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阅更多2014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1月15日在鹤岗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长 梁成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它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国有煤矿效益下滑,地方煤矿持续停产,主要工业品市场萎缩,翘尾因素影响尚未消除,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刚性支出增大,多年积累的社会矛盾集中凸显,洪灾雪灾造成的损失重大,制约发展的不利因素增多。面对严峻形势,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虽然经济增长低于年初预期目标,但在困境中我们仍然实现了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保发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向好。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20亿元,同比下降9.5%;固定资产投资184.8亿元,下降5.4%;产业项目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超过70%,继续保持全省前列;公共财政收入20.49亿元,下降24.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7亿元,增长11%;利用外资6000万美元,增长15.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0元,增长1.9%;农民人均纯收入14900元,增长1.4%。体现发展质量和后劲的指标有所提升,财政收入占GDP、税收占财政收入、非公经济产业投资占产业投资和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分别达到12.6%、72.7%、77.3%和76.7%。
——产业项目建设加快。理清了发展思路,细化了发展措施,召开了新一轮产业项目建设动员大会,出台了推进产业项目和园区建设等8个重要文件。全年开复工项目171个,其中非煤项目和资源深加工项目均超过70%。煤化工、石墨深加工和绿色食品深加工三大主导产业链条继续延伸,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始起步。中海油化肥、征楠煤化工、万源稻米深加工、经纬木糖醇、明珠大米蛋白等重点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中铁石墨深加工、中石化乙二醇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三次产业扎实推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坚持推进农业“八化”建设,切实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改善了农业生产关系,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粮食产量在大灾之年达到25亿斤。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及绥滨县水稻种植比重分别达到56%和82%,均列全省市县第一位。推广适用新技术25项,农业科技水平进一步提升。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57户,绿色食品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20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312家,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到282万亩。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完成了江萝、德龙、福兴、敖来和新华灌区等26项重点水利工程的年度任务。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化,星级村建设位列全省第二位。工业经济困中企稳。在市场和价格“双下降”压力下,加大扶企助企力度,实行市级领导包企责任制,出台了促进工业稳定增长的“八条”政策措施,减免小微企业税费8500万元,通过工业企业助保金平台投放贷款4亿多元,协调投放贷款60多亿元,最大限度地遏制企业亏损和效益下滑。第三产业稳中有升。着力发展商贸业,益华城市综合体开工建设,萝北凤翔商贸城建成营业,大连万达城市综合体项目积极推进。巩固发展旅游业,黄金古镇、金顶山景区等升级项目顺利完工,太平沟、清源湖被评为国家级风景区。对俄开放取得突破,名山口岸正式开办异地办照业务,俄方入境“落地签”争取成功。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130件惠民实事按计划推进,各项民生承诺全部兑现。保障性住房建设实现突破。坚持“以安置促建设,以建设保安置”,2.6万套煤矿棚改住宅楼竣工,回迁安置2.1万户,是前5年的2.5倍。3180套城市棚改住宅楼、2000套廉租房和公租房完成主体工程。农村泥草房和危房改造4600多户。社保标准不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由月人均1430元提高到1665元,“五七工”和“家属工”养老金从684元提高到920元;城乡低保月人均保障标准从326元提高到386元;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标准由4000元提高到4600元;“新农合”、城镇医保由240元提高到280元,困难群众大病二次救助上限由1万元提高到3万元。最低工资标准从700元提高到1050元;社区主任、副主任生活补贴每月增加200元。就业形势总体向好。省级创业型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帮助350多名高校毕业生、100多名残疾人实现就业,为1007名创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035万元,为851名农村妇女创业提供小额贴息贷款3320万元。新增就业2.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城市建设管理加强。深入实施五大城市发展战略,完成重点工程77项。修改了城市总体规划,完善了城市道路、供热和沉陷区等专项规划,严格规划例会制度,加大规划执行力度,严肃查处了一批未批先建、批少建多和乱搭乱建等违法行为,城市规划建设有序调控。44条主干路和街巷路改造、农村电网建设和节能改造等工程年度任务全部完成,北山公园、儿童公园升级改造和南山公园新建工程全部竣工,200个“六小工程”投入使用,“五湖一河”景区主体工程全部完成,小鹤立河水库开始向工业园区供水,多年形成的近300万平方米供热缺口问题基本解决,城市承载能力有所提升。开展了市容市貌综合整治,抓绿化、治裸土、清垃圾、除冰雪,治理裸土8万平方米,植树164万株,购置清冰雪设备189台,机械化清雪率达到62%,“脏乱差”专项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强化物业管理,“弃管楼”达标管理达到50%以上,城区东部污水处理厂和两县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城市垃圾处理厂、市区污水管网改造基本完成,新增城市公交车100辆,新建、改建了候车亭和报刊亭,城市环境面貌有效改善。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完善了5所学校教学设施,创建了6所标准化学校、3个素质培训基地,对学校供热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消灭了“明火炉”,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总投资3.2亿元的鹤岗区域医疗中心投入使用,市中医院、妇幼保健院主体工程竣工,53个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完成,兑现了城乡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市博物馆和城市规划展馆正在布展,数字化图书馆、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投入使用。整合了市、矿有线电视网,新上了电视转播车,实施了城区有线电视数字化及传输系统改造。万源粮油米糠联产项目被列入国家“863”计划,全国第一个稻米综合利用工程技术中心建成,企业院士工作站通过审批,全国第一个国家石墨产品监督检验分中心通过评审,科技工作成效明显。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新建17个群众户外健身场所,市全民健身指导中心通过国家体育总局服务质量体系认证,并被评为我省唯一的群众体育先进集体,我市运动员在各类比赛中荣获世界级金牌2枚、国家级金牌4枚和省级金牌48枚。
——社会形势保持稳定。启动了安全隐患和社会矛盾“双查双治双问责”活动,开展了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四个责任”,加快地方煤矿整合整治,加大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有效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全市各类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73.5%,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坚持信访源头治理,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产权证、供热、拆迁、回迁和“集资借贷”等问题,使全市信访积案化解率达到80%以上,信访工作成效明显。实施了“法眼工程”,开展了“保稳定、保平安”等20多项专项行动,人民群众安全感增强。全面完善了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和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处置预案,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断提升。
——抗洪救灾取得全面胜利。去年,我市黑、松两江发生特大洪水,全市20个乡镇163个村6万余人受灾。在大灾面前,我市党、政、军、警、民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全力投入到抗洪救灾工作之中。由于科学研判,决策果断,指挥有力,抢险及时,我市没有一人伤亡,没有出现重大疫情,并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了灾区的生产生活秩序,抗洪救灾取得全面胜利。
统计、审计、监察、外侨、计生、老龄、气象、地震、人防、司法行政、档案、民兵、预备役等工作取得新进展,民族宗教、妇女儿童、残疾人、红十字等事业取得新进步。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遇到的困难远远超过预期,取得的成绩实属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上下迎难而上、砥砺前行、拼搏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中省市直各单位,向驻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和公安干警,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经济发展速度不快,质量和效益还有待于提升,潜力和优势没有充分释放出来;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一煤独大”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财源型项目支撑力弱,刚性支出增大,财政收支矛盾凸显;改善民生与群众的期待仍有差距,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依然较多;少数干部精神不振、状态不佳,执行力和落实力还需进一步加强。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4年工作总体部署和主要任务
2014年,是应对诸多困难和挑战,抢抓改革发展重大机遇,实现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的关键一年,也是全力抑制经济下滑,实现提质增速的攻坚之年,更是鹤岗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开创新局面极其重要的一年。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稳中求进为基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紧紧围绕国家“五大规划”和我市“8528”总体发展战略,更加注重深化改革、产业升级、民生改善、城市建设、社会治理和自身建设,着力推动结构转优、方式转变、城市转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进出口总额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增长10%以上,单位GDP综合能耗下降4.3%。在抓好上述指标的同时,更要着力提升“五个比重”。
全面做好政府工作,必须坚持和把握好以下原则:
——必须坚持把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作为加快发展的根本保证。要把思想、步调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对当前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上来,统一到对今后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上来,一心一意谋发展,心无旁骛干事业,努力把鹤岗建设好、发展好。
——必须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激发全社会的发展动力和创造活力。
——必须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解决鹤岗一切矛盾、困难和问题的根本出路。要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挖掘潜在优势,转化现实优势,创造竞争优势,好字优先,好中求快,扎实推动鹤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必须坚持把产业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引擎。要牢固树立“抓发展必须抓经济,抓经济必须抓产业,抓产业必须抓项目”的理念,立足于鹤岗的比较优势和客观实际,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引领和支撑经济转型、社会发展。
——必须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
——必须坚持把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要求。要在抓改革、抓发展、抓民生上,正确把握好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关系,既要尽最大努力,做到尽力而为,不留遗憾,又要不超越可能,做到量力而行,不留矛盾和问题。
——必须坚持把打基础、利长远作为施政准则。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多做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大事,多做攒后劲、见长效的实事,多做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让我们的工作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依据上述总体要求和原则,今年要重点做好六项工作。
(一)更加注重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加快推进产业升级,既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鹤岗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支撑。在工作摆布上,要把推进产业项目建设作为主攻方向,进一步做强做大工业、做强做精农业、做强做活第三产业。
全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继续开展“三引进”和“四比竞赛”活动,举全市之力,坚决打好、打胜产业项目建设攻坚战。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抓项目向抓产业转移、抓产业向抓产业链转移、抓产业链向抓产业体系转移”的思路,围绕煤化工、石墨深加工和优质绿色食品三大主导产业、四大支柱产业和三大新兴产业,拓展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加快形成现代产业体系,把新的增量做大做强。今年,重点实施50个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要大力推进煤化工产业,加快实施构建煤焦化及副产品加工利用、煤制化肥、煤制甲醇乙二醇、煤制气等4条产业链,重点抓好中海油华鹤“3052”化肥,征楠煤化工二期,鹤翔新能源,中石化、恒逸集团煤制乙二醇,南山煤制天然气等重大项目;要快速提升石墨深加工产业,加快实施构建石墨电池负极材料、密封材料、阻燃材料、锂离子蓄电池、胶体石墨等5条产业链,重点抓好中铁石墨等重大项目;要做强绿色食品产业,加快实施构建稻米深加工、玉米深加工、大豆深加工、畜牧养殖加工和林产品加工等产品产业链,重点抓好万源粮油米糠油扩建、秀泉科技、经纬糖醇、明珠生物科技、崧阳粮油等重大项目。加快产业项目库建设,要眼睛向内,依托我市现实资源、潜在优势生成项目;要眼睛向外,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盯住世界、国内500强企业、发达地区、新兴产业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编制项目。市县(区)两级优质项目储备要保持500个以上。着力增强园区承载功能。以建设省级、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目标,市级园区重点做大做强煤化工、石墨精深加工、绿色食品和高新技术4个产业园,集中摆放事关城市转型、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和重大项目;要以建设专业化、特色化产业园为主导,县区和板块园区重点发展专业化、集群化的产业项目,打造符合鹤岗特色、产业集聚发展的平台。要扩大园区面积,强化园区供排水、电力、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在项目要素优化聚集上下功夫,增强承载功能。着力提高产业招商实效。进一步创新招商方式,强化招商措施,提升招商效果。突出领导带头招商,落实落靠市级、县区领导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招商任务。认真执行《重大产业项目招商奖励办法》,营造全民招商氛围。进一步明确招商方向,盯住有实力的大企业,引进一批产业链长、对地方经济辐射带动作用大的好项目,做高产业层次,做优产业结构;抓住高技术、成长型的好项目,选择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有市场潜力的产业项目;瞄准整体产业转移比重高的发达地区,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促进产业集聚和实现规模经济。
做强做大工业。牢固树立工业的主导地位和企业的主体地位,壮大新型主导产业,做强支柱骨干企业,全力遏制工业经济下滑局面。2014年,我市地方规模以上企业利税增长要达到20%以上,新增规模以上企业30户;非公企业增加值和税收要分别提高20%以上。要密切关注企业运行。强化对生产要素的调度指挥保障,严格落实市级领导包产业责任制,密切关注企业运行状况,全面掌握并及时解决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和经营难题。要扶持壮大骨干企业。高度关注已经建成的项目,把现有存量做大盘活。对龙煤鹤岗公司、华能鹤电等国有大企业以及非公有制骨干企业,要加大服务支持力度,尽全力和企业共克时艰。对近年竣工投产企业,积极帮助解决周转资金、原料供应、市场开发等方面的问题,尽快形成生产能力,迅速壮大骨干企业群体。对现有骨干企业,鼓励技术创新,加快技术改造,推进产业升级换代,加速裂变壮大。要深挖企业内部潜力,在支持企业生成项目上下功夫,依托现有骨干企业发展下游配套项目。要落实各项支持政策。继续落实好省、市政府新17条和新8条政策措施,采取加大金融支持、融通民间资本、加强资本运作等方式,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今年,重点支持2—3户企业在“新三板”上市。要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综合运用行政、经济等手段,支持企业发展。今年,投放企业助保金贷款力争10亿元以上。
做强做精农业。坚持把农业增长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要促进粮食增产。优化种植结构,继续扩大水田规模,稳定玉米面积,粮食产量力争实现28亿斤。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14项水利工程,新增高效节水灌溉农田10万亩,改善灌溉农田11万亩。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计划完成农村土地整治面积9万亩。推动现代农机合作社发展,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培养省级农机专业合作社6个,建设千亩农机科技示范园区21个,主要粮食作物实现全程机械化。促进农村经营体制创新,全市千亩以上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分别达到30个,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30个。继续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全市粮食作物模式化栽培率达到90%以上,建设农业科技园区50个,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加强气象服务,搞好农业防灾减灾。加强粮食仓储设施建设。要促进农民增收。贯彻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重视增加农民在种植、养殖环节收入,更要引导和扶持农民从错季销售、精深加工、终端市场等各个环节增加收入。在城郊具备条件的区域,加快调整种植结构、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发展果菜、花卉、苗木、食用菌等高附加值农业。大力发展畜牧业,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畜牧业产值增长要达到7%以上。积极发展劳务产业,维护进城务工农民合法权益,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要促进农业增效。重点是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和特色产业。新增省级龙头企业2户,培育市级龙头企业10户,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化发展,新增国家级绿色食品水稻原料基地20万亩。实施网箱、围栏养殖面积4万平方米、名特优水产养殖面积4万亩、休闲游钓面积1.2万亩,创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5个;加快林果、北药种植、山野菜等特色产业发展。要促进农村发展。重点是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继续坚持“93668”发展思路,全面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抓住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机遇,聚合新型城镇化、城乡发展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政策、资金和项目,以推动产城融合、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农业人口城镇化等为重点,结合美丽乡村、星级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示范镇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