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深港初创实习交流参加者:对在大湾区创业帮助很大

2019年07月23日 17: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7月23日电 据《香港商报》报道,大湾区国际创新学院早前举办为期50天的初创交流计划,于上周圆满结束。不少参加者表示,他们从中得以了解粤港澳大湾区的初创企业生态及市场环境,对他们日后在区内创业帮助很大。

  大湾区国际创新学院由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及深圳大学(深大)共同创立,学院首度举办的“深港初创实习交流计划”,于2019年5月至7月期间举行,吸引了17名理大生、32名深大生,以及27名来自英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的大学生参加。

  本届计划包括一系列在香港及深圳的初创企业、跨国科技企业和创意培育基地的实地考察,并为参加者安排投资者及创业导师,指导创业构思。此外,17名理大学生更于深圳多家初创企业进行了为期5个星期的实习。

  理大行政副校长卢丽华博士表示,有关计划是学院推动创新创业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包含广泛的学习模式,当中结合实地考察、实习和交流,以期为不同国籍、不同文化和不同学系的大学生拓展视野和体验,启发他们的创意思维,期望通过这类计划,协助年轻人把握大湾区的机遇,并吸引全球人才到大湾区发展事业。

  深大副校长王晖教授表示,此项目是两校共建大湾区国际创新学院后的首个重点培育项目,旨在整合区域创新资源、开展深港双创人才培养、驱动创新型人才交流、促进高规格国际资源对接,以此加强港澳学生与内地交流,更好了解内地经济社会发展。

  罗毓熙是参与计划的深大同学之一,现就读工商管理专业,他指这个计划让他亲身了解内地、香港和海外学生的不同学习和工作文化,大大拓展了视野。

  他表示:“我们和理大同学组成团队,一同构思、计划创业项目,我非常欣赏香港同学实事求是、专注而高效率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内地同学则强于宏观研究,分析全国各地市场趋势。通过这个计划,彼此学习共建目标、优势互补,肯定能装备我们拓展跨文化合作与事业发展。”

  理大同学黄耀康则在这个计划下,于深圳一家专事智能安老产品与方案的初创企业实习,在担任交互平面设计师的5星期内,他全权负责由零开始为长者设计一款时尚的功能休闲鞋。

  黄同学现修读理大产品设计学,他表示:“实习期间,我每天工作生活都在深圳,真实的体验,令我对在香港以外发展事业更具信心,我正认真研究毕业后一圆创业梦,与同学一同开设初创(企业),为庞大的大湾区市场提供工业设计服务。”

(责任编辑:宋雅静)

鍒嗕韩鍒帮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