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重庆自贸试验区四大举措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

2020年09月10日 13:52   来源:中国日报网   刁云娇

  今年上半年,面对新冠疫情冲击和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重庆自贸试验区充分发挥改革开放新高地作用,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坚持培育壮大开放型经济主体,减少限制性措施,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仅两江自贸试验区内,新增市场主体超1250户,注册资本超20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33%;截至今年6月底,两江自贸试验区市场主体累计超2.5万户,注册资本超4千亿元。

  三年多来,重庆自贸试验区以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重要建设目标,市场主体获得感不断增强,同时通过推出四大举措,提升市场主体吸引力。

  一是大力加强法治保障。先后颁布施行自贸试验区管理试行办法、自贸试验区条例。成立全国首家覆盖全域、专门化的自贸试验区法院,组建商事仲裁中心和知识产权法庭,设立调解、公证、涉外法律服务等机构,构建诉讼、仲裁、调解一站式多元纠纷化解平台和机制不断完善。设立西部唯一的商标审查协作中心。

  二是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探索权限下放“基层点菜”,41项市级管理权限下放到各片区。实施“证照分离”全覆盖改革和“基层注册官”制度,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一般社会投资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全过程审批时间压减至 50 个工作日以内,一般工业项目从取得土地到开工压减至 15 个工作日以内。

  三是不断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制定《加强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事中事后监管若干措施》,打造大数据监管平台,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对市场主体进行综合分类、逐户标注、区别监管,建立“双随机”跨部门联合抽查机制。

  四是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在全国率先推出“全程电子退库系统”,大幅提升退税办理质效,区内正常出口业务平均办理时限仅5.3个工作日,远低于全国10个工作日的平均水平。多措并举便自贸试验区人员跨境往来,累计服务外籍人才16477人次,服务满意度达99.85%。

(责任编辑:石兰兰)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