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专稿 > 正文
中经搜索

青岛交运温馨巴士:"服务标准化"的领航者

2017年06月22日 09:27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青岛6月22日讯(记者刘成) 零币兑换盒、车载报袋、爱心伞、爱心雨衣、雨伞套机、纸巾、免费WiFi、手机充电……走上青岛交运温馨巴士,车上配备的这些小物件,格外温暖人心。更令人吃惊的是,每一辆温馨巴士都是这样配备的。能够做到每辆车每个细节都整齐划一,得益于青岛交运温馨巴士实施的“服务标准化”。
  温馨巴士实行的“青岛市公共交通客运服务标准化”凝聚了国内城市公交服务流程的精华,在“服务标准化”文件里,温馨巴士独创出通过差异化服务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在温馨巴士公交车上,乘客从上车到下车可以全程享受“家”一般的乘车体验。“我们根据不同区域、不同顾客群体出行特点,按出行目的、年龄、票款种类、出行距离对顾客群进行细分,满足百姓个性化服务需求。”交运温馨巴士相关负责人介绍,就连零币兑换盒放在什么位置,车载报袋如何安装,爱心伞、爱心雨衣如何使用等等,都有明确标准要求。
  从1条线路22部公交车到400多线路4000余部公交车,在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青岛交运温馨巴士跟随时代的步伐,将标准化发展规划纳入企业最高级别发展及战略规划,以标准化战略为核心战略,逐渐建立起集旅游观光、城市客运、定制公交等多位一体的“大公交”全域发展模式,成为国内城市公交行业的领航者。
  2013年,交运温馨巴士以“青岛市公共交通客运服务标准化”项目通过国家标准委审查,成为当年全国公交客运行业唯一获批的“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作为省内首家运营旅游观光巴士的公交客运企业,温馨巴士编制《观光巴士设施与服务规范》已纳入山东省标准制修订计划。通过深化服务标准的提炼、制定、实施,提升服务内涵、提高服务质量,交运温馨巴士不断增加着公交行业服务的附加值,社会认可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

(责任编辑:庄彧)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