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日前,省委书记王国生莅洛调研河南自贸试验区洛阳片区时强调,自贸试验区建设要探索更多具有自己特色的好做法,以制度创新推动转型发展。
从开通全省首个线下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到河南自贸区内第一个行使省级审批权限,从全省最早引进商事主体自助打照机到先行先试“集群注册”登记……数个首创,刷新着河南自贸试验区洛阳片区制度创新的速度。
深化“放管服”
激发改革发展新动能
近日,洛阳市天俊印刷工业有限公司成为河南自贸区首个享受“证照分离”行政审批政策的企业。
“这次我们办理的事项为包装装潢印刷品企业地址变更业务,以前审批至少需要7个工作日。现在跑一趟就办好了。”该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实施“证照分离”后,通过递交“告知承诺书”,跑了一趟就顺利领到了新的营业许可证。
自贸区建设的核心是制度创新。成立一年来,自贸区洛阳片区积极承接省级下放的455项、市级874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并在全省率先行使省级审批权限,审批时间由60天缩短为4天;实施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企业申请资料精简超83%,审批服务事项精简超88%;采用商事登记“容缺受理”方式,针对办事企业具备基本条件、主要申报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条件,但次要条件或手续有欠缺的行政审批事项,实行“暂时性容忍”办理。
自贸区洛阳片区还围绕“一枚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一个专网搞服务”,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打造“审批最简、流程最优、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营商环境。
在河南自贸区洛阳片区综合服务中心里,工作人员为前来办理相关手续的人员提供“一站式”服务
扩大双向开放
践行“一带一路”倡议
17日,在新时代“一带一路”城市产融合作论坛暨洛阳牡丹文化节投资贸易洽谈会上,河南自贸区洛阳片区管委会与河南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签约。河南万邦将在自贸区洛阳片区内建设农产品物流基地项目,同时在乌兹别克斯坦建设洛阳—布哈拉境外农业示范区。
自贸区洛阳片区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重大机遇,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开放大局,打造“三大开放平台”“三大开放载体”,努力打造“双向开放先行区”。
自贸区洛阳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自贸区洛阳片区双向开放将有不少大动作——
推进洛阳丝路小镇项目,该项目以中浩德集团跨境电商综合服务中心为基础,全力打造中西部地区全产业链的跨境电商、现代金融综合服务中心;
谋划洛阳—瓜达尔港产业园项目,在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建设占地300亩的高档花卉产业园,打通洛阳牡丹鲜切花国际外向通道;
实施洛阳—布哈拉产业园项目,未来将形成每年100个专列的回程运输需求,引导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国际产能合作能力。
突出产业优势
推动高质量发展
家电业巨头格力大手笔投资,新能源行业新秀银隆落户,洛阳军民融合产业园将迎来首批15个进驻项目……去年以来,新企业、新项目、新产业扎堆落户自贸区洛阳片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自贸区洛阳片区入区企业达3948家,注册资本达到565.9亿元。
产业是自贸区洛阳片区的特色和优势,更是自贸区洛阳片区制度创新的出发点和突破点。当前,自贸区洛阳片区根据洛阳“565”现代产业体系,明确提出要围绕“23N”产业体系,即重点发展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2个支柱产业,积极培育金融业、科技服务业、总部经济3个先导产业,大力扶持现代物流业、数字经济、高端生活服务业等N个机会产业,积极推动高质量发展。
规划引领发展,自贸区洛阳片区已按照生产集约高效、生活舒适宜居、生态绿水青山的理念,高起点编制“多规合一”综合规划,综合了发展战略研究、产城融合模式、制度创新研究、绿色市政技术等7个研究专题。自贸区洛阳片区将依托“两区同建”“双合驱动”,全力打造“23N”产业体系,努力打造中西部地区创新发展、开放合作的新高地。(洛阳日报记者 孙小蕊 通讯员 汪冰冰/文 潘郁/图)
(责任编辑: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