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武汉)于2012年10月开通试运行,2013年恢复重建铁路口岸,2014年成立平台运营公司,开启常态化运行,2015年实行双向常态化运营,2016年增设境外机构,进一步辐射延伸线路。中欧(武汉)班列作为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推进武汉、乃至湖北向西开放重要载体,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班列运行基本情况
(一)开行线路。以工业制造大国德国以及资源大国俄罗斯为主线,在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国际经济走廊上开通15条线路:即武汉至捷克帕尔杜比采、波兰戈茹夫、俄罗斯莫斯科、白俄罗斯明斯克、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德国汉堡/杜伊斯堡(双向)、法国里昂、“汉满欧”“俄罗斯-满洲里-武汉”木材回程运输专列,辐射28个国家,60多个城市。
(二)发运数量。2014年中欧(武汉)班列发运42列、2142TEU,货值1.2亿美元;2015年发运164列、14912TEU,货值5.17亿美元,其中去程居全国中欧班列第二、回程第一。2016年发运234列、21630 TEU,货值约8.59亿美元,班列实载率达到95.48%,高居首位。其中去程122列、11246TEU,回程112列、10384TEU,“回程货量全国第一。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铁水联运量共计8502TEU。
(三)发运产品。去程货源主要包括东风整车、富士康电子产品、冠捷显示器,雷诺、标志、雪铁龙汽车配件,武钢特种钢材、长飞集团光缆、英利公司光伏产品、奇宏电子产品以及来自长三角、珠三角的家电、化工、橡胶产品等。回程货源主要有木材、电梯零部件,宝马、奔驰、雪铁龙汽车零部件,铜带、模具、钢板材等。出口货物中轻工业制品30.1%,纺织服装20.1%,电子产品19.09%,机械设备13.69%,汽车配件10.01%,其他7.01%;进口货物中木材62%,汽车配件占比9.47%,机械设备8.61%,特种钢材占比4.74%,化工产品5.25%,纺织制品4.4%,五金工具3.15%,其他3.4%。
二、班列运营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
2014年常态化运行以来,中欧(武汉)班列已在全国中欧班列二十多个城市中确立了一定的领先优势,成为中欧班列重要的物流品牌。一是得益于开辟了15条以德国、法国等工业制造强国和俄罗斯、白俄罗斯等资源丰富国家的铁路线路;二得益于汉欧提供了贴近市场,满足外贸企业需求的公共班列、定制班列、双向拼箱等市场细分的业务板块;三是得益于建立和完善了俄罗斯办事处、法国办事处、德国公司、华东及华南办事处等境内外营销网络服务机构,与德铁、法铁、俄铁、哈铁等一大批国际线路代理商、配套服务商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四是得益于武汉独特的区位及铁水联运优势。
(一)产业带动初步显现。2014年底,冠捷在福清、厦门的100万台电视机的订单已经转移到武汉生产,直接为武汉市带来30-40亿元的年产值及近20亿元的配套产值。英利集团将河北地区的多晶硅太阳能光伏产品转移到湖北公司生产制造,台湾奇宏科技也将生产基地布局到武汉。2016年,法国班列开行后,法国著名体育品牌迪卡侬公司,将部分订单下至武汉、荆门等市,后期将形成3000个大柜/年的出口量。世界奶粉巨头澳优公司已与汉欧公司完成婴儿牛奶粉运输的测试,拟将中国区销售总部迁至武汉,预计将增加每年1千万罐奶粉的回程运输量。湖北省联发投入股中航林业,计划将中航林业总部迁至武汉,助推武汉形成一级木材交易市场、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基地。
(二)外贸拉动逆势上扬。受益于国家自贸区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在传统出口国外贸情况式微的情况下,中欧(武汉)班列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出现亮点,外贸优进优出趋势明显,2015年中欧(武汉)班列进出口班列货值逾30亿元、占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1750.6亿元)的1.7%,2016年全年达58.4亿元,占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1570.10亿元)3.7%。“汉欧”有超过六成的去程货源来源于本土的大型制造企业,如东风整车、富士康电子产品、冠捷显示器、武钢特种钢材、长飞集团光缆等。
(三)国家战略节点城市功能凸显。借助中欧(武汉)班列通道和“江海直达”航线的有效对接,武汉市已初步打造出一条由铁路(从武汉—中亚—俄罗斯—德国汉堡)、经水路(从汉堡港—新加坡—香港—上海—至长江内河)的国际集装箱铁水运输闭合环线。该环线贯穿“一带一路”及长江经济带,具有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多式联运优势,武汉经济战略纵深进一步延伸,国家“一带一路”及长江经济带战略的节点城市功能进一步凸显。
(责任编辑: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