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1月22日 沈强)

2014年02月13日 16:15   来源:政府网站   

点击查阅更多2014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1月22日在亳州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长 沈强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

  刚刚过去的2013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在中共亳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一起,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稳中求进、好中求快、能快则快为主调,围绕市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活力亳州、美丽亳州、幸福亳州建设取得新的成效。

  初步预计,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90亿元,同比增长10%;全部财政收入103.5亿元、增长21.6%,地方财政收入64.4亿元、增长35%;固定资产投资540亿元,增长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5亿元,增长1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00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7530元,增长15%;节能减排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过去的一年,受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我市个别经济指标增幅低于预期目标。但总体上看,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居于全省前列,经济增长处在合理较快的区间。1—11月份,8项指标增幅居全省前5位,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全部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5项指标增幅居全省前3位。尤为可喜的是:粮食生产实现“十连丰”,我市再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称号,涡阳县、蒙城县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稳中求进、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力促实体经济稳步发展。及时出台促进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的实施意见,认真落实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大企业帮扶力度,整合各类专项资金,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50家、总数达626家,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205亿元、增长15%;新增个体工商户34735家、私营企业3843家;减轻企业负担5.8亿元。

  实施特色产业升级工程。成立十大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编制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开展十大产业专题培训,建立完善产业发展推进机制,特色重点产业不断壮大。现代中药产业呈集群化迅猛发展态势,产值同比增长21%;食品制造和农产品加工、汽车农机及零部件制造、劳动密集型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产值增速均在20%以上。

  着力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实施省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53项,新获批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8家、创新型(试点)企业5家。申请专利1968件、其中发明专利764件,授权专利971件、其中发明专利105件;新增名牌产品5个、省著名商标25件,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荣获第二届省政府质量奖。建立院士工作站3个,古井集团设立全市首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立浙江大学(亳州)技术转移中心,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入孵企业31家。谯城区荣获“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区”称号。

  扎实推进园区快速发展。加快扩区升级步伐,增强园区承载力,5个省级开发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0亿元;新入园项目100个、开工63个,其中工业项目97个、开工60个;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71亿元。亳芜现代产业园起步区8平方公里的路网工程基本完成,新签约项目34个,协议总投资308亿元,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2个。

  (二)坚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各项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

  加快行政管理创新。成立市城乡管理委员会,升格市城乡规划局,组建市招投标监管局,城乡规划建设和招投标监管工作进一步规范。合并原市经济开发区和市南部新区,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成立市现代中药产业发展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与市药业发展局合署办公,服务药业经济发展的力量进一步加强。在市直行政事业单位组织开展“三清”工作,共清理资金18.4亿元、房产157.8万平方米、土地5368亩。

  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建投集团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市土地收储中心收储贷融资工作,组建市交投公司。市建投集团实现融资18亿元,拟发行的20亿元企业债券已上报国家发改委,药都地产实现融资10亿元,交投公司完成交通基础设施融资27亿元。成立亳州城镇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采取以市带县的新模式,推进新型城镇化项目建设和运营,有力支持了县域经济发展。

  加强财税金融管理。稳步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调整理顺市对经济开发区、谯城区的财税征管体制。加快完善地方金融体系,蒙城、利辛湖商村镇银行、蒙城农商行、徽商银行利辛支行开业,涡阳村镇银行、利辛农商行已获国家银监会批准筹建,涡阳县农信社改制材料已上报国家银监会待批。典当、担保、金融租赁和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提速,银行、证券和保险机构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新增贷款94.5亿元、增长22.1%,存贷比达56.2%、比年初提高3.7个百分点,其中新增存贷比82.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探索推进土地流转新机制,土地流转面积超过200万亩,涡阳县被列为全省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成果进一步巩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面推进。基础教育三项改革深入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完成阶段性任务。

  (三)坚持多措并举、扩大开放,投资拉动效应进一步发挥。

  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坚持市级领导干部带头招商,组建驻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地区3个招商组,大力推进靶标招商、精准招商,实实在在地引进了一批大项目、大企业。全年实际利用市外内资819.6亿元、增长34.7%。投资5亿元的奇瑞重工农用机械装备制造、投资10亿元的太安堂人参加工和医药物流园、投资20亿元的海螺集团新型建材生产、投资20亿元的北汽集团现代农业装备生产、投资20亿元的江淮汽车零部件供应巢、投资23亿元的九州通现代中药物流产业园、投资60亿元的大连万达城市综合体、投资80亿元的九洲方圆药业、投资80亿元的科创集团健康产业城等一批重大项目纷纷落户亳州。

  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成立10个专业项目推进组,建立“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的工作推进机制。131个省“861”项目完成投资350亿元,336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89亿元;全市在建亿元以上项目193个、完成投资308亿元,其中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82个、完成投资135亿元。古井生态产业园、杉杉服饰、东方帝维等项目建成投产,广药集团大南药大健康双产业基地、修正药业、德通绿色食品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实施,利辛板集电厂主体工程今年4月有望开工。105国道涡河大桥、307省道亳涡段一级公路改造项目基本建成,济祁高速亳州段等项目开工建设,商杭高铁获国家发改委批复立项,皖江城际铁路网规划中的亳蚌铁路、徐淮铁路已通过国家发改委评审,亳州机场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完成电网建设投资3.9亿元,220千伏赵桥变等4项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一批打基础、管长远的重大项目加快推进,为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全市生产型外贸企业实现进出口额3.73亿美元,增长26.5%。新增外贸进出口实绩企业22家,进出口额超百万美元的企业达55家、新增5家,超500万美元的企业达29家、新增4家。全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7亿美元,增长31.4%。我市荣获“全国中药饮片出口城际第一名”称号,谯城区出口中药材质量安全示范区被认定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四)坚持培育主体、强基固本,现代农业基础进一步夯实。

  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经营体制,着力培育种养大户,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家庭农场。全市50亩以上种植大户发展到4172户,规模种植面积达146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4489家,创建国家级示范社12家、省级示范社60家;家庭农场发展到305家。

  突出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全年实现粮食总产447.4万吨,创建全省首个“吨粮市”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效,蒙城县实现“吨粮县”创建目标。新增设施蔬菜9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达190万亩,新增中药材种植3.2万亩、总面积达106万亩,新增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1个、绿色食品原料基地6个,新增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56个。新增各类规模养殖场、大户1774家,总数发展到2.02万家。规模养殖比重达75%,比去年提高2个百分点。新增国家级“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镇)1个、省级7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1个。

  着力加快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新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2个,1个国家级、4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初步建成,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实现产值220亿元;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394家、新增64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50家,实现年销售收入256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325家、新增45家,完成产值450亿元。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5%。

  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任务,三县一区在全省第18届“江淮杯”竞赛中全部获奖;蒙城县芡河、利辛县西淝河及谯城区赵王河、油河、洺河、漳河治理工程基本完成,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完成年度任务;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69.5万亩、水利受益区23.6万亩,补充耕地9000亩;全市农村饮水安全覆盖率达到64%。加固改造农村公路危桥129座,改造县乡公路200公里。

  (五)坚持产城融合、建管并重,城乡面貌进一步改观。

  高标准抓好规划编制。按照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坚持“城乡全覆盖、规划一张图”,亳州全域规划编制工作扎实推进;按照决策民主化的方式,实行规划设计方案竞赛,进行多方案评审比选,建筑品位进一步提高;按照产城一体化的思路,坚持产业功能、城市功能、生态功能有机融合,宜居宜业的城镇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大投入推进城乡建设。在市中心城区实施城建项目147个、完成投资95亿元,新建城市道路64.5公里,拆迁面积141万平方米,新开工建设还原小区120万平方米,10项重点工程完成年度任务,自来水普及率、污水集中处理率、燃气普及率分别达到80%、90%和87%。获批各类建设用地3.28万亩。涡阳南部新城、蒙城城南新区、利辛滨河新区建设步伐加快,修建道路约70公里。全力推进美好乡村建设,投入资金5.8亿元,开工项目375个,新建重点示范村26个。按照建设美丽小镇的要求,重点集镇规划建设开始启动,涡阳县高炉镇、蒙城县乐土镇、利辛县胡集镇和谯城区十八里镇等乡镇较好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严管理解决突出问题。出台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意见和配套措施,大力推进城市网格化、责任化、信息化、精细化管理。强力推进拆违控违,拆除违章建筑31.3万平方米;依法取缔非法客运三轮车5646辆,新增公交车150辆,优化公交线路14条;全面推进农村清洁工程,清理垃圾16.5万吨,清理河道3587公里,拆除违章搭建物2.4万处。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私搭乱建、交通拥堵和环境脏、乱、差现象初步得到遏制。

  (六)坚持优化结构、提质增效,第三产业进一步繁荣。

  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全力推进商贸重点项目建设,投资15亿元的亳州康美国际中药城一期工程投入使用,投资22亿元的大唐国际城、投资12亿元的昌升药包材市场等项目进展顺利,涡阳万隆城市综合体、蒙城广运现代物流服务中心、利辛金龙商贸港、谯城天泉医药物流等项目加快建设。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积极推进“五位一体”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新建、改造农家店61个、配送中心和乡镇商贸中心5个、农贸市场10个,新建便利店45个、早餐网点50个,新培育家政服务龙头企业4个。全市净增限额以上流通企业99家,总数达446家。

  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业。加大旅游景点、景区建设力度,曹操地下运兵道出入口改造、南京巷钱庄改扩建、华仑国际文化广场一期工程基本完工,花戏楼景区、北关历史街区改造工程和道德中宫、薛阁塔、八角台遗址修缮保护工程加快推进,蒙城竹海湾生态旅游度假村项目顺利实施,总投资50亿元的木兰魔幻大世界即将开工建设。提升旅游休闲、宾馆服务产业功能,创建3A级以上旅游景区3家、3星级以上农家乐7家、3星级以上旅游饭店4家。全市旅游总收入78亿元,增长20.4%。

  培育壮大新兴服务业。发展会展经济,成功举办2013年国际(亳州)中医药博览会暨第29届全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会。积极发展电子商务,“药通网”被批准为全国首批中药材电子商务示范平台。培育规范房地产市场,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54亿元、增长60.5%,商品房销售面积265.7万平方米、增长44%。养老、托幼、文化、健身、物业管理等便民服务业加快发展,会计、审计、法律、工程、评估、咨询、劳动力等中介服务业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七)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先,社会建设进一步加强。

  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升。按照“保民生、保发展、保运转”的思路,继续加大对民生工程和社会事业的投入。全市完成财政支出205.4亿元、增长15.9%,其中,用于改善民生方面的支出166.4亿元,占全年财政支出的81%。投入资金80.2亿元,全面完成31项民生工程。大力推进重点人群就业和创业带动就业,新增城镇就业6.14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0.1万人。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五项社会保障完成年度任务。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月增加153元,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10.2%和11.3%,农村五保户供养补助、年度残疾人生活救助标准均提高10%,政策范围内新农合、城镇职工医保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进一步提高。新建和改扩建敬老院27所,新增床位2932张,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能力提高到59%。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3.8万套、295万平方米。

  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全市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4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3%。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完成,毛入园率达76.5%;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学校建设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千所村小提升工程加快推进;普通高考本科达线率53.6%,超过全省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亳州幼师新校区一期工程建设加快,亳州中药科技学校二期工程启动实施,亳州师专升格本科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市人民医院顺利通过“三甲”复审,县级公立医院全部达到“二甲”水平,8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中医科,市精神病医院、市全科医师培训中心主体工程完工。市社会福利中心和3所县级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投入使用。市图书馆、蒙城博物馆主体工程基本建成,建安文学馆正在进行设计施工招标。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华佗五禽戏普及面进一步扩大,涡阳县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人口自然增长率8.47‰,低生育水平继续稳定。老龄、慈善、红十字会和残疾人事业取得新进步。物价、统计、气象、地震、科协、档案、地方志、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妇女儿童、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事务、扶贫开发、无线电管理、机关事务管理等工作均取得显著成绩。

  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加强。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完成植树造林12.03万亩,建设绿色长廊600公里、长防林2.2万亩,新建完善农田林网85万亩,创建森林城镇10个、森林村庄35个。建设城市绿道51公里,创建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点1个、省级2个,创建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县1个、省级生态镇2个、省级生态村4个。蒙城县被全国绿化委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

  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建成群众来访接待中心,妥善化解了一批信访积案,信访秩序进一步好转。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加强消防安全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高。深入推进平安亳州建设,全面完成“六五”普法中期任务,依法预防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群众法律意识和安全感不断增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安全生产形势基本稳定。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药品药材“两打两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不断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双拥优抚和人民防空工作,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市及三县均荣获省级“双拥模范城”称号。

  各位代表,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我们始终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市委三十条具体措施,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作风建设方面取得积极成效。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依法执行人大决议决定,全年办复人大代表议案8件、建议286件,政协委员提案370件,满意率达95%以上。大力弘扬少说多做、真抓实干的作风,把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作为行为准则,力行开短会、发短文、办实事,切实精简文件、会议和检查评比活动,建立政府重点工作每月一督查、每月一通报机制,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积极整合为民服务平台,加强12345政务服务直通车和市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透明度进一步提升。切实加强廉政建设,继续实施“四项安全”工程,严格落实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坚决查处腐败案件,政府公信力进一步增强。

  回顾不平凡的2013年,面对严峻挑战和竞争压力,全市人民同舟共济、风雨兼程,携手走过了一段难忘的岁月,奋斗的足迹历历在目。我们不会忘记,每一项工作的扎实推进,每一个难题的成功破解,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都凝聚着广大干部的智慧和力量。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向全体干部和离退休老同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向驻亳部队、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中央、省驻亳各单位,向所有来亳投资者和建设者,以及关心支持亳州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历史形成的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在全省落后的局面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进出口总额增幅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一些企业经营困难,工业增速明显回落,农业基础还不牢固,现代服务业刚刚起步;城镇化发展质量不高,城市管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违法违章建设依然存在,脏、乱、差现象还没有得到彻底根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一些地方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少数干部作风不实、效率不高、为政不廉。对此,我们将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