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8日在商丘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商丘市人民政府市长 摆向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面对复杂严峻形势,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坚持项目为王,致力产业倍增,全力以赴稳增长、扩内需、强创新、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较好完成了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现代化商丘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一)经济运行持续向好。全年生产总值3272.27亿元,增长4.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0%。积极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累计实施“三个一批”项目420个,全市571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30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115%;汽车报废和置换更新2.5万辆,家电补贴16.4万台,拉动消费35亿元。经济运行保持稳中求进、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二)产业支撑持续强化。新增“四上”企业522家。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4家、智能工厂(车间)11家、绿色工厂18家、专精特新企业59家。闽源钢铁投资60亿元,在全省率先完成淘汰1200立方米以下高炉、100吨以下转炉,实现装备大型化。全市完成技改项目151个,技改投资增长66.7%。国健医疗荣获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深慧视智能机器人制鞋生产线完全替代进口。阿斯贝拉制冷压缩机下线,补齐了制冷产业关键一环。超硬材料产业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豫商经济技术开发区全面起势,新上亿元以上产业项目31个,完成投资130亿元,福田智蓝新能源商用汽车首批地产车顺利下线,莱尔涂碳箔等项目建成投产。全市工业投资增长28.4%,高于全省6.8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74.4%,工业用电量增速7.3%、居全省第3位,后劲十足,运行平稳有序。
(三)创新活力持续激发。高新技术企业提前一年实现倍增目标,突破300家。规上工业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7.8%、16.6%,分别高于全省25.8、7.4个百分点。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306家,培育“中原英才”计划领军人才16人。南华北盆地深部煤系气氦气重点实验室和科学实验场加快建设,商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被认定为河南省未来产业先导区,河南省培育钻石产业研究院获批,北航星空创新园获批河南省首个数据标注基地。力量钻石半导体材料磨粒加工、郑麦379品种选育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联玻璃超白玻璃成功攻克24米超大板生产技术。
(四)城乡发展持续加快。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市、县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得省政府批复。全市改造积水点37处,更新老旧管网303公里,打通断头路31条,新建新能源汽车充电场站39个、充电桩1388个,投用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28万个。工艺改造新增供暖能力700万平方米、供热小区58个。商丘机场获国家发改委批复、附属工程开工建设,阳新高速豫鲁界至宁陵段建成通车,新改建农村公路659.3公里。农村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积极应对夏秋旱涝急转等极端灾害天气,新建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59.7万亩,修复机井3.3万眼,调水补源1.2亿立方米,疏浚开挖沟渠1.1万多公里,连通农田753.8万亩,粮食总产量达142.9亿斤,连续9年稳定在140亿斤以上。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62.4万吨、55.1万吨、23.5万吨。入选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个,获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6家,农业农村部认证绿色优质农产品228个。1.65万户、4.12万人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不断提质。建成“美丽小镇”10个、“四美乡村”100个、“五美庭院”15万户,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睢县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夏邑获评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
(五)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神火集团全省唯一荣获国务院国资委“双百企业”专项评估“标杆”等级。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持续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统筹推进,被授予全国“城乡政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优秀地区”,10个县(市、区)“码上监督、马上服务”平台全部建成运行。建立12345热线工单首接责任制,群众满意率保持在98%以上,获评全国政务热线服务质量“A”级等次,政务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累计登记各类经营主体86.96万户,居全省第4位。累计与苏皖鲁豫省际交界地区9个城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1份。快递业务量完成12.8亿件、增长36.5%,总量居全国第34位、全省第2位,获批全国性邮政快递枢纽承载城市。引进投资275亿元的中煤·河南永城“两个联营”暨综合能源基地等5亿元以上项目51个、总投资1017.5亿元。大型商业综合体正弘汇、丹尼斯奥莱天地盛大开业。外贸进出口增长5.6%,增速居全省第3位。商丘保税物流中心完成保税贸易额48.54亿元,居全省第1位。
(六)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75.8%,省定民生实事顺利完成。49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有序推进,保交房交付3.6万套,保交楼交付1.8万套,分别居全省第3位、第1位;安置房交付2.03万套,问题楼盘化解266个。城镇新增就业6.95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66万人。职业技能培训30.35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7.02万人。本外币存款余额5731亿元,增长12.8%,增速居全省第1位。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补助水平实现“十连升”,建成老年助餐场所628个,30个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公办幼儿园53所,扩充公办学位1.5万个。资助各类困难学生49.1万人次、发放资助3亿元。成功举办淮海经济区第一届运动会,商丘籍女子拳击运动员李倩荣获巴黎奥运会冠军、乒乓球运动员祝启慧勇夺世界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女团冠军。市第一人民医院通过三甲医院复审,三级以上医院达到14家,健康河南行动各项指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重大传染病防控等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医保参保率99.18%,居全省第2位。永城王庄遗址获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5个国省出境断面水质同比改善8.2%,地表饮用水取水水质达标率100%,环境质量保持总体稳定。
(七)社会大局持续稳定。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六查一打”和人员密集场所、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等专项整治,安全形势持续稳定。食品安全工作连续五年省级考核优秀。有效应对7轮强降雨、2场极端强降雨过程,牢牢守住了防汛“金标准”。用足用好一揽子化债政策,多方筹措资金,政府存量债务有序化解。矛盾排查化解、重点领域信访突出问题治理等专项行动成效明显。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有力维护了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一年来,我们认真履行政府职能,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扎实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持续为基层减负赋能。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强化审计监督、统计监督,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609件、政协委员提案499件,办结率100%。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获评全面依法治省考核优秀等次。高质量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任务。国防动员、双拥共建、退役军人服务取得新成效。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科协、残疾人、红十字、慈善等事业实现新发展。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气象、农机、国家调查、防震减灾等工作迈出新步伐。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发展历程极不平凡,各项成绩来之不易。这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驻商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向关心支持商丘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消费需求不足的矛盾仍然突出;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压力较大,各种风险隐患依然较多;工作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依然存在,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决不辜负人民期待和重托。
二、2025年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预期目标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谋划“十五五”发展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做好政府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第六次党代会、市委六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聚焦“四高四争先”,实施“1+9”行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落实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着力扩大内需,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商丘篇章。
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进出口稳中提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6.5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粮食产量140亿斤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完成“十四五”考核目标。
做好今年工作,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和市委工作安排,不断深化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坚持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环境为本、创新为要。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做到拼抢争先;强化系统观念,做到统筹兼顾;坚持问题导向,做到精准施策;树牢底线思维,做到未雨绸缪。在融入和服务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实现更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