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专稿 > 正文
中经搜索

云南河口:无纸化通关激活边民互市

2017年01月25日 10:08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周 斌 通讯员 付永志

  虽然天气寒冷,云南河口县北山边民互市交易市场内依然热闹非凡,人头攒动,吆喝声不断。2016年5月13日,云南首个边民互市管理模式改革试点在河口口岸正式启动,改革后的互市交易实现无纸化通关作业。由昆明海关牵头开发的边民互市管理系统,实现了申报、查验、放行全程无纸化,通过读取指纹即可实现人员、货物的自动匹配申报,将“人到、证到、货到”简化为“人到、货到”;实现了智能化通关作业,以电子卡口为依托实现物流监控智能化,通过刷卡即可实现货物的自动核放。据统计,2016年5月13日业务改革启动以来,截至2016年底,河口口岸边民互市贸易额已达12.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4%;货运量7.39万吨,同比增长56%;边民参与互市达15.48万人次,同比增长127%。

  邓星是河口县农场7队的一位边民,参与互市贸易有三年多了。试点改革之前,他在排队申报上要花费大量时间,有时候从早上出门要忙到下午才能回家,当地的边民参与互市的热情不高,年轻人大多选择外出务工。互市改革试点后,邓星感受到了巨大的便利,在申报大厅结算中心结算时,只需要在指纹机上按一下指纹,核对确认完自己申报的信息,不到20秒就完成了整个流程。

  同时,为实现“依托边民互市,实现精准扶贫”的目标,河口县委、县政府与河口海关通力协作,协调帮助边民成立百余个“以队为组、组长牵头、互帮互助”的边民互助小组,鼓励建档立卡贫困户、残疾人和老年人参与互市交易。河口海关组织互助组长开展业务操作培训,让信息多跑路,边民少跑腿,充分释放互市改革的“集合效应”。试点改革以来,已有3053名边民完成指纹采集身份信息备案,参与到边民互市贸易中,实现了重点区域、重点村寨、重点贫困户边民的全覆盖。据统计,目前河口口岸日均参与互市边民达700余人,年平均增收7000余元。(经济日报 记者 周斌 通讯员 付永志)

(责任编辑:宋雅静)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