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聚焦长江经济带大保护:湖北1230条河流都将有河长

2017年01月20日 09:32   来源:湖北日报   

楚天金报讯 图为:长江生态保护引热议

  文/本报记者周寿江 叶纯 赵贝 李光正 图/本报记者严斯林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重要位置,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背景下,寻找新机遇、厚植新优势、走出新路子。昨日,政协湖北省十一届五次会议进行界别小组讨论,来自民盟界别的省政协委员,就长江经济带建设展开热议。

  【建言】

  长江沿线打造绿色经济带

  在省政协委员陈和春看来,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是对以往粗放型发展振聋发聩的提醒。他说,如果按照以往的思路,当长江经济带作为国家战略实施时,不可避免会一哄而上布局很多大项目,对长江母亲河造成更大的负担。

  省政协委员王耀辉则认为,在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中,要对沿线的产业空间布局进行调整,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农业、观光旅游业的发展。他说,湖北拥有优良的长江岸线资源,却没有以水为招牌的旅游品牌,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到宁夏看沙湖,到河北看白洋淀,到湖北能看什么呢?”王耀辉说,湖北的长江沿线涵盖了荆州、宜昌等城市,在观光旅游的发展上大有可为。如何将长江经济带打造成绿色经济发展带,是湖北应该做好的大文章。

  建立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

  “过去是‘谁污染、谁治理’,现在应该还要加上‘谁污染、谁补偿’。”省政协委员吴世金在讨论中提出,环保、水利等部门应对长江水质进行实时监测,并尽快建立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实现全流域的共同保护。

  吴世金说,对长江水质的监测,应该要对上游流入水质和流入下游水质进行指标的比对,这样可以直观反映一地在长江水质保护中的力度。他认为,一些企业在排污上习惯“躲猫猫”,白天不排晚上排,晴天不排下雨排,不易被察觉。

  在吴世金看来,如果有上下游水质污染指标的比对机制,那么将对沿江排污企业形成震慑。同时,只要监测出存在严重污染,可对地方政府作为第一责任人,对下游进行生态补偿,让上游企业在偷排中得不偿失,最终倒逼企业加大污水处理力度。

  【回应】

  年内1230条河流推行“河长制”

  昨日,省水利厅副厅长赵金河在参加小组讨论时表示,下一步将充分考虑长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优化长江沿线取水口、排水口布局,划定保护区、保留区、开发利用区,严格分区管理。其中,保留区是专为今后开发利用预留水域,以“留白”为后人永续发展留足空间。

  同时,严格控制排污总量,让水“清”起来,开展退耕还湖、退养还滩,禁止擅自围垦占用湖泊湿地,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赵金河透露,今年我省将全面推行“河长制”,对长度50公里以上的1230条河流,在年内全面配齐“河长”。

  借助金融杠杆推动长江大保护

  省发改委相关工作人员透露,目前湖北省正与国家开发银行一道,编制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融资规划,用金融的杠杆来推动长江经济带的生态保护。

  通过生态保护、生态修复项目,谋划、立项、实施一批大项目,再通过金融杠杆带动一批产业,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并重。在融资规划中,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产业给予明确支持。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