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锦:供给侧改革是房地产发展的治本之策

2017年06月22日 18:08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与经济日报共同发布《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5》。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作主旨演讲。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翟天雪/摄。

  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22日讯(记者熊丽) 6月22日,在中国社科院与经济日报共同举办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5:房价体系:中国转型升级的杠杆与陷阱》发布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指出,供给侧改革是房地产发展的治本之策,应在房地产市场预期管理中起到主导性积极作用。

  刘世锦表示,经济增速回落是一个“转型再平衡”的过程,也就是由10%左右的高速增长平台转向未来的中速增长平台。房地产投资和需求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2014年,房地产已经达到需求峰值,之后房地产投资基本持平,然后下降。

  为什么2016年房价又开始上涨?刘世锦分析认为,这一轮上涨与过去有很大的区别。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都市圈加快成长,各种年轻人在这里聚集。这是一线城市房价上升的正面因素,也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发达国家都曾经历过的过程,具有规律性。但是,房价上升还有来自体制、结构和政策层面的推动因素。比如,住宅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重偏低;城市建设用地由地方政府独家垄断,农村集体土地不能直接进入市场;房地产税至今未能起步。更重要的是,既有的城市化发展的理念、战略、政策与现阶段城市化发展的规律有距离或相背离,比如大城市人口限制政策,但事实上是限制不住的,问题是应该限制吗?或者说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更加呼应大都市圈发展的趋势。

  刘世锦认为,高房价的代价是产业停滞乃至衰落,打破困局的出路在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在房地产市场预期管理中起到主导性积极作用。他提出五点建议:

  一是增加住宅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比重至40%以上,将部分工业用地转为住宅用地。

  二是城市结构要发生战略性的转变。由各种资源集中于核心市区的结构,转变为城市核心区加大批小城镇的格局,形成优势产业支撑、快速轨道交通连接、优质公共服务均衡、包容性强、绿色低碳的新城城市网络。

  三是加快实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价同权,农民宅基地在更大范围内流转、抵押、担保等,配套推进农村社保制度改革,同时着手解决由来已久的小产权房问题。

  四是积极发展长期公共租赁住房,由政府优先组织资源,建设较多数量的公共租赁房,租赁价格可以随行就市,租期不低于10年,最长可延至30年,并受法律保护。合约签订后,除非租户自己同意,不得强制其退出。政府也可以通过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利用市场资源开展此类业务。

  五是加快推出房地产税。房地产税与已缴纳土地出让金的关系,不同收入和居住条件下的税收减免等问题,都不难找到合情合理合法的解决方案。房地产税属于地方税种,在明确大的框架的前提下,应当给地方以较大的自主空间。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