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幸福东北】加快辽宁振兴 守护人民幸福

2020年09月18日 18:40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静远 邢明):9月15日,中国经济网和辽宁网信办组织开展以“幸福东北”为主题的“云座谈”线上活动。辽宁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黄洋,辽宁省人社厅副厅长吴松,辽宁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庆湖,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安奎俊四位嘉宾参加了此次座谈会。

  活动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指示精神,重点介绍了辽宁省在改善民生、推进就业、加强社区服务治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取得的成绩。

  补齐发展短板 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据辽宁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黄洋介绍,省发展改革委坚持成体系建设、多元化投入,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提升和改善民生水平。大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辽宁省坚持在发展中补短板、强弱项,保证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持续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全力推动区域医疗中心创建工作、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着力改善农村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扎实做好保供稳价工作。加强价格监测预警,疫情期间投放冻猪肉储备6000余吨,有效化解供需矛盾;及时向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近6亿元,惠及困难群众近1000万人次,缓解疫情给困难群众生活带来的影响。

  加大重点群体援助 稳定全省就业局势

  “六稳”和“六保”中只有一个是重叠的,而且都排在第一位,那就是就业。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辽宁省人社厅及时出台稳就业保就业政策举措,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加大重点群体援助力度,织密重点群体帮扶网,确保了全省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一方面,强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省人社厅同教育部门和高校组织实施了“百场云课堂、就业e 服务”“百校千企人才对接计划”等人才招聘活动。截至8月末,全省高校毕业生总体初次就业率为79.7%。另一方面,做好农民工就业服务。辽宁省各级人社部门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点对点”保障农民工返岗复工,安排专机专列专车1779 台次,运送农民工3.8 万人,促进55.1 万农民工返岗就业,连续三次受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通报表扬。

  加强社区治理服务工作 增强居民幸福感

  党的十八大尤其十九大来,辽宁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社区治理和服务工作的指示要求,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指导全省社区把服务居民、造福居民作为社区治理和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升社区治理和服务水平,增强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第一,加强队伍建设。通过完善管理办法、加强教育培训、逐步提高待遇,提升社区工作者的治理和服务能力。第二,完善政策法规。加强规划引领、建立健全社区减负增效制度,推进社区民主协商,确保社区治理和服务有章可循。第三,服务居民需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服务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便民利民服务,不断增强社区治理和服务的质量效能。第四,坚持创新发展,推动社区治理和服务与时俱进。强化“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意识,在全省深入开展创新实验活动。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辽宁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牢把握宣传弘扬新时代辽宁精神总基调,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实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总方针,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首先,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坚持“基在农业、惠在农村、利在农民”原则,围绕辽宁农业优势产业,发展融合业态,培育融合主体,实施融合项目。其次,强化农业科技研发应用。扎实开展农业科技攻关,统筹农业领域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积极开展科技帮扶活动。最后,扎实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优化农村金融服务。

(责任编辑:石兰兰)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幸福东北】加快辽宁振兴 守护人民幸福

2020-09-18 18:40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静远 邢明):9月15日,中国经济网和辽宁网信办组织开展以“幸福东北”为主题的“云座谈”线上活动。辽宁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黄洋,辽宁省人社厅副厅长吴松,辽宁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庆湖,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安奎俊四位嘉宾参加了此次座谈会。

  活动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指示精神,重点介绍了辽宁省在改善民生、推进就业、加强社区服务治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取得的成绩。

  补齐发展短板 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据辽宁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黄洋介绍,省发展改革委坚持成体系建设、多元化投入,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提升和改善民生水平。大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辽宁省坚持在发展中补短板、强弱项,保证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持续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全力推动区域医疗中心创建工作、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着力改善农村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扎实做好保供稳价工作。加强价格监测预警,疫情期间投放冻猪肉储备6000余吨,有效化解供需矛盾;及时向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近6亿元,惠及困难群众近1000万人次,缓解疫情给困难群众生活带来的影响。

  加大重点群体援助 稳定全省就业局势

  “六稳”和“六保”中只有一个是重叠的,而且都排在第一位,那就是就业。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辽宁省人社厅及时出台稳就业保就业政策举措,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加大重点群体援助力度,织密重点群体帮扶网,确保了全省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一方面,强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省人社厅同教育部门和高校组织实施了“百场云课堂、就业e 服务”“百校千企人才对接计划”等人才招聘活动。截至8月末,全省高校毕业生总体初次就业率为79.7%。另一方面,做好农民工就业服务。辽宁省各级人社部门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点对点”保障农民工返岗复工,安排专机专列专车1779 台次,运送农民工3.8 万人,促进55.1 万农民工返岗就业,连续三次受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通报表扬。

  加强社区治理服务工作 增强居民幸福感

  党的十八大尤其十九大来,辽宁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社区治理和服务工作的指示要求,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指导全省社区把服务居民、造福居民作为社区治理和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升社区治理和服务水平,增强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第一,加强队伍建设。通过完善管理办法、加强教育培训、逐步提高待遇,提升社区工作者的治理和服务能力。第二,完善政策法规。加强规划引领、建立健全社区减负增效制度,推进社区民主协商,确保社区治理和服务有章可循。第三,服务居民需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服务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便民利民服务,不断增强社区治理和服务的质量效能。第四,坚持创新发展,推动社区治理和服务与时俱进。强化“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意识,在全省深入开展创新实验活动。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辽宁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牢把握宣传弘扬新时代辽宁精神总基调,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实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总方针,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首先,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坚持“基在农业、惠在农村、利在农民”原则,围绕辽宁农业优势产业,发展融合业态,培育融合主体,实施融合项目。其次,强化农业科技研发应用。扎实开展农业科技攻关,统筹农业领域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积极开展科技帮扶活动。最后,扎实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优化农村金融服务。

(责任编辑:石兰兰)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