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增强西部经济中心功能 努力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

2017年04月28日 14:00   来源:CE.cn   

  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28日讯(记者 杨淼)4月25日-28日,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召开。范锐平代表中共成都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明确指出今后五年,成都的总体目标将是“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而经济中心建设又是蓉城实现总体目标最关键的一环。

  日前,四川统计局公布了一季度四川省的经济数据,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552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3个百分点。另据媒体统计,四川省21个市州中,成都GDP总量排名第一,实现2968.49亿元,增速达8.2%,与全省增速持平。据中国经济网了解,成都一直在坚持创新改革,城市经济已经迈进“万亿级”台阶。

  从经济数据回顾蓉城发展

  成都已跻身中国城镇体系最高层级的“塔尖城市”

    范锐平在党代会上表示,回顾成都五年的发展历程,深刻体会到站位决定格局,创新引领发展,他表示,四川省委对成都发展寄予厚望,提出成都要继续一马当先,发挥首位城市带头引领辐射示范带动作用。

  “过去5年,成都经济总量年均增长9.5%,财政预算年均增长11.5%;5年来成都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超过了106万户,新增科技型企业5.3万家;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年均增长9.6%、11%......”五年来,成都改革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成都跻身中国城镇体系最高层级的“塔尖城市”,成都在用实力证明自己。

  据中国经济网了解,日前,成都公布了一季度经济运行数据,表现不俗,特别是八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以及汽车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最快,增速在20.6%和17.3%,成都产业优势在逐步显现。

  24日,成都发布报告称,2016年成都新增注册商标48733件,同比增长11.87%,累计有效注册商标达23.3万件,增量及总量均位居中西部城市首位、全国副省级城市第4位。新增中国驰名商标认定保护4件,累计122件。并且据中国经济网了解,成都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也在不断增强,直接带来专利申请量的高位增长。具体来看,成都专利申请量98251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39500件,居副省级城市第2位,成都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5198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16件。从数据上可以直观地看到,成都在持续深入品牌创建,不断在增强和完善创新动能。

  四川省一季度数据公布后,进出口贸易方面,接续去年进出口贸易从负增长成功“反转”的势头,中国经济网发现,成都一季度实现进出口额848亿元,同比增长68.7%,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98.3个百分点。据成都海关新闻发言人介绍,成都高新综保区拉动同期四川外贸增长34个百分点,可见四川外贸进出口回暖,成都高新综保区是背后重要的推动力量。成都高新综保区相关负责人就曾公开表示,目前正抓住四川获批内陆自贸区建设契机,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开放型经济园区。

  ……

  5年过去,成都经济发展交出一份优异的成绩单,但凡是过去,皆为序章。历史留给人们最好的东西,就是它所激发的热情。未来的5年,成都经济将会迸发更加耀眼的光。范锐平在党代会上抛出了“创新驱动先导城市”、“城乡统筹示范城市”、“现代化国际城市”、“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新人才观”,“天府文化”这些一个又一个与时俱进新兴词汇,也许在未来,这些将成为成都的新名片,定位成都经济发展的新方向。

  用产业动能助力蓉城腾飞

  成都要坚持做大经济总量与提升产业层次互促共进

  “成都顺应产业跨界融合趋势,发展研发、设计和营销、结算、物流等2.5产业。”范锐平在党代会上首次提出了2.5产业这一新兴词汇,可见成都在新兴产业的敏感度是非常高的。

  成都市商务委主任郭启舟介绍,2.5产业是介于第二、三产业之间的一种产业,主要基于互联网。百度百科对2.5产业有明确定位,它既有服务、贸易、结算等第三产业管理中心的职能,又兼备独特的研发中心、核心技术产品的生产中心和现代物流运行服务等第二产业运营的职能。郭启舟提到了共享单车,就是典型的2.5产业。他认为,成都发展2.5产业就是抢占了未来产业的制高点。

  众所周知,产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命脉,成都深知发展壮大城市经济就必须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范锐平在党代会上表示,成都要坚持做大经济总量与提升产业层次互促共进,实现三次产业的良性互动、融合发展、增强城市产业的支撑力。

  所以,除了2.5产业,成都最先把握和推进的依旧是城市经济的脊梁——制造业。据中国经济网了解,成都要通过差异化布局、集群化发展、企业梯队发展等举措,进一步培育先进制造业的新优势。

  具体来说,成都在未来5年,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汽车制造、食品饮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五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五大优势产业。

  从最新的经济数据可以看到,成都的电子信息产业和汽车制造业在四川省来看增加值的同比增长占据绝对优势。

  成都市经信委主任施跃华表示,针对此次报告中所提到的五大支柱产业和五大优势产业,今年将有5年推进方案和10年发展规划出台。目前,成都已经派出四个“小分队”分赴北京、江苏、上海、武汉等地展开产业调研。

  除此之外,中国经济网记者还发现报告中特别提到,成都将大力发展分享经济,利用数字化技术促进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数字化城市。

  成都要建设西部经济中心,必须以更开放的姿态构建高端高质现代产业体系,这其中除了五大支柱产业和五大优势产业外,现代农业、文创产业也成为了成都着力打造的产业。

  据中国经济网了解,此次党代会明确指出要构筑都市现代农业新高地,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推进成都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为助推西部经济中心建设贡献力量。成都市农委机关党委书记汪超英对此表示,用党代会精神指导成都农业农村改革全面深化,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都市现代农业转型发展、幸福美丽新村提质拓面和农村脱贫攻坚。

  另外,成都还将打造一批重点文创产业园区和文创特色街区,构建文创产业集聚区和文创产业带,优先发展现代新兴文化业态,推进传统文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以音乐、文博、设计、动漫、影视等为重点的现代文创产业体系。中国经济网注意到,成都最为典型的文创小镇洛带古镇的发展得益于政策的扶持和自身文创产业的转型升级上,据了解,洛带古镇的文创产业已从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从单一化到多层次发展,从自发式到成体系发展,目前已经进入提质增效、创新发展的新阶段。按照四川省特色小镇建设行动对洛带古镇的定位,力争用三到五年的发展,洛带古镇要成为西部客家文创小镇。

  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霍伟建议,在出台的为企业减负的政策基础上,对成都市重点支持的特色优势产业,要加大落实相关政策的力度,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让对外开放挖掘蓉城优势

  成都加快建设内陆开放性经济高地并释放自贸区红利

  4月1日,我国再次增加包括四川、重庆在内的7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据中国经济网了解,四川自贸区涵盖3个片区,其中成都占据两个片区:成都天府新区片区、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总面积100平方公里。

  成都的两个片区已明确目标,将突出对欧开放特色,探索中医药、旅游、文化、研发、会展、全球维修等领域服务贸易的双向开放、创新发展。

  据成都海关统计,2017年一季度四川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65.7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57.1%,远高于同期全国21.8%的整体进出口增幅。其中,成都实现外贸进出口值848亿元人民币,增长68.7%。

  成都高新综保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正抓住四川获批内陆自贸区建设契机,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开放型经济园区。预计到2020年,成都高新综保区将实现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350亿美元。

  上海同济大学教授阮青松认为,成都近年来打造“开放型经济”已取得一定成效。而自贸区的建设会对新投资的引入产生利好,有利于外贸进出口的进一步发展。

  4月26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第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刘勇表示,成都这座城市发展潜力巨大,可借力自贸试验区发展,多试验、多探索。成都作为内陆地区,可以探索对民营企业开放更多领域,促进市场竞争与经济发展。

  但值得注意的是,“自贸区的确会对成都未来的对外贸易有所支撑,形成一个对外开放的‘高地效应’,但同时,自贸区的核心在于制度创新”,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

  创新势必要扩建人才队伍。党代会中范锐平特别强调,要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强市,坚持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牢固树立“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的人才观,同时要为更多优秀的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更多的公国资源和政策支持,创造更多的成功机会,让"蓉漂"成为时代风尚。成都市人社局局长张济也曾在采访中透露,成都将抓住中国四川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重大契机,深化外国人来华工作“两证合一、一窗式办理”改革,畅通海外人才引进渠道,完善海外留学回国人才引进政策。成都在通过多种有效的方式不遗余力的招揽和培养人才,为成都的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