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8年1月9日 李郁华)

2018年01月30日 16:26   来源:石嘴山网   

  ——2018年1月9日在石嘴山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长 李郁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和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人民政府紧紧围绕打造石嘴山经济升级版、打响“山水园林·尚工逸城”城市品牌,大力实施“三个一”工程,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奋力攻坚,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提质。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0亿元,增长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0亿元,增长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8亿元,可比增长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8050元、12840元,增长8%和8.5%。

  (一)转型升级取得新成效。出台开发区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办法等32项政策措施,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开展“双百”大会战、“无冬闲”活动,114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41亿元,重大产业、工业技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1.5%、17%、21%,民间投资保持较好增长势头,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做好“浴火重生”“腾笼换鸟”文章,实施54个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项目,兼并重组企业12家,处置“僵尸企业”41家,清理闲置土地7975亩,淘汰落后产能6.3万吨,退出煤炭产能525万吨;杉杉能源正极电池材料等项目建成投产,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增速加快,预计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实施企业成长培育计划,完成个转企58家、小升规19家,在“新三板”挂牌2家、区域性股交中心挂牌26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通过验收,农作物制种等优势特色产业带动作用明显,农业生产保持稳定,预计增加值增长4.5%。“三争”工作成效明显,争取各类资金60.3亿元,增长19.3%;成功列入全国首批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制定出台三年行动计划纲要并加快推进落实。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工作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

  (二)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做好“无中生有”文章,新经济新业态新产业发展势头良好,预计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5%。与阿里巴巴共建互联网城市,淘宝大学宁夏培训基地落户我市。网络经济产业园建成运营,入驻企业25家。出台支持金融产业发展“17条”,设立新光新经济产业投资基金,科技金融广场建成开业,入驻企业18家,实现交易额30亿元。与自治区食药监局共建大健康产业园,西北健康谷挂牌运营。大沙湖旅游区运营体制改革方案和开发规划得到自治区的肯定和支持,中华奇石山、北武当生态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全市接待游客320万人次、旅游收入23亿元,分别增长12%和18%。文化创意产业园、黄河国际数字电影小镇、“煤城记忆·汉唐九街”特色街区建设加快推进。保税物流中心(B型)完成主体工程,曹妃甸港设立石嘴山内陆港,惠农陆路口岸发运各类货物592万吨,增长25%。

  (三)创新能力实现新提升。实施科技创新“双倍增”三年行动计划,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0家、国家级创新创业孵化器6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5件,增长47%,增幅居全区第一,预计R&D 投入占GDP比重达到1.15%。建成石嘴山科技园,入驻科研平台及服务机构28家。出台支持创新创业“15条”,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1400户、小微企业2610户。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引进高层次人才110名、科技创新团队4个。新申请注册商标270件,新创建农产品品牌4个,“惠农枸杞”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以改革促创新,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行并联审批、网上审批、模拟审批,政府投资项目、企业投资项目办理时限分别压缩23个和29个工作日。完成空间规划(多规合一)改革试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工作得到国家部委肯定,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

  (四)开放合作迈出新步伐。深入推进东西部合作交流,与杭州、金华、绍兴、苏州等城市签订友好合作协议,在产业合作、干部交流等方面达成20多项合作事项。与江浙企业和商会达成17项合作协议,计划投资170亿元。设立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3支专业招商队伍,选派13名干部到江浙地区挂职,学习先进理念。创新“三包三带”方式,开展精准招商,实际到位资金445亿元,增长10%。对外经济稳步扩大,预计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 35 亿元,增长56%。

  (五)生态环境得到新改善。大力实施“三治”工程,整改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23个。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打好贺兰山清理整治攻坚战,清理整治点118个,修复治理面积近5万亩,保护区内所有企业及保护区外围93家储煤场、洗煤厂关闭退出,贺兰山面貌明显改善。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淘汰燃煤锅炉377台,超低排放改造火电机组4台,淘汰小火电机组11台,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54天,增加18天。全面推行河长制,完成沙湖与星海湖水系连通工程,取缔入黄排污口7个,提标改造城镇污水处理厂6座,实施水污染防治项目39个,沙湖和星海湖水质由劣V类提高到V 类,黄河石嘴山段Ⅲ类水质达标率为100%。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新增营造林面积2.7万亩、生态公园2个。

  (六)城乡建设步入新阶段。扎实开展“六城联创”,举全市之力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启动“城市双修”十大工程,改造棚户区6303套、老旧住宅小区108万平方米,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4.7公里。出台房地产去库存、高校毕业生落户购房补贴政策,销售商品房74.4万平方米,房地产去库存成效明显,人口外流得到有效改善。启动特色田园小镇、田园乡村建设,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共同缔造美丽家园。红果子镇列入全国特色小镇,陶乐镇庙庙湖村列入全国美丽宜居村庄。

  (七)民生事业收获新成果。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75%,十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脱贫攻坚扎实推进,300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完成324户1590人易地搬迁安置任务。大力促进就业创业,新增城镇就业2.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实施教育“三名”工程,基础教育各项指标均居全区前列,成立浙江师范大学石嘴山教师培训中心,宁夏理工学院与浙江工业大学开展合作办学,星海中学建成投入使用。实施卫生“三名”工程,互联网医联体上线运营,在全区率先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前实现“十三五”每千名老人拥有机构养老床位目标。开展“广场文化艺术节”等演出465场次,承办第十五届中国戏剧节演出6场次,举办环星海湖绿色骑行节等系列赛事,丰富了群众文化体育生活。开展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入试点活动,餐饮行业“4D”管理经验在全区推广。开展“三减”专项行动,启用智慧城市指挥中心暨“12345”便民服务中心,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环保投诉、刑事发案、信访总量分别下降23.3%、13.9%、19.3%、12%。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顺。

  (八)自身建设有了新提高。制定出台市人民政府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的决定,健全完善工作规则和议事制度,围绕市委决策部署狠抓贯彻落实,主动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市政协通报情况,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88件、政协提案181件。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开展电视问政,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审计监督,促进节支1.8亿元。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加大行政监察和整治“四风”力度,公开通报50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严肃查处环境保护等重点工作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问责处理111人,政风行风不断好转。

  各位代表,一年来取得的成绩,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市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一心、拼搏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石部队、武警官兵、消防官兵、驻石中央和区属单位,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石嘴山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创新能力不足,传统产业层次不高,工业发展粗放,现代服务业弱;经济增长基础不牢固,大项目、好项目偏少,新的增长点支撑作用不足,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长期积累的生态环境问题正在集中显现,环境保护、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任务艰巨,节能降耗形势严峻;城市能级偏低,产城融合、协调发展不够,对人口的集聚和吸附能力不强;教育、医疗、文化、就业等公共服务水平,与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有一定差距;一些部门和干部主动担当意识不强,改革开放意识不强,执行力不强,工作拖沓,效率不高。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下大力气解决。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