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1月24日 刘文新)

2014年02月07日 14:57   来源:贵阳日报   

点击查阅更多2014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贵阳市代市长刘文新作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1月24日在贵阳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代市长 刘文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13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市委九届二次全会精神,紧扣“主基调”、实施“主战略”,坚持不懈抓好国发〔2012〕2号文件落实,围绕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总目标,按照实现“四个突破”、处理好“三个关系”的总要求,积极创新、砥砺奋进,多项指标实现历史性突破,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一)持续发力,领跑发展新速度。预计全市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达2085亿元,提前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占全省比重提高到26%;增速达16%,继续在全国省会城市保持前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30亿元、增长22.1%。财政总收入563.8亿元、增长18.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7.2亿元、增长20.2%;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93.49亿元、增长14.39%。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5742.1亿元、4177.9亿元,增长30.7%、20.1%;银行业金融机构非信贷融资2427.9亿元,是2012年的2.1倍。特别令人振奋的是,在去年全省增比进位综合测评中,贵阳从2012年的第3位上升到第1位;5个区(县)位次前移,南明区跃升第一;10个区(市、县)全部进入全省第四轮经济强县建设行列。在过去一年的“竞跑”中,贵阳跑出了令人鼓舞的好成绩!

  (二)创新驱动,激活转型新动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达75.96%,上升2.8个百分点,位列全省第一;预计全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5.4%。成功举办“北京·贵阳创新驱动区域合作”系列活动,全面对接北京科技、人才、资本等创新创业要素,规划建设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建成首都科技条件平台贵阳合作站、北京技术市场贵阳服务平台、中国技术交易所贵阳工作站。完成贵阳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联盟、贵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院组建筹备工作;培育国家级、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8个,新增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发展科技服务机构42家;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682名,建成运营贵阳国际人才城;建立天使基金、股权投资基金,成立贵阳银行科技支行、工商银行科技支行,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不断健全。荣获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称号;自主研发的人防工程管理软件荣获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

  (三)结构调整,优化产业新布局。强化顶层设计,以中关村贵阳科技园为总平台,确立“一城两带六核”的产业空间布局,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9:42:54.1。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扎实推进工业结构、企业规模、园区水平“三大升级计划”,京东电商产业园、国机磨料磨具等482个、总投资2256.7亿元的产业项目落户贵阳。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10.2亿元、增长20.8%,其中高新技术工业企业增加值和现代制造业增加值预计分别占36.6%、35.5%;园区工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坚持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并重发展,预计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127亿元、增长1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5.7亿元、增长15%;金融业增加值187亿元、增长27.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13.8%;旅游总收入728.7亿元、增长20.9%;京东贵州馆正式上线,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00亿元。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特色优势农业占全部农业总产值的80%。

  (四)建管并举,城乡呈现新面貌。深入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城乡一体化进程加速推进。强化规划引领,按照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发展区、城市发展拓展区、生态保护发展区“四个功能分区”推进城市组团式发展。完善体制机制,构建城市可持续开发建设新模式,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面建成“三环十六射”骨干路网;轨道交通1号线全面开工;加快推进省际高铁、市域快铁和跨区域高速公路建设;龙洞堡国际机场2号航站楼建成投用,年旅客吞吐量突破千万人次;完成中心城区畅通工程二期规划编制;成功申报“全国公交都市”试点城市。扎实开展“一创四办”活动,加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成功入选住建部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建成并试运行数字化城市管理二期工程,不断完善水、电、气等城市基本生活要素保障机制。以“5个100工程”为载体,带动城乡建设和产业发展,入选全省的70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084.9亿元。开工改造棚户区城中村项目42个、474万平方米。实施村级综合楼改造提升工程,新建81栋、维修437栋、改造789栋。建成通村油路(水泥路)450公里,行政村油路(水泥路)通畅率91.8%,完成基本农田建设3.3万亩,新增、改善和恢复灌溉面积11.2万亩,建成美丽乡村示范点27个,城乡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五)生态优先,建设宜居新家园。严格执行《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条例》,大力实施“护林、治水、净气、保土”工程,强力推进“创模”攻坚。建成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二期,改造提升花溪十里河滩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和黔灵山公园;实施石漠化治理17.2万亩,完成营造林24万亩,新增绿地103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达44.2%、43.5%;加强水源保护和河流治理,继续实施“两湖一库”“五大治理工程”,初步完成南明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一期工程,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逐年向好;开展空气质量治理“七大攻坚工程”,空气质量优良率达76.2%(2013年国家新标准);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再生资源利用,淘汰落后产能158.2万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272万平方米。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升格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并成功举办2013年年会。

  (六)高端引领,构建开放新格局。贵阳综合保税区获批设立,成为全省首个综合保税区,正全力加快建设,着力打造国际化开放大平台。依托龙洞堡国际机场,启动贵州双龙临空经济区规划编制等前期工作。成立驻京投资促进局,选派77名干部赴京挂职。全面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引进省外到位资金1666亿元、增长39%,实际直接利用外资6.3亿美元、增长32.9%,外贸进出口总额预计完成63.2亿美元、增长25.1%。开展“营改增”试点,推进工商登记制度便利化,全市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注册数分别增长29.2%、18.6%,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注册资本达3212.9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占生产总值比重突破50%,改革开放红利逐步释放。

  (七)以人为本,增进民生新福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7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592元,分别增长10%、13%。全面完成“十件实事”年度目标,民生投入占市级财政支出的61.1%;云岩、南明、白云、观山湖在全省同步小康创建活动中获通报表彰。新增城镇就业20.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征缴扩面;13.1万城乡低收入人口纳入最低生活保障。新开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17455套、竣工2806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5000户。102个贫困村实现“减贫摘帽”,荣获全省“整市脱贫特别奖”。新建平价生鲜直销店100个、平价猪肉直销店50个;居民消费价格较上年上涨3.2%。

  (八)全面发展,书写和谐新画卷。扎实推进教育“9+3”计划,教育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达4.2%;全面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实现全覆盖;入选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试验区;贵阳职业技术学院、贵阳护理职业学院被评为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建成覆盖城乡的三级医疗卫生网络,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全覆盖,减免城乡低收入和低保对象医疗费用3834.5万元,惠及12.98万人次。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9.96%。、4.85%。,全面完成计生工作“双降”目标。成功举办中超、亚冠等重大体育赛事;获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成10万户农村直播卫星工程。巩固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成果,“一核多元”社会共治模式获“中国城市管理进步奖”;启动农村社会治理“网底工程”试点工作。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为75.7万人办理“城市绿卡”,提高同城化待遇,被列为国家流动人口卫生和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城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事故起数与死亡人数保持“双降”;深入开展“两严一降”专项行动,刑事发案数下降18.2%,群众安全感达94.2%,比上年提高4.8个百分点,第三次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奖“长安杯”。加强群众工作,信访积案化解率达96.1%。同时,国防、国家安全、司法行政、民族宗教、移民、史志、档案、外事、侨务、对台、气象、老龄、食品药品安全、工青妇、关心下一代、慈善、残疾人、红十字、爱国卫生等工作全面发展。

  (九)转变作风,提升服务新效能。以“找问题、找差距、找目标”主题大讨论活动为抓手,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面提高工作效能。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及市委29条实施细则,坚决反对“四风”,压缩行政经费8%用于教育支出。加大反腐力度,查处违纪违法案件226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75人。加强法制建设,制定政府规章21件,受理行政复议147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489件,回复率达100%。进一步简政放权,市级行政审批项目减少到88项,办理时限压缩50%以上。在2013年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政府透明度年度报告》中,贵阳位列第四。

  各位代表!回顾一年的工作,让我们最振奋的是创新驱动强势起步,让我们最自豪的是城乡面貌日新月异,让我们最欣慰的是发展成果全民共享!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全程参与的结果,是全市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同时,也凝聚了已调离贵阳市的李军书记、李再勇市长的心血、智慧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筑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人民警察,向中央及省在筑单位,以及所有关心、支持贵阳建设发展的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和各界朋友,向李军书记、李再勇市长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成绩催人奋进,问题不容忽视。通过开展“找问题、找差距、找目标”主题大讨论活动,我们清醒地看到,贵阳欠发达的基本市情没有改变,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在经济发展方面,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全市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分别为西部省会城市平均水平的67%、47.1%;经济结构不优、实体经济不强、转型升级任务重,虽然形成“三二一”的产业结构,但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占比不高,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科技投入不足,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仅占生产总值的1.3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投资结构不优、综合效益偏低,工业投资仅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5.3%。在社会管理方面,社会治安形势虽然通过开展“两严一降”专项行动有所好转,但离老百姓的期望和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有的隐患排查不彻底、台账不清、责任落实不到位,个别重点行业领域事故仍然多发。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方面,“疏老城、建新城”的推进速度较慢,城市开发模式和土地供应方式较粗放,规划执行不严,违法违章建筑多,公共绿地少,“脏、乱、差”现象回潮反弹,交通拥堵,行车难、停车难等问题较为突出。在民生保障方面,虽然持续加大民生投入,但由于经济欠发达、历史“欠账”多,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收入低,就业难,上学难、上好学难,看病难、看病贵,养老难,住房难,买菜难、买菜贵等民生问题仍然突出,老百姓的意见较大。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特别是大气环境方面,由于燃煤、扬尘、机动车尾气排放等原因,空气在部分时段出现PM2.5超标现象,有污染情况。水环境方面,“两湖一库”、花溪水库等“城市水缸”还存在内源和外源污染隐患;地表水功能区范围内污水收集管网覆盖不全,老城区雨污混流,存在污水直排现象。在政府自身建设方面,统筹力、协调力、执行力、落实力、担当力与“作表率、走前列”,当好“火车头”、“发动机”的要求还不相适应,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破解发展难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下一步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