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启示录)中国民间“改革开放”博物馆:当个人与时代相遇
中新社成都10月1日电 题:中国民间“改革开放”博物馆:当个人与时代相遇
作者 王鹏
上世纪80年代的居民家庭内,男主人坐在椅子上翻看杂志,女主人在缝纫机上缝制衣物,门后贴着邓丽君的海报。往前走几步,进入90年代,男主人在彩电上用小霸王学习机打起了“魂斗罗”,女主人则坐在沙发上织着毛衣,屋内双卡录音机、电话机一应俱全……在位于成都安仁镇的建川博物馆“改革开放馆”内,40年来中国百姓的生活变迁纤毫毕现。
数日前,“改革开放馆”正式对公众开放。5000多平方米的展馆内,数以万计的历史图片、史料、文物、场景、音像以时间为线索铺开,辅以“年度大事”“百姓记忆”等专题,凝聚成一道过去40年的“时光长廊”,进而反映出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知过去则不知前路。”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说,建“改革开放馆”,是为了让年轻一代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如何而来,更是为了继续坚定改革开放的信念。
为巨细无遗地还原40年间的波澜壮阔,樊建川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收集改革开放相关文物。1978年的高考准考证、小岗村18位农民的手印、民营企业家刘永好创业卖鹌鹑蛋的自行车、崔健手写的《假行僧》歌词、潘石屹签名的“潘币”……几乎每一个改革开放重要事件和代表人物,展馆内都有对应的物品印证。
在樊建川看来,这些物品固然重要,但旨在留下改革开放民间记忆的博物馆内,“最重要的反而是普通人的东西”。
一位名叫陈光升的普通居民,在1984年到2005年间,在笔记本上记录下了自己家庭的每一笔支出。从80年代几个月买一次猪肉,到后来鸡肉、鱼、排骨等支出越来越频繁出现,这个家庭账本,成为樊建川口中的“宝贝”:“它真实反映了老百姓的生活变迁,也是这个改革开放馆的宗旨,跟着时代走,收集变迁中的中国。”
漫步在这个浩如烟海的“时光长廊”中,可谓个人与时代的一次相遇。除了感慨国家和民族的巨大进步,也有不少“90后”“00后”直言更加懂得今日生活的来之不易。他们不仅仅从自己出生那一年看起,更回溯到父母生活的年代,感受生命的轨迹。
15岁的成都中学生丁云建在上世纪90年代的家庭生活场景前停留了很久,不断感叹“古今”生活大不同。“听爸爸讲过90年代的电子游戏,魂斗罗和超级马里奥。”他说,如果不是这个展馆,他可能永远也不知道父母年轻时如何生活,更觉得如今的便捷、现代化生活不是“理所当然”。
而对生于1957年的樊建川来说,插队、参军、教书、从政、下海,直到2003年开始变卖数十亿身家建民间博物馆,改革开放这40年是他眼中“最伟大的时代”,“改革开放馆”也是他“这辈子最想做好的博物馆”。
数十年间,樊建川辗转全国各地,使数以万计的物品从寻常百姓家进入博物馆,成为历史的见证。而博物馆也与观众持续互动,不断“生长”。有观众看了展览后,要捐暂住证,也有人要捐1978年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樊建川说:“有更多人支持我们,使博物馆更有时代性和代表性。”
“一个人每天的路都是新的,一个国家每天的决定也是新的,常看来路,才能知道去路。”樊建川认为,博物馆有两种,一种收藏文化和财富,一种收藏经验和教训,改革开放馆无疑是后一种。
近年来,建川博物馆飞速发展,从原先的7个博物馆发展到现在的50多个,拥有藏品800多万件,与改革开放有关的藏品就达20万余件。樊建川认为,民间能建起这样大规模的博物馆,本身就是改革开放的成果之一。
“如果说我取得了一些成就,实现了一些梦想,那全是因为我遇上了汹涌澎湃的时代。”樊建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