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描画”长江经济带城市“面貌”

2017年08月17日 14:18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本报上海讯】日前于上海举行的第二届长江发展论坛上,长江经济带(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同时发布了4份指数研究报告,用“指数画像”的方法,勾勒出指数里的长江经济带的城市面貌。

  长江经济带(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彭希哲教授说,此次对长江经济带9省2市的11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用“指数系列”进行了全面的城市画像。

  通过对相关城市真实刷卡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在构建消费城市方面,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城市群优势明显。但随着长株潭高铁的开通,长沙、株洲与湘潭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的消费热点,成都与武汉则在各自都市圈内“一枝独秀”,中心地位突出。

  空港经济,正在重塑长江经济带的产业布局。上海空港经济区、重庆空港经济区和成都空港经济区位列前三名。

  长江经济带的城市科创能力建设,也日益引起各方的注目。上海的创新指数依然排名第一,而江苏、浙江和安徽上升最快;相当一部分省市的企业研发强度有所下降,只有3个省市有所提升;高科技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率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区域分化,安徽、湖南、重庆、四川、云南的高技术出口有很大的增长。

  与创新能力建设直接相关的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园区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特点。目前我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增加至146个,其中长江经济带范围内的国家级高新区达61个,约占全国总量的41.78%,主要集中分布在长三角、长江中游和成渝三大国家级城市群内,园区数量总体上呈由长江上游至下游逐渐增加的趋势。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