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019年主要工作
2019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攻坚之年,也是松原生态振兴、转型崛起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尤为重大。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信心、抢抓发展机遇。国家层面,重点抢抓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松原、新一轮东北振兴、哈长城市群建设、长吉松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东北西部生态经济带规划建设、长吉图规划纲要中期修规“六大机遇”。省级层面,重点抢抓东中西“三大板块”建设、“一主六双”区域战略布局、“数字吉林”建设“三大机遇”。千方百计赢得先机,积极争取各类支持,加速培育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振兴和视察松原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全会、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抢抓战略机遇,紧扣振兴崛起,抓住“一个统领”不动摇,建设“两个城市”不放松,打好“三大战役”不懈怠,锁定“六稳”目标,围绕“五个合作”,放大比较优势、深度开发资源、狠抓项目建设、培育壮大产业、补齐发展短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加快把“松原发展很有潜力”变成生动现实。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地方级财政收入保持正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左右,单位GDP能耗下降3%左右,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6%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着力实施好“四大工程”:
(一)实施产业优化升级工程。促进工业提速增效。致力于打造东北新型工业基地,深度融入长春经济圈、环长春四辽吉松工业走廊,推动工业经济实现质与量“双提升”。打好转化牌。全力支持吉林油田公司和东北油气公司稳油增气,新增原油产能50万吨、天然气产能2.7亿立方米,必保油气产量当量突破470万吨。力促“原油”“原气”深度转化,谋划建设俄油、俄气加工转化项目,扎实推进油页岩原位转化先导试验示范区、长岭双坨子储气库建设。着力提高“原粮”等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率,推动盼盼食品二期、天源生化乙醇改造项目投入生产,开工建设爱普25万吨焦糖色素、九佳60万吨马铃薯加工项目,力推嘉吉生化100万吨大豆压榨项目落地建设。打好多元牌。致力于构建多点发力、多极支撑的工业格局,着力发展生物医药和生物质综合利用产业,支持百年汉克、和元生物等企业做大做强,开工建设山鹰100万吨环保造纸、禾木之家20万立方米秸秆纤维素板材项目;着力发展装备制造产业,依托新研牧神等骨干企业,积极发展农业机械、钻采配件、汽车零部件等装备制造,促进坤成电力1万吨镀锌电料生产等项目建成投产;着力发展新型肥料产业,推动源尚5万吨生物肥项目投产达效。打好升级牌。全力扶持工业企业由“低小散弱”向“高大精优”转型,扩大助保金池和产业引导资金规模,力推“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户,争取30户企业完成股改、30户企业在省股权交易所挂牌。鼓励企业生产技术改造升级,落实研发投入财政补助等政策,推动松粮集团院士工作站获批设立,培育4个市级以上“双创”平台。
促进农业提质升级。着力完善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全力打造一批乡村振兴亮点工程,加快建设全国知名绿色农业城。向完善设施要产量。完成花敖泡蓄水调蓄主体工程和道字、有字等泡沼征收任务,加快推进河湖连通、引松入扶等工程建设,强力开展“大棚房”问题清理整治,新增高标准农田24万亩,确保正常年景粮食总产量突破150亿斤。向结构调整要品质。调减籽粒玉米种植面积20万亩,新增棚菜、中药材等特色作物种植面积30万亩。继续抓好海峡两岸生态农业合作先行实验区建设,新建绿色农业示范基地20个,增加“三品”作物种植面积10万亩。向集约经营要潜力。推动耕地加速流转,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到550万亩,占比提高6个百分点。着力培育市场经营主体,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1000个。向产业融合要活力。围绕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试验区,加快高油玉米、花生、马铃薯等原料种植基地建设,巩固扩大正邦等企业养殖规模,力推牧原100万头生猪产业化项目建成运营,促进农畜产品向“产加销”方向迈进。探索发展可视农业、文创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着力培育产业融合新业态。向市场开发要效益。全面打响“善德良米”“查干湖大米”等品牌,扎实推进“我在松原有亩田”项目,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知名度和竞争力。开展“互联网+高质量农产品”行动,强化与舟山市和京东商城、淘宝网战略合作,加快推进阿里巴巴未来农场建设,让更多农产品走向高端市场。
促进服务业提档升级。围绕打造哈长城市群服务业基地,加快发展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高质量完成《查干湖生态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强力推动“四季查干湖”整体开发,启动查干湖生态特色小镇建设,争取查干湖景区晋升为5A级景区。以查干湖景区为引领,积极参与全省河湖草原湿地旅游大环线建设,深度开发湿地游、草原游、沿江游、冰雪游、民俗游等旅游产品,着力构建精品旅游线路,加快发展全域旅游。大力发展康养产业。着眼于打造吉林省西部康养中心,加快发展养生养老、温泉疗养、医养结合等产业,规划建设松花江沿岸康养带,积极推动一龄生命健康城、怡心园温泉养生等项目开工建设。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致力于打造东北地区特色农产品商贸物流中心,规划建设粮食、蔬菜、畜禽等区域交易市场,促进敬亿国际商贸物流城二期、居然之家商贸综合体、大润发超市江北店投入运营,开工建设新洋丰仓储物流项目。大力发展房地产业。规范管理房地产市场,开展清缴税费专项行动,全力推进征拆、收储、供地、拍卖“四统一”。完成投资37.5亿元,开发商品房350万平方米。大力发展金融业。探索开展订单、应收账款、库存商品“多权”抵质押。深入开展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点。扩大农村土地经营权、土地收益保证抵押贷款范围。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站覆盖率。着力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打造“数字松原”。加强移动通讯网络建设。积极发展大数据、电子商务等产业,推动华录集团扶余“数据湖”、盛达汽车电子商务大厦建成使用,加快浪潮集团云计算中心建设,力推科大讯飞孵化中心落户松原。
(二)实施城乡建管提质工程。以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和打造生态宜居城市为统领,着力建设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美丽松原。高品位优化空间布局。突出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高质量修编《松原市城市总体规划》,完成铁南片区概念规划等编制工作,促进“多规合一”和市县乡村规划“多元合一”。扎实推进新设市辖区申报工作。高标准建设管理中心城区。全面加强路网建设,打通9条断头路,新建续建滨江大道、和平西路等24条道路,建设过街天桥3座,新建停车场10处。完成环保大街、和谐大街等5条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快海绵城市建设,改造城区涝点11个,铺设雨污分流管线22公里。完善供水供热设施,实施江北哈达山水库取水工程,新建改造供水管网59公里、供热管网29公里。着力提升城市品质,扎实推进圣湖补水工程,完成镜湖公园、扶余公园和行政广场改造,全面实施“拆墙透绿、见缝插绿”和江心岛绿化工程,深入推进主要街路亮化升级和楼体立面改造,大幅提升城市“颜值”和靓丽度。大力开展静动态交通专项整治、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和集中拆违专项行动,启动架空线缆整治工程,严厉打击私搭乱建、乱停乱放、噪声扰民和黑车营运等行为,全面加强小区物业管理。高层次推进县城和镇村建设。以经营城市理念经营农村,推动各县(市)争创省级卫生城,着力完善县城功能、提升县城面貌。争取太平川镇晋升为全国重点镇和省级特色小镇。新建农村公路800公里。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年”活动,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收转运全覆盖,改造农村厕所4.3万个,打造美丽乡村8个、美丽庭院2000个、干净人家5000户。高站位构建综合交通体系。围绕打造东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城市,积极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增辟查干湖机场航线,完成机场功能完善项目,新建通航机坪2万平方米。力促松原至长春段动车时速提至200公里。推动五右高速松榆段竣工通车,完成京哈、双嫩高速松原段年度建设任务,开工建设长太高速。促进市客运枢纽工程和宁江客运站建成使用。
(三)实施“三大攻坚”突破工程。持续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加强政府债务管理,规范举债行为,强化限额管理和预算约束,妥善处置政府存量债务,促进松发集团等平台实现转型、良性发展。加强金融监管,全力清收不良贷款,开展“清剿老赖”专项行动,规范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发展运营,着力净化金融生态环境。加强民间借贷风险管控,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完成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年度整改任务,打好打赢蓝天、碧水、黑土地、草原湿地“四大保卫战”。实施清洁空气行动,全面完成燃煤小锅炉淘汰改造,严控机动车尾气、建筑施工扬尘和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强化餐饮行业油烟治理,加强秸秆露天焚烧管控,力争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93%以上。实施清洁水体行动,强力推进查干湖水环境综合治理,投资46亿元,实施生态移民安置等项目7个,加快退耕轮耕、削减退水、还湿还林还草,确保查干湖生态治理初见成效。深入落实河长制,扎实开展河湖岸线管理保护和水体清洁整治。着力推进中心城区、县城和重点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实现无名泄支水体“长治久清”。加强水源地保护,确保群众饮用水绝对安全。实施清洁土壤行动,开展土地污染详查,构建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工业污染源头治理,加强养殖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扩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覆盖面。深入开展“绿化松原大地”行动,大力实施“三北”防护林五期、林地清收还林等生态修复工程。
持续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等要求,推动剩余16个贫困村、16643名贫困群众全部脱贫。产业带动促脱贫。加快发展瓜果、食用菌等特色种植,做大做强设施农业、庭院经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光伏发电和农村电商。完善设施促脱贫。加强贫困村路网建设,持续推进危房改造,加快电网改造升级,巩固提升饮水安全工程。统筹事业促脱贫。继续免除高中贫困学生学杂费用,开展扶贫巡回医疗体检等活动,扩大文化小广场覆盖面,加大贫困群众就业技能培训力度。强化保障促脱贫。推动无劳动能力等贫困群众纳入低保范围,健全农村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大力开展民企帮扶“光彩行动”。
(四)实施民生福祉增进工程。扎实推进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着力抓好市本级38个民生项目和县级民生行动计划,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大力促进就业创业。新增城镇就业3.3万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52万人次。启动全省首个家庭服务业产业园试点建设。实施蓝领培训计划。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000万元。织密织牢社会保障救助网。进一步提高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新农合补助和低保对象大病救助等标准。发放社会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资金3000万元。推动市江南救灾物资储备库建成使用。谋划建设国家级防震减灾中心。加快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强力实施棚户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年内改造住房6112套以上。综合整治老旧小区20万平方米。改造39幢老旧楼地沟管网。完成4.29万套无籍房产权登记颁证。改造农村危房5000户。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科学调整城区教育规划布局。全面整合城乡教育资源。着力强化师资力量。强力开展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兼职取酬整治行动,谋划建设教育培训服务集聚区。建成职业技术学院省级学前教育实训基地,推动市实验高中科技图书楼、油田供应小学教学楼、市第二幼儿园投入使用。不断提高健康服务水平。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加强医联体建设管理。加快发展中医药事业。推动市中心医院、市儿童医院、宁江区同心医院投入使用,完成市妇幼保健院综合楼、市中心血站项目主体工程,启动市中医院异地搬迁,筹建市传染病防治医院。全力促进文体惠民。加强馆站院等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设,深入实施文化精品展演工程,推动鼎润文化非遗传承体验中心投入使用。积极开展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开工建设市全民健身田径场。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