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提升全面小康质量
一鼓作气决胜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掉队;决战脱贫攻坚,更要追求持久高质量脱贫。开展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全面完成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及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等反馈问题整改。紧紧扭住产业扶贫这个“牛鼻子”,选准选好产业项目,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持续发力,在农民稳定脱贫和稳定增收上趟新路、见实效。建设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综合调度指挥平台,随时精准掌控脱贫人口及临贫、易贫等人口生产生活状况,复工复产中优先使用贫困地区劳动力,确保脱贫成效稳得住、不反弹、可持续,全面提升“两不愁三保障”水平。深化京蒙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组织开展脱贫攻坚摸底排查,夯实精准扶贫数据基础,做好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工作。
铁腕重拳推进污染防治。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以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为抓手,全面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计划,推进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让青山碧水、蓝天净土成为青城最亮丽的标签。打好蓝天保卫战。提升呼和浩特热电厂供热能力,扩建金山热电厂,实施旗下营电厂热源入呼工程,新建毫沁营调峰热源厂,推进供热管网互联互通,大幅增加集中供热面积。启动实施214个村庄(社区)、12.96万户的燃煤散烧治理,因地制宜采取集中供热、煤改电、拆迁等方式解决燃煤散烧问题。完成市区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清零”任务。严格落实秸秆禁烧、建筑工地“六个百分百”管理、烟花爆竹禁放等措施,确保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自治区考核要求,有效解决群众的“心肺之患”。打好碧水保卫战。推进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建设,实施扎达盖河玉泉区段、小黑河巴彦淖尔南路至云中路段河道疏浚、堤防修筑、生态护坡和水生物种植等工程。扩建班定营污水处理厂三期、提标改造金山污水处理厂,完成市区四座污水处理厂管网互联互通工程。清理整治一级水源保护区内建筑和二级水源保护区内企业。封闭地下水超采区自备井54眼。打好净土保卫战。规范危险废物和固体废物处置,新建建筑垃圾消纳场、餐厨垃圾处理厂,启动医疗废物处置场建设。加强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落实涉重金属行业减排措施。全面开展农业“四控行动”,农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主要农作物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
真招实措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始终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高度警惕和防范各领域重大风险。加强政府债务管理,该还的债务想方设法加快还,不该欠的债务一分一厘不能欠,采取财政预算安排、债务重组、资产资源盘活等综合措施,确保完成年度政府债务化解任务。开展国有企业债务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有效管控企业债违约风险。推进金融领域乱象治理,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三)增强乡村振兴新动能,建设村美民富新农村
提升现代农牧业发展水平。要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让乡村美起来、产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要立足于发展都市型农业,促进一产与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精细农业、高效农业发展。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建设,在完成2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基础上,争取再实施25万亩建设任务,夯实农业基础。改造提升现有设施农业基地,推动农牧业标准化、绿色化、优质化发展,规划建设一批优势特色农作物种植基地和规模化养殖基地。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度假、观光体验等新业态,抓好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自治区级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创建工作。围绕名优特农畜产品,集中发力培育“敕勒川味道”区域公共品牌,新增“三品一标”、名优特认证企业15个、产品45个。抓好农业生产和重要副食品保供稳价。把“菜篮子”工程牢牢抓在手上,制定实施蔬菜产业扶持政策,冬春季、夏秋季地产菜自给率分别达到30%和60%以上,让城乡居民的餐桌更丰盛、更安全、更实惠。
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加快建设数字乡村,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鼓励和规范社会资本下乡,健全完善农牧业信贷担保体系。选聘500名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开展科技创业和产业发展服务。培育壮大龙头企业,规范提升农民合作社,完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引导更多农户进入产业链条。鼓励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业创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现代青年农牧场主、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1100人以上,让新型农民成为富有吸引力的职业。
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围绕打造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新农村,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农村垃圾处理能力,示范镇、示范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覆盖率分别达到80%和85%以上。因地制宜实施“厕所革命”,完成户厕改造4.3万户。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村屯绿化率达到30%以上。开展农村公路“路长制”试点,建设农村公路143公里,创建自治区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2个。
(四)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提升城市功能品位
精心规划城市。围绕建设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定位,牢固树立精明增长理念,坚持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突出前瞻、注重留白,高质量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形成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建立“多规合一”的规划编制审批体系。把精品理念贯穿于城市设计全过程,加强对城市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的规划管控,形成与草原城市、塞外青城相符的建筑风格和城市风貌,让城市更有颜值、有特色、有内涵。
精致建设城市。围绕提升城市承载力、带动力和服务保障能力,统筹推进城市建设与城市更新,开工新机场、呼凉高速、省道311线武川至杨树坝段公路项目,建成国道209线武川至呼和浩特大青山隧道及引线工程、地铁2号线、金海路及巴彦路高架桥、昭乌达哲里木路提升改造工程,尽快还路于民。争取呼包、呼鄂城际铁路、呼朔太铁路项目列入新时代中长期铁路规划。刚性落实住宅小区配建养老、幼教、停车场等设施要求,合理布局商业网点、农贸市场、便民市场、社区活动场所,实施821个老旧小区供排水管网及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工程,完成95公里老旧燃气管网更新改造,不断提升城市宜居水平。
精细管理城市。要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下足绣花功夫,全面落实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健全完善管理责任制。持续推进疏堵保畅工作,开展道路堵点、道路挖掘施工、静态交通管理、公交优先、文明畅行五大专项整治行动,努力让市民少堵车、不堵心。实施物业管理改革,推动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和物业服务水平大提升。制定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建立完善市政公用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检修和维护机制,保障各类设施功能完善、管理有序、运行安全。启动实施模块化消防站、特勤三支队消防项目建设,提升城市应急救援能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实施“互联网+城市治理”行动,建设全市统一的智慧城市指挥运营中心,运用“城市大脑”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