安上饶。制定这些战略任务,主要考虑有三个方面:一是全面贯彻中央精神和省里部署要求,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三五”发展要求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等战略部署,以及省里关于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七大战略,都体现在了工作任务中。二是完整体现市委“规划建议”,是市委“1234”战略思路和发展举措的具体化。三是突出工作的连续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确保提出的战略任务能够顺应发展趋势、引领发展方向。
三、2016年主要任务
2016年是实施 “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第一年。总体看,今年经济下行的压力仍将持续,面临的发展形势更为严峻。我们要坚定信心,进一步强化发展中心意识、工业支柱意识、中心城区龙头意识、开放合作意识和创新创业意识,千方百计化挑战为机遇、化危机为生机、化被动为主动。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9%,财政总收入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5%,外贸出口总额增长2%,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节能减排完成省里下达的计划任务。
重点抓好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主攻工业,加快工业产业升级步伐
坚定抓好工业的信心和决心,科学制定实施“工业翻番”计划,努力打造全省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加快平台建设。继续创建高新技术园区,加快建设智能化和生态化园区,推动园区升级。加快省级工业园区扩区调区步伐,力争年内5个园区获省政府批准。支持上饶经开区做大做强,确保全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800亿元。
做大产业集群。建立龙头企业“直通车”制度,下大力气培育一批拥有自主核心技术、辐射面广、抗风险强的大型企业集团。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进晶科能源四期、展宇新能源三期等项目,创建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抓好光学产业,促进凤凰光学快速发展。加快推进汉腾汽车整车生产扩能和汽车发动机、彩诚实业集团汽车零部件等项目,将汽车产业培植成为我市新的支柱产业。
优化产业结构。实施新一轮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重点支持有色金属、建材等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对接“中国制造2025”战略,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打造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
积极帮扶企业。大力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全面降低企业交易、财务、物流成本,降低税费、社会保险费负担,降低电力价格,让企业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投资、创新、转型。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切实帮助企业搭平台、拓市场、争订单、解难题,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二)坚持高点定位,建设全国旅游强市
充分发挥上饶交通便捷、旅游资源密集的优势,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力争全年旅游人数、门票、综合收入、从业人数分别增长20%以上。
全面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环节做全旅游要素,积极推进上饶旅游集散中心、三清山中国道教文化园、大灵山禅文化园、婺源耐克体育运动健身度假区、葛仙山景区升级改造及索道建设、大茅山索道栈道游步道、怀玉山景区、铜钹山白花岩景区、大明湖景区、鄱阳湖大草原体验区等十大旅游项目,进一步丰富旅游业态,创新旅游产品;加强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旅游交通体系;探索组建“旅游警察”队伍,提高旅游管理服务水平,为把上饶建设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旅游节点城市、全省最大旅游集散地打下坚实基础。
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积极推动铜钹山、葛源、葛仙山、云碧峰、广丰红木文化创意产业园、玉山金沙溪梦里水乡创建4A级景区;启动篁岭、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创建5A级景区工作,确保龟峰成功创建5A级景区。发挥上旅集团作用,完成部分优质旅游资源整合。高品位、高品质打造城市旅游主产品,力促灵山景区客流量大幅增长,三宝街、石狮坊等项目快速推进,将中心城区建成游客必到、必看、必游、必购的旅游目的地。科学论证和规划三清山—德兴(港首)—婺源生态旅游先导区建设项目。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民宿经济,加快旅游扶贫步伐,努力形成“景城呼应、城乡并举”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深化“旅游+”发展战略。制定大健康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推进上饶(国际)干细胞再生医学产学研基地建设,申报省级乃至国家级医疗旅游先行区。继续推进智慧旅游建设,拓展“会旅游”平台综合服务功能。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力度,加快旅游演出项目建设,提升上饶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
加强旅游开放合作。全面参与赣浙闽皖四省旅游合作,携手创建“国家东部生态旅游实验区”。强化高铁沿线旅游宣传营销,做热高铁旅游市场。深化与港澳台“一程多站”的旅游合作,开拓以韩国、俄罗斯及东南亚为主要目标的国外市场,扩大上饶旅游国际影响力。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