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工作安排
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省、市重点工作部署,今年重点抓好以下十个方面工作:
(一)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持转型发展战略定力,全面完成省定淘汰落后产能任务,防止地条钢等落后产能“死灰复燃”。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完善租购并举住房制度,推进“建鑫”住房租赁平台发展;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加快城区廉租保障房建设,完成1346户城镇住房保障家庭租赁补贴发放。积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严厉打击非法集资行为。大力降低企业成本,研究推出新的降成本举措,再为企业减负30.6亿元。加快补短板工作,力争农村地区电压合格率98.8%以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0%以上,光纤入户率75%以上,移动宽带普及率70%以上,城乡及交通干线4G网络全覆盖。积极参与对外经贸交流活动,鼓励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创建“国家级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建成清远跨境电商分拣中心。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编制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推动一批景区创建4A级,建设一批自驾游旅居车营地,力争在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旅游公共服务、基础配套建设、旅游宣传营销等方面取得新进展。着力培育万达广场、时代广场、美林广场等片区城市商圈,优化提升城市广场片区商圈,完善美林湖、省级职教基地、清远长隆等区域商业配套,推进城区2-3条特色商业街规划建设。引导大型流通企业和商业综合体开展促销活动。优化电商发展环境,建设一批电商物流集配中心,在金创电商产业园建立电商人才培育基地。加快广百南部物流园项目建设。
(二)深化与珠三角产业共建。进一步优化产业共建机制,调整南部区县帮扶关系,完成“两德”合作区的移交工作。推进广清产业共建前端孵化器建设,建立清远广州招商中心、清远企业广州公共办事处。针对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强化招商引资力度,开展面向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的专场招商推介会,力争年内引进不少于160个产业项目。完成省定梯度转移珠三角项目和投资目标任务。围绕三年内南部四县(市、区)至少帮扶引进一个投资超20亿元、两个投资超10亿元项目的目标,推动一批龙头企业落户清远。继续推动园区提质增效发展,力争全年园区完成工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25亿元,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56亿元。加快推进广清产业园清城片区扩园工作,推进广清产业新城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力争年内新动工企业20家,试(投)产企业15家;加快佛冈、清新片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广清产业园清城片区、连州产业集聚地扩区申报工作。推动“两德”园和英红园融合发展。深化广清交通互联互通,力争广清地铁等一批重大交通对接项目纳入广州市交通总体规划,推动广清大道南延线、太石路接花都平步大道、王子山互通立交工程等项目开工建设。探索承接广州铁路货运、专业市场和农产品深加工等城市功能疏解。继续深化金融、教育、医疗、旅游、农业等方面帮扶对接。
(三)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制定“创新十条”实施细则。加大力度培育、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力争年内高新技术企业达210家以上。加强研发机构建设,力争组建新型研发机构1家以上,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突破180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20%以上,推动企业孵化器提升发展。大力引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发挥华南863人才驿站、天安智谷人才大市场等平台作用,引导校企合作,强化与中大、华工等科研院校的全面合作,力争引进、培育3个以上创新创业科研团队。组织好第十届全国北斗高峰论坛等活动,争取承办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地方赛事。力争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发明专利授权量分别增长20%、15%和10%以上。全力扶持企业上市,力争1-2家企业IPO,8家以上企业上“新三板”,100家以上企业在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落实好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10项政策,加大企业帮扶力度,加强技改和增资扩产项目要素保障,力争推动100家以上规上企业开展技术改造、24个以上项目开展增资扩产,完成工业技改投资63亿元,新增25家规上工业企业。探索普惠性科技金融试点,推动银企合作。引导成立清远民营企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推进中小微企业服务中心县(市、区)全覆盖。
(四)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力度。安排省、市重点项目204项,年度计划投资328.9亿元。建成开放清远改革纪念馆。制定重大旅游项目扶持办法,加快推进清远长隆项目建设,力争完成投资17亿元;加快清晖南路延伸段、平安路、森林大道等道路建设,启动环城东路建设。推动神华国华动工建设。加快省级职教基地建设,确保5所省属高职院校全部动工建设,力争1-2所首期秋季建成,积极引进财经金融类本科院校。推动佛清从、汕湛、汕昆等高速公路项目加快建设,“高接高”建成通车,力争完成高速公路建设投资113亿元。确保北江四桥建成通车。力促广清城轨一期全面建成、北延线开工建设。加快北江航道扩能升级工程建设,力争完成清远、飞来峡水利枢纽二、三线船闸主体工程。加快推进磁浮旅游专线、英德通用机场建设。争取广清永高铁纳入国家相关规划。启动潖江蓄滞洪区建设。推动国省道公路服务区建设,完成全市普通国省道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加强道路交通安全黑点和隐患整治。加强土地利用管理,完成水田垦造5000亩,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市域内合理配置试点,加大闲置用地处置力度,积极盘活低效用地,启动3-5个有一定规模的“三旧”改造项目。
(五)加快北部地区绿色发展。推动广连高速、二广与清连高速连接线加快建设,加快连州通用机场、韶贺高速、韶柳铁路、二广高速连山至贺州支线等前期工作,加快国道323线连山、连南县城段、省道261线连山上帅至连南大麦山段、省道260线阳山文塔大桥至水口段等改建工程建设,力争国道323线阳山乳源交界至岭背段、国道234线连州茅结岭到三村段等动工改造,基本完成德建水库建设,推进龙船厂船闸重建。发挥民族地区政策优势,强化“三连一阳”共同招商,积极发展总部经济;推动民族工业园加快标准厂房及配套设施建设,引进落地一批项目。支持连州建滔工业园建设。深化落实与碧桂园集团开展精准扶贫全面合作,支持碧桂园在每个县(市、区)建设一个项目和一个星级旅游酒店。按照省的部署,积极稳妥推进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规划建设,科学合理划定保护区范围。推进主体功能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支持生态旅游业发展,办好连州国际摄影年展、连南盘王节、连山戏水节等节庆活动,着力提升民族风情、山水生态等旅游品牌影响力。支持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农业,大力发展食品、农产品深加工,推进供港澳农产品基地建设,支持连南创建“国家级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连山创建“国家有机农产品认证示范县”、连州创建“省农产品加工试点县”、阳山创建“省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加快风电、光伏发电等绿色能源项目建设,推进一批小水电扩容增效改造。支持北部地区对接广州公共服务帮扶。支持连南、连山加快县城民族特色化改造。
(六)全面推进城市提质发展。以申办第十六届省运会为契机,大力推动城市建设。启动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四馆一中心”、环城西路、松苏岭公园、南岸公园等一批项目规划建设,加快湖城大道、清晖路等在建项目建设,推进职教一路、森林大道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启动智慧新城建设,力争启动西部一级公路建设。办好建市30周年纪念活动,总结好改革发展经验和成果。启动新一轮创文攻坚,推进全域创文、城乡一体化创文,完善创文长效常态机制,引导市民更广泛参与创文活动,养成更加文明的行为,确保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年度取得更加优异成绩;启动新一届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进一步巩固创卫成果,做好国家园林城市复检工作。推进数字城管平台建设和升级,完善城市综合执法体制,推动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完成江南水厂一期建设,加快市区供水管网和滨江备用水源项目建设。逐步改善旧城地下管网。推动市区三个高速公路出入口优化规划建设。优化交通信号灯设置、路牌指引。加大公交投放力度,抓好市区汽车充电桩试点建设。进一步改善停车条件。完成220千伏岭塘变电站、110千伏广清城轨龙塘牵引站等输变电工程建设。推进“多规合一”,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完善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推动各县(市、区)绿道建设。支持英德“一江两岸”、连州城西城北新区、佛冈龙凤新区、阳山城东新区建设,启动清新中以科技小镇建设,加快银盏温泉、龙颈足球、黄花文旅等特色小镇建设。
(七)大力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农村耕地整治,基本完成农村承包土地确权颁证工作;继续推进涉农资金整合;推广农事服务超市模式,整合建设农村社会化综合服务平台150个;完善农村产权流转管理服务平台,促进土地有序健康流转;抓好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实施“3个三工程”,培养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力争新培育农民合作社100家、家庭农场1000家、农业龙头企业8家以上。加大农业特色品牌培育力度,推动“清远鸡”“英德红茶”“连州菜心”“东陂腊味”等农产品做大做强,力争新增“三品一标”25个。积极拓宽农民与市场对接渠道。抓好“菜篮子工程”。办好2018年广东省茶产业大会。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建成启用广清农业众创空间一期。积极稳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引导农村信用合作部规范运作,稳步推进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积极推广“政银保”,组建农业投资公司,全面完成各县(市、区)农信联社改制农商行工作。开发水果种植、林业火灾保险,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实施“美丽乡村2025”行动计划,完成80%以上自然村环境综合整治,40%以上非贫困村创建成为美丽乡村。基本完成英德、连州、阳山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项目建设。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出台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意见,抓好12个省定重点扶贫乡村旅游开发,积极创建省级农业公园,举办清远首届乡村旅游节,着力培育一批乡村旅游品牌。按照“四好农村路”标准,完成550公里窄路拓宽改造、95.5公里乡道改造,力争打造一个“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完成6.9亿元农网改造升级投资、184.8公里中小河流治理。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八)强化生态环境治理。以抓铁有痕的决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创模”攻坚,力争上半年各项指标全部或基本达标。推进七星岗、滨江迳口、连州龙潭寺、广州花都(清新)产业园等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工业企业、道路扬尘、机动车尾气、秸秆焚烧、餐饮油烟等污染防治,继续推进陶瓷企业“煤改气”,加快推进市区大气环境监测站点优化。全面落实河长制,设立河长制公示牌,完善工作机制。加快工业集聚区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现有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禁养区畜禽养殖业清理等工作,推动港口和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理设施建设。加快整县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确保如期完成省定任务。深化市区4条黑臭水体治理。推进4个国控点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加快龙塘、石角二、三期电子废弃物污染治理。严厉打击稀土矿违法开采。加快智慧环保二、三期建设,强化重点排污企业在线监测。全面推进大气、水、土壤等环境信息公开。完成市区生活垃圾应急填埋场建设,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试点,启动清远市再生资源处理中心项目。加快森林碳汇、生态景观林带、森林进城围城、乡村绿化美化等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开展生态红线划定工作。
(九)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深化脱贫攻坚政策举措,突出抓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帮扶工程,建立健全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长效机制。推进“厕所革命”。加大力度扶持创业就业,实现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万人。继续推行大病关爱救助制度,推进社会养老服务、儿童福利体系建设。开展农村留守儿童保护关爱行动。推进社保扩面征缴,确保全年征缴率100%。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大力推进教育“创先”,力争“创先”实现县(市、区)全覆盖。扩大公益普惠性学前教育覆盖面,加快解决义务教育“大班额”问题,启动普通高中优质化、多样化、特色化建设试点,促进民办教育规范特色发展。抓好卫生强市创建,推进健康清远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推动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镇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医疗联合体等建设项目落地实施,推进东华镇中心卫生院升级建设,提升妇幼保健计生服务能力,加强基层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稳步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待遇。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承办好省第六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举办好清远马拉松、足球联赛、乡村戏曲节等群众文体活动。强化“黑名单”管理,提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水平。深化平安清远、法治清远建设,推动基层综合服务中心全覆盖。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全面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抓好打假、打传、打私、禁毒工作。
(十)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重要批示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定“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绝对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做到高举旗帜、坚定信念、拥戴核心。全面把握党的建设新要求,坚持从严管党治党,切实加强政府系统党组织建设。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严格执行各项决议决定,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政协通报制度,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政协委员提案。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深化“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模式改革,进一步完善网上办事大厅服务功能,赋予县级政府和园区更多权限,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优化审批流程,继续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便利高效的办事环境。推进市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成国有林场体制改革。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提高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打造更高层次“阳光财政”。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加强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深入开展“正风”行动、“公述民评”等活动,继续整治“四风”问题,提升12345政府热线服务效能,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清风正气、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加强统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港澳、粮食、人防、国防动员、档案、方志、气象、水文、慈善、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工作。
各位代表,在落实省十件民生实事的同时,市政府将全力办好今年的十件惠民实事:一是继续提升底线民生保障水平;二是提高边远山区教师生活补助标准;三是加大学前教育及中小学学位供给;四是加大力度开展农村危房改造;五是切实改善农村交通安全环境;六是不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保障水平;七是大力开展创业就业培训活动;八是为边远山区基层群众“送戏下乡”;九是进一步加强消防公共安全能力建设;十是为市民提供更多健康休闲去处。
各位代表,新时代,新作为、新发展。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不忘初心、凝心聚力、奋勇前行,为加快清远振兴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