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今后五年主要目标任务
今后五年,我们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巴中,奋力把市第五次党代会描绘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落实省委“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和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三市两地一枢纽”发展定位,坚持“两主三基、四向发力”总体思路,突出产业培育振兴这个重中之重,做好聚焦发展、改善民生、守住底线“三件大事”,奋力谱写新时代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今后五年主要奋斗目标是:围绕“五个显著提升”,更加主动稳增长、补短板、转方式、增动能、惠民生、防风险。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率明显改善,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城乡融合发展明显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50%;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大幅增加,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在95%以上,地表水环境质量稳定在Ⅲ类水体及以上,土壤环境质量安全可控,碳达峰碳中和贡献持续加大,绿色低碳优势产业迈出新步伐,生态价值实现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发展短板有序补齐,营商环境达到全国一流水平,资源要素吸附力明显增强;民生福祉全面增进,共同富裕基础更加坚实,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合力不断汇聚,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走在全省前列。
今后五年主攻方向和着力重点是:
第一,聚焦发展。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建成汉巴南铁路南充至巴中段、力争开工巴中至汉中段,实施广巴达铁路扩能改造,争取成巴安铁路纳入国家规划,积极融入国家铁路网,推动巴中通江达海、外向发展。建成苍巴、镇广高速公路,做好通宣开、南通万高速公路规划研究和前期工作。巴中至成都、重庆“双核”时间缩短至2小时以内,把巴中建设成为成渝地区北向重要门户枢纽。因地制宜规划建设产业道路和乡镇第二生命救援通道。建成一批大中型骨干枢纽水利工程,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水安全体系基本形成。布局500千伏变电站、80万千瓦风电、180万千瓦燃机电站、8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5G基站、红色文化数据中心等项目,能源通信保障不断强化。提升经济发展能级。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主体信用等级AA+企业和上市国企实现零的突破,全市国企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分别实现2500亿元、100亿元;争取差异化金融政策支持,新增授信3000亿元以上,存贷比71%以上。深入贯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条例》,全面规范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集体经济年收入100万元、10万元的村占比5%、5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全面落实新时期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十条措施,累计到位国内省外资金1400亿元以上,实际利用外资6亿元以上;以国家级经开区创建、文旅新区建设为牵引,以县域差异化发展为支撑,构建起旅游收入700亿文旅康养和产值500亿食品饮料、200亿生物医药、100亿新能源新材料的产业集群,工业占GDP比重年均提升2个百分点以上;促进文旅和康养协同发展,在文旅新区和适宜区域规划建设以银发养老、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康养产业集聚区。提高干部专业水平。实施公职人员专业化提能行动,把县(区)政府“一把手”锻造成招商引资“主力军”,把科局长培养成项目工作“排头兵”,把一线人员训练成安全生产“守门员”,推动政府系统干部能力素质整体性提升。建成“全省最优、全国一流”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