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新手司机醉驾上高速出车祸 躺公路上睡觉

2016年08月24日 11:31   来源:金陵晚报   

  □金陵晚报记者 李有明 通讯员 朱德良 陈扶进 赵岚 刘文梅

  一名刚取得驾照一个月的新手司机,竟然醉驾上高速,结果出车祸了。更可怕的是,事发后,司机竟躺在高速公路上睡觉。面对交警,这名司机竟然什么都不记得了,醉得“断片”了。还有两起涉及酒后驾驶的车祸。私了不成后,这两名司机都选择了逃跑,但最终都被交警找到。酒后驾驶实在可怕且可恶,交警整治酒驾从未放松,希望所有开车人吸取教训。

  1

  醉驾出车祸 躺在高速上睡觉

  8月22日,张某的抽血检测结果出来了,酒精含量高达208.9mg/100ml,属于醉驾。谈到这起醉驾,要从8月14日的车祸说起,整个过程充满了凶险,可以说,张某伤无大碍,实在是太幸运了。

  8月14日下午,南京交警高速十一大队接到报警:在常合高速马鞍山往上海方向192公里处,一名男子躺在应急车道内睡觉,十分危险。交警很快赶到现场,发现男子的衣服破了,右腿膝盖和小腿破了,鼻子也破了。对于如何受伤,男子说记不得。男子身上有浓浓的酒气,他是如何上高速的,也不清楚。

  同时,南京交警高速十一大队接到另外一起报警:在溧水开发区东匝道内,有一辆轿车撞了护栏。交警随即赶到事发地点,发现车门打开,但车内没人。在调查后,交警确定这名醉酒男子就是轿车车主。

  后经调查,该车主张某当天去朋友家赴宴,喝了酒。他只记得接了一个电话后,就开车走了。至于行车线路、如何发生事故等,他都记不得了。交警调查发现,张某刚取得驾照1个月,处于实习期内,按规定是不允许单独驾车上高速,而他不仅独自驾车上高速,还是醉驾。更令人后怕的是,发生事故后,张某下车后没有报警,竟然走了100多米,然后躺在高速公路应急车道内睡觉。

  据介绍,张某因醉驾涉嫌危险驾驶罪,将面临刑事处罚,同时驾照被吊销且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照。

  2

  别人是全责 他吓得弃车而逃

  8月21日晚11点,王某开车回家,行至灵岩社区东王组路口时,被一辆突然转弯的轿车剐蹭了,导致车身有划痕。对方司机赶紧下车查看情况,并提出私了,王某要价2000元。对方嫌王某要价太高,但王某拒绝降价。于是,对方打电话报了警。

  见对方报警,王某称肚子疼,要上厕所。结果,六合交警大队民警赶到现场后,等待多时,也没见到王某回来。交警通过车牌号码查到王某的住址,距离事发地点并不远。后来,交警在王某家中找到他,闻到他身上有酒味。经过检测,王某的酒精含量为21.5mg/100ml,属于饮酒驾驶,将面临罚款1000元、记12分和暂扣驾照6个月的处罚。

  王某说,当晚吃饭时喝了一瓶啤酒。发生事故后,他知道是对方全责,对方也认全责,便想多要点钱,没想到对方选择了报警,自己只好跑了。

  3

  醉驾撞车逃跑 被警车逼停

  8月20日晚上,在文荟路附近的一个小巷子里,一辆海马轿车撞到了一辆宝马轿车。事发后,海马轿车没有停车,直接开走了。于是,宝马轿车赶紧追上去,并在巷子口逼停了海马轿车。

  见无路可走,海马轿车司机下车后提出私了。但是,宝马轿车司机闻到海马轿车司机身上有酒味,拒绝私了,随后打电话报警。在宝马轿车司机打电话报警时,海马轿车司机突然上车,然后再次驾车逃跑。

  宝马轿车司机赶紧开车跟在后面,因对方喝了酒,便不敢再次强行逼停车辆,不断地告诉警方肇事车辆的逃跑线路。最终,在文荟路步行街附近,警车将海马轿车逼停。经调查,海马轿车司机姓陈,酒精含量高达269mg/100ml,属于醉驾。目前,此事正在进一步处理中。

(责任编辑:宋雅静)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