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方百计增进民生福祉,顺应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盼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持续推进人才新政,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广西柳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综合服务能力。实施“龙城金蓝领培育计划”等人才工程,引进一批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倡导企业家精神,培养创新型企业家队伍。
积极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深入推进“双创”工作,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和返乡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扎实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培育“柳州工匠”。深入开展根治欠薪行动,严厉惩治恶意欠薪行为。开展就业托底保障工作,确保生活困难失业人员基本生活有保障。年内新增城镇就业5万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万人次以上。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本养老、工伤、失业保险制度,推动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开展生育保险、职工医疗保险“两险合一”工作,提高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保障水平。全力做好城镇困难群众脱困解困工作,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标准,落实城乡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增长机制。促进妇女儿童事业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住房保障水平,年内棚户区改造新开工11020套。
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完善教育规划布局,加强薄弱地区教育资源配置。推动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新建幼儿园13所,回收公建民营幼儿园55所,实现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80%。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13所。巩固和提升普通高中发展水平,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5%。实施职教和高校卓越提升计划,支持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推动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转设柳州工学院。
繁荣文化体育事业。精心创造文化艺术精品,推动工业题材大剧和各门类艺术精品创作,深入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举办好第十一届柳州国际奇石节。开展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传统村落保护。继续办好重大体育赛事、活动,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积极创建全国全民健身运动模范市。
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启动柳州版“1521”康养基地建设工程,建设一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扎实开展国家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深化医药服务价格、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行为。持续推进市工人医院总院搬迁、红十字会医院迁建、中西医结合医院迁建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健全分级诊疗制度,提升以“互联网+医疗健康”为基础的医联体建设水平,推动城乡医疗资源均衡化。
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争创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推进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建设,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完善城乡社区治理体制,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加快城市新建住宅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基层自治组织建设,争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试点。开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统筹做好国防动员、教育、优抚安置等工作,进一步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扎实开展双拥共建,力争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
各位代表,新时代新使命政府工作要有新作为。我们要巩固和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贯穿到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按照“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担当实干”十六字工作方针,加强政府自身建设,驰而不息纠正“四风”,严肃整治“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突出问题,杜绝“议而不决、决而不施、施而无效”现象,强化公共资金、国有资产等领域廉政风险防控,从严管理“三公”经费,把有限的资源和财力用在推动发展、改善民生上。
各位代表,我们将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市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意见,接受司法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我们将坚持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提高政府立法质量,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和法治政府。
各位代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不我待。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担当作为,为加快推进柳州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制造城,为实现“十三五”期各项工作圆满收官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杨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