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7月18日消息(记者王晶)一提及上海宝山区,很多人最先想到上海宝钢。这里北临长江,东临黄浦江,曾以重工业重镇为外界所熟知,也一直面临转型难题。如何以生态修复为切入点,加快推动宝山由传统工业区向现代化、国际化转变并打造上海邮轮滨江带,是近年来其一直思考并探索的问题。
眼下的宝山,突围和逆袭在轮番上演。近乎一天的探访,完全打破了记者以往对它仅有“老码头、老厂房和老港口”的初始印象。从“钢花”到“浪花”, 邮轮经济成其新招牌,再到绽放出的“生态科创之花” ,钢渣堆上建起国家级森林湿地公园,老厂房摇身一变成生态型创意园......其华丽转身,可谓让一江碧水“最后一公里”更为清新悦目。
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区(央广网记者王晶 摄)
“浪花经济”:“钢铁之城”迈向“邮轮之都”
在黄浦江与长江交汇处,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内,“地中海辉煌号”和“盛世公主号”邮轮相继靠泊。
就在一个月前,随着皇家加勒比邮轮“海洋光谱号”的靠泊,吴淞口国际邮轮港迎来了第2000艘次母港邮轮。而今年1月,三艘大型母港邮轮同时靠泊吴淞口,创下亚洲邮轮港单日接待旅客数量之最。
提及这些,大家可能仍旧一头雾水,宝山邮轮产业到底“牛”在哪?宝山区滨江委副主任沈邵军向记者提供的一组数据可能更为直观:2016年船舶平均吨位是在10万吨,如今为14万吨,母港平均船龄也由14岁,缩短至4.7岁。
“邮轮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新,就是咱们母港变化最鲜明的特点。”站在港口的查验中心门口,沈邵军指着停泊一旁的邮轮颇为自豪地向记者亮出了成绩单:作为中国邮轮门户,自2011年开港以来,累计接靠邮轮突破2000艘次,接待出入境游客1300余万人次,三年登顶亚洲第一,五年跻身全球前四,已占据中国邮轮市场的半壁江山,且带动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邮轮客源市场。
眼下,由2015年6月开工的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后续工程,已建设完成,建成两个大型邮轮泊位、两个客运大楼以及一座引桥,目前已形成“四船同靠”、年接靠邮轮800艘次的运营能力。
这些,无疑与邮轮港推出的措施而带来的吸引力密切相关。
打造智慧港口体现在诸多细节,如引入自动测体温设备代替人工检测,游客通关仅需几秒;引入人脸识别系统,通关查验速度由原来15秒,减到只有3秒;T2航站楼也将于年底投入通关运营;今年邮轮港还要实现无摩擦进港和智慧港口,提升旅客的体验......
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区(曹子琛 摄)
为减少停靠港口的邮轮对港口和长江的污染,邮轮设备自身也在升级换代。
在停靠泊位旁,记者见到工作人员正在岸侧连接电缆,船岸对接后即可开始送电。“一艘游轮的硫排放量相当于3000辆小汽车之多,而使用清洁能源,则能有效减排。“沈邵军表示,2016年7月港口基供电一期项目正式投运,这不仅是目前世界最大邮轮变频岸电系统,也是亚洲第一套邮轮岸电系统。
据估算,未来全球约有100艘新船推出,中国将占到20%—30%份额。沈邵军告诉记者,眼下不仅歌诗达、地中海等50余家邮轮企业落户宝山,皇家加勒比、歌诗达等邮轮的船供50%—60%有望在宝山境内完成。未来,这里还将打造具有“全球采购、全球配送”功能的上海国际邮轮物资配送中心。
吴淞炮台湾国家湿地公园(央广网记者王晶 摄)
生态样板:昔日钢渣场 今日湿地公园
和邮轮码头隔江相对,是一片占地100多公顷的吴淞炮台湾国家湿地公园。
来到这里已近中午,炎热难耐。但漫步公园里的林荫道下,迎面吹来习习江风,却觉得凉爽宜人。正值暑期,不少市民带着孩子从市区驱车半个小时来到江边亲近自然,看着湿地芦苇荡,及远处飞过的鸟群,仿佛又回到了熟悉的少年时光。
而游客们并不一定知晓的是,脚下这片滩涂湿地,在十多年前却是个堆满废弃钢渣之处。
这里位于上海市宝山区东部,沿江岸线长达2公里,是长江、黄浦江和东吴淞江的三江交汇点,因清政府曾在此建造水师炮台而得名“炮台湾”。1958年上海第五钢铁厂在“炮台湾”附近落户,1978年又并入了宝钢,大量钢渣被倾倒于此。
“三四十年来这片滩涂钢渣覆盖面积达到了40多万平方米,相当于60个足球场大,最深处达8米。”公园讲解员汪莉琴是土生土长的宝山人,对这里的变化历历在目,“现在整个湿地公园往下挖1.5米,还可看到以前的钢渣堆。”
湿地公园嵌入钢铁文化(央广网记者王晶 摄)
改变发生在2005年,宝山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局长施永根告诉记者,为保护长江生态,宝山区先后投入整治、建设资金近8亿元,将大量废钢渣陆续回填,为治理废钢渣堆积造成的生态污染,他们选择堆土造地。据他回忆,就在公园建设初期,上海很多工程建设所产生的渣土都被运来这里,堆在钢渣上,之后再种植上海本地较为常见的树种。
有了植物便能引来生物。如果仔细观察,还能在滩涂上发现曾经比较少见的中华绒毛蟹。“我们根据地形,在低洼处引入江水,在水里种植芦苇、莲花等植物,吸收氮磷等养分,避免水的富营养化”,施永根颇为自豪地讲,这里的水还要经过专门的工厂进行处理,通过植物和人工双重净化后,再排入长江,避免污染产生。
“环境好不好,看看鸟来不来就知道了。”施永根如此感慨道。目前公园已记录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录包括白额雁、凤头蜂鹰在内的10种鸟类;还曾发现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UCN)列为易危物种的黑嘴鸥。
智慧湾科创园(央广网记者王晶 摄)
科技“新秀”:花园式集装箱办公园区 打造新地标
除了注重生态环境建设,上海宝山在科技创新上也不断发力。
在湿地公园西南方向,是宝山新兴的创意园区——智慧湾。如果回到3年前,可能没人会相信,由老仓库改造的此处会成为宝山区的“网红地标”。
这里看起来就是普通的办公园区,但走进一看才发现“别有洞天”:15栋旧库房打造成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等于一体的12街区;色彩明艳的“集装箱”内,驻扎着一个个充满活力的文创企业;1.4万平方米的集装箱堆场,打造成了娱乐和滨水体验相结合的办公及展示区。
记者在园区走上一圈发现,从废弃集装箱变身“集创箱”办公空间里,还“藏”着很多3D打印企业。每走几步,间或可见形态各异的3D打印休闲椅、花瓶、小饰品等,这些都是园内的3D打印企业的作品。
“集装箱”外,面包店、托幼所、各种体育设施……让这里看起来像是社区又是街区。
其中,曾是上海纯新羊毛原料有限公司的仓库用地,变身为中国首家3D打印文化博物馆,是园区内的一块“金字招牌”,在中国以及全球范围内尚属首家。园区外还设有世界最大规模3D打印混凝土步行桥。
馆内展品3D打印高跟鞋(央广网记者王晶 摄)
而博物馆的不远处,“智能制造创意工场”、“虚拟与增强现实创客中心”、“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等,则为创业者提供专业的孵化服务。目前,园区员工住周边比例约占30%。随着园区内企业的增加,这个比例还在继续上升。
智慧湾科创园董事长陈剑告诉记者,去年底,智慧湾成为市科委与宝山区合力打造的沪上首座科普公园,“科普”与“文化”“旅游”等跨界融合,在这里就是常态。
就在最近,“宝山智慧湾”还入选了79处上海市民“休闲好去处”。
“活动时每天5000—6000多人次是常态,最多可达8000多人次。”陈剑谈到,科普需要与场景相连。参观者来到园区,会对3D打印、人工智能等有更深刻的理解。
3D打印桥(央广网记者王晶 摄)
目前,“宝山智慧湾”通过社会力量来配置资源,快速形成空间和资源集聚,并让园区承担起部分城市功能,既解决就业,又进一步放大了文创园区的内涵和外延。
实际上,历经转型阵痛、逐步蜕变重生的宝山区,正巧妙地将曾经的工业烙印融入自己的文化气质中。现有各类文博场馆和设施35家,很多消失的工厂、堆场、仓库,变成了博物馆。如由汽车零部件公司老厂房改造而成的上海国际工业设计中心,成了中国工业设计博物馆和上海陶瓷科技艺术馆的所在......
在长江经济带这一流域经济中,陈剑直言,未来上海宝山将加强与长三角协调发展的创新产业城区建设,形成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集聚地与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高地。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