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为如此"十年忆:从"丽水样板"看浙江绿色发展

2017年08月24日 11:36   来源:中国新闻网   邵燕飞

“尤为如此”十年忆:从“丽水样板”看浙江绿色发展

  大木山茶园。 高晓苗 摄

  中新网丽水8月24日电 (记者 邵燕飞)这里一年365天,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有351天。许多城市视为“绿色生活”奢侈品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对于浙江丽水来说不过是生活的常态。

  当“绿山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华夏大地开启多级裂变,拥有生态禀赋的丽水对此无疑有着绝佳的理论实践温床。10多年来,丽水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在“八八战略”指引下,践行“绿山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争当绿色发展的探路者、模范生。

  作为“守绿总工程师”,丽水市委书记史济锡表示,丽水将以“尤为如此”的追求,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奋力打好最美生态、绿色发展、全域统筹、改革创新、富民惠民“五张牌”,全力建设美丽大花园,努力把丽水率先建成“浙江生态经济的新引擎、‘诗画浙江’的鲜活样板、世界一流的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绿色发展“中国方案”奉献更多丽水实践、丽水元素。

农作归来。 李建云 摄

  农作归来。 李建云 摄

坚守生态“底线”铸就绿色金名片

  丽水地处浙西南,境内群山绵延,风光秀丽,是浙江天然的生态屏障。从2003年确立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绿色兴市“三市并举”发展战略,到2016年提出打造全国生态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双示范区”,丽水历届市委、市政府以“尤为如此”的担当精神,将生态保护作为第一责任、政治责任,牢牢守住生态良好这个底线。

  记者了解到,在丽水,自然生态红线区加上生态功能保障区、农产品环境保障区,面积占比达到95.8%,其余人居环境保障区、环境优化准入区、环境重点准入区占比只有4.2%,每一类功能区均制定了相应的管控措施和负面清单,全面实行差异化管理。

  为守护“金饭碗”,丽水壮士断腕,放弃了“工业致富”的捷径,先后关停了多家造纸厂,否决了炉西峡小水电建设、驮滩百亿钢厂等多个高污染、高耗能的工业项目。在发展和环境的十字路口,丽水毅然选择守着青山绿水过“穷日子”。

  十多年的接力护绿让丽水空气常年优良率超过95%,稳居全国前十,成为人人向往的“西藏”。

  位于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下南山,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古村,现存清末至民国时期的民居还有数十幢。据联众休闲产业集团总经理程长婴介绍,去年该集团投资6000万元,对下南山原生态古村落进行整体保护性开发与市场运作,建立以古村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度假业态,实现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的完美结合。

  再将目光从山村转回到侨乡大地,却是另一番风情。侨乡青田洞背村,依托石门洞4A景区,建设青瓦白墙民居,重修刘基祠堂与牌坊,打造“伯温古村”,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访古问今、度假休闲。

丽水城市书房。宣传部供图

  丽水城市书房。宣传部供图

以改革创新重塑城市文明

  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并不是看它有多少高楼大厦,而是看它有多少志愿者。

  行走在浙江省丽水市街头,无论白天黑夜都能看到这样一幕场景:一群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手系红袖章志愿者,正在躬身捡烟头。俯拾之间,构成了这座城市最美的风景。

  文明,是一座城的精气神,更是一座城的内在气质,需要有人引领,营造氛围,更需要以文化涵养,春风化雨。历时4个月的改造,丽水的新华书店褪去了老卖场厚重的商业气息,蜕变成了会呼吸的文化中心。

  丽水市新华书店有限公司总经理苏健告诉记者,重新装修后的书店卖场减少了实体图书陈列面积,通过融入各类文化相关产业,将书城打造成一个阅读体验齐备、文化艺术交融和服务功能完善的第三生活空间。

  在丽水,新华书店转型只是丽水全民阅读行动中的一项举措。来到丽水城北路与紫金路交叉路口,映入眼前是“书香丽水全民阅读”八个大字。该城市书房面积近140平方米,共设阅览座位42个。

  据该书房负责人介绍,书房共藏书8000余册,向市民免费开放,市民朋友凭身份证刷门禁进入,旨在为市民提供一个全新的阅读空间,让其享受优质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

  文明一座城,涵养一座城。如今,丽水良好的生态优势和美丽洁净的环境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创业、生活,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点赞。

莲都下南山。宣传部供图

  莲都下南山。宣传部供图

追求“尤为如此”建美丽花园

  翻看丽水去年的“成绩单”:地区生产总值1102.3亿元,同比增长6.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00元,增长10%。

  数字的背后,是丽水对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绿色道路的积极探索。

  在龙泉市西陲的宝溪乡,有11座古龙窑安卧于山峦溪水之间。过去,这里是一个无人问津的小村,但经过村民们的“妙手”,几经规划和整治,成为了丽水唯一一个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试点村。

  民宿的起步则是从2013年。溪头村村书记曾志华告诉记者,当时溪头渐渐有了名气,游客来了后没地方吃饭住宿,于是当地政府开始引导农户组建农家乐,并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古建筑的修复。

  与火热的民宿经济比翼双飞的还有丽水的“土货经济”。凭借着《舌尖上的中国》热播,遂昌某村村民周月根一年光冬笋就能卖20多万;缙云厚仁古法榨取的茶油,即使卖到45元每斤,也还是吸引着城市人驱车赶来抢鲜……

  2016年,丽水农特产品网上销售65.88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全市农家乐、民宿营收23.3亿元,比上年增长40.6%;该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59元,比上年增长9.7%。

  “不仅要让丽水美在环境,更要美在产业、美在经济,让丽水老百姓的钱袋子越来越鼓,越来越有幸福感。”在史济锡看来,让产业变绿,又让绿变产业,这正是丽水走在“两山之路”应有的题中之义。

  十多年接力护美绿青山,久久为功做大金山银山。放眼未来,坚持与探索并重,自觉与责任同行,丽水正愈发自信。(完)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