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推动服务业提质升级,努力打造现代服务业强市
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多样化升级,促进现代服务业转型扩容提质。
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化发展。加快工业设计城建设,推动工业设计与产品创新深度融合。推进大数据产业园建设,促进大数据产业项目落地,加快工业大数据开发应用。提升工业科研水平,推进电子科技大学广西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武汉理工大学广西汽车研究院、广西科技大学洛客设计学院、轻金属材料及成型技术研究院等产学研平台建设。大力发展工业物流,加快柳州铁路港“一核一园三基地”建设,实施传化公路港、食品冷链物流园、顺丰和中通电商快递产业园等项目,把柳州打造成为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和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积极扩大消费需求。拓展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会展服务、软件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构建“柳州三宝”等特色优势产品电子商务产业链,力争年内新增300家限额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加快螺蛳粉电子商务产业园、螺蛳粉特色小镇建设,争取“柳州螺蛳粉”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稳控房价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持续优化金融发展环境。坚决防止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主动融入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着力打造区域性产业金融服务中心。大力发展产业金融、绿色金融、跨境人民币业务,充分发挥产业投资等政府基金引导作用,吸收社会资本做大基金业务,积极组织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推介更多优质企业上市挂牌,年内争取申报IPO企业实现新突破。
大力发展文旅和大健康产业。精心筹办2020年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和柳州市第三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支持融水、城中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融安、鱼峰、柳江创建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持续推进程阳八寨、百里柳江创建5A景区。年内实现接待国内外旅游总人数增长20%以上、旅游总消费增长25%以上。实施大健康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大健康产业重点项目建设,构建“3+3”大健康产业体系。
(四)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动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农民发展
集中资源、强化保障,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建设短板,完成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阶段目标任务。
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九个一”建设,深入开展乡村风貌提升、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控制线,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开展“美丽柳州·幸福乡村”创建,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县、引领区、示范带。加快融安至从江一期、桂林至柳城、融水至河池等高速公路建设,开展融安至从江二期高速公路前期工作,竣工沙塘至沙埔道路改造二期、三期工程。实施“四好农村路”“四建一通”项目建设,续建12个乡乡通二级或三级公路项目,推进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市场化改革。继续实施“厕所革命”,推进农村生活垃圾科学处置。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确保落久水利枢纽建成并投入运行、加快推进洋溪水利枢纽建设、开工建设梅林航电枢纽主体工程。
发展特色优质农业。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确保粮食产能稳定在70万吨。扩大水果、茶叶、良种杉、中药材等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做优融安金桔、三江茶、柳江莲藕、鹿寨蜜橙等特色农产品。继续抓好非洲猪瘟有效防控,全力保护生猪产业基础产能。推进各类现代农业产业园、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现代农业示范区提质扩面增效,支持优势县区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持续壮大县域经济实力。柳江区加快推进粤桂智能家电产业集聚区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柳城县着力打造精细化工产业园、木业加工产业园、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和紧固件产业园。鹿寨县加快广西桂中(鹿寨)现代林业科技产业园、江口工业园、石墨烯产业基地建设。融安县着力打造金桔、香杉等特色产业品牌,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产业园、香杉生态工业园等园区。融水县加快廉江·融水扶贫协作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旅游业、竹木加工、生物制药等产业。三江县深入挖掘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加快旅游产业项目建设,发展“两茶一木”“种稻养鱼”等生态产业。
(五)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充分发挥有效投资支撑作用
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动能,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结构。要全力抓好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不断增强发展后劲。
全力抓好重大项目建设。集中力量攻坚“双百双新”项目。实施554项市级层面重大项目,计划投资677亿元,实现开工124项、竣工135项。实施434项城建项目,计划投资425亿元。持续推进233个现代制造城重大项目建设,实现新开工16个、竣工投产31个。策划储备一批“十四五”重大项目,推动重大项目建设良性滚动发展。
着力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加大申请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力度,开展用地审批委托试点,抓好征地拆迁工作,进一步保障重大项目建设用地。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项目资金支持,强化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使用,提升项目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完善市领导联系重大项目制度,健全重大项目并联审批绿色通道,形成项目建设有效推进机制。
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实施产业项目招商引资攻坚行动,聚焦“5+5”产业布局,精准开展重点领域招商,大力引进龙头企业、龙头项目,年内实现新引进项目280个,其中工业项目占比不低于60%、10亿元以上项目20个、亿元以上项目超过100个。
(六)不断完善城市公共配套功能,着力提升生态宜居品质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着力优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和空间布局,提高城市建设现代化水平。
持续提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安全、繁荣、宜居、独特”理念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启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积极创建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市。进一步拓展对外交通网络,完成焦柳铁路怀化至柳州段电气化改造项目,新开工衡柳铁路提速改造、柳州枢纽改造等项目,争取开工建设柳州至梧州至广州铁路项目,开展柳州高铁东站规划选址。加快柳州经合山至南宁、桂林至柳州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建设。争取设立开放柳州航空口岸,建设柳州港鹿寨江口作业区、红花二线船闸、柳江二级航道。
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竣工“十三五”十大城市建设工程,推进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前期工作,实施凤凰岭大桥、曙光大道延长线等项目建设,启动白云大桥建设工作。优化“一主三新”城市布局,规划建设柳东新区“滨江智谷”;推进北部生态新区快速路网、城市干道建设,建成湿地公园;加快柳江新区新城开发与旧城改造,实施柳江“十大新开工项目”。全面推进各城区体育公园、邻里中心建设,丰富拓展“15分钟步行生活圈”内涵。统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城市双修”建设,加大老旧小区、城中村改造力度,稳步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
全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治理,加快推进静脉产业园建设。完善大气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实施扬尘治理、秸秆禁烧等专项行动。深入推进河长制,强化柳江河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做好工业、农业、生活污染源和水生态系统治理。守住耕地红线,实施绿色矿山、土地整治项目,完成自治区级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深入推进花园城市、“绿满龙城”建设,广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森林资源管护,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做好国家卫生城复审工作。建设智慧城市治理平台,推广应用龙城市民云。创建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示范点,实现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推进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持续开展农贸市场环境脏乱差问题整治,不断改善市民生活环境。深入开展清理整治违法建设“飓风行动”,创建“无违建社区”。坚决打赢莲花山片区保卫战,保护好城市绿肺。
(七)聚力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深入贯彻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加快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建立健全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引进战略投资者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做好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转化应用,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试点工作。用改革精神和创新理念认真编制好“十四五”规划。加强基层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扎实推进文化教育、医疗卫生、财税金融、事业单位等领域改革。
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上线应用网上“中介服务超市”,推行“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确保实现“一网通办”“一事通办”。持续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健全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简化涉企行政审批办理环节。持续提升重点营商环境指标在全区的排名,努力打造成为营商环境最优的现代化工业城市。
加快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珠江—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合作,支持上汽通用五菱、柳工等企业与“一带一路”国家地区共建制造基地。建设中欧柳州合作示范区,提升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西园产业承载力,进一步加快上海漕河泾柳东创新创业园建设。管理和运营好柳州保税物流中心。建设国家外经贸商事服务综合改革示范区,打造外经贸数字化、智能化平台。
(责任编辑:杨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