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2月9日 陈东)

2014年02月18日 14:29   来源:地方新闻网站   

点击查阅更多2014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2月9日在揭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揭阳市市长 陈东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3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我们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打造粤东发展极,建设幸福新揭阳”的核心任务,牢牢把握“强化效率、彰显公平、惠民执政、绿色发展”的施政理念,改革创新,奋发进取,顽强拼搏,沉着应对错综复杂经济形势的挑战,经受住百年不遇自然灾害的考验,在建设粤东经济强市和粤东上善之区的征程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一)以经济协同增长推动提速增效。着力增投资、扩消费、稳出口,推动“三驾马车”协调发展。全年生产总值1605.35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4.5%,跃居粤东第一。加快中委广东石化炼油、中海油粤东LNG一体化、中电投通用码头等重点项目建设,创建中德金属生态城,固定资产投资829.39亿元,增长27.5%.组织企业赴俄罗斯、波兰等国展销产品,举办揭阳产品全国行(昆明)展销活动、第三届玉文化节、普宁国际内衣博览会、揭货“网上行”活动,开拓国际国内及“网络”市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7.66亿元,增长15.2%;外贸出口43.8亿美元,增长15 %.工业持续快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60.79亿元,增长23.8%;工业用电量增长14%.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6.69亿元,增长17.6%;各项存款、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6.67%、17.82%.(二)以产业组织化建设增强发展动力。深入实施“6166”计划,加强产业组织化建设,出台扶持产业发展政策,确立六大千亿产业建设目标。金属、服装、医药、石化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7.2%、26.4%、14.3%、17.6%.培育电商产业,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军埔成为闻名全国的“淘宝村”;电商销售总额增长38%;邮政业务总量增长52.7%.建成全国首个中药材大宗交易平台。仙宜岱成功登陆新三板。商务旅游示范区建设取得新成效,旅游总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

  (三)以平台建设助推转型升级。加快空港、海港经济区和20个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打造产业聚集平台,中德金属生态城成为省重大发展平台。与中科院、省科技厅共建科技创新试验区,南方(揭阳)科技成果交易平台上线运行,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企业研究院1个、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工作站2个、省级工程研发中心10个,技改投资超百亿元。建设粤东金融强市,与人行广州分行共建金融试验区,21个重点项目获银行授信510.1亿元。培训城镇在岗职工3万人次,建设人才公寓,搭建粤东人力资源高地。

  (四)以扩容提质加速城镇化进程。调整行政区划,启动市城规和土规修改评估工作。揭阳新区获省批准,空港新城、揭东新城、玉都新城起步建设。创建省文明城市,建成数字城管系统和进贤门大道东段、莲花大道南段等市政项目,道路畅通工程上升为二等。获批“三旧”改造项目7宗。揭阳潮汕机场获批一类口岸,实现对台直航;厦深高铁建成通车;潮惠、汕湛、揭惠高速公路揭阳段动工建设,改造国省道80公里。完成东山截污工程等省污染减排计划项目33宗。建设金属表面处理中心,谋求电镀产业“零排放”。开展新一轮绿化揭阳大行动,建成生态景观林带176公里、森林碳汇工程27.43万亩、绿色单元438个,市区新增公共绿地面积12.5万平方米。

  (五)以国际合作拓展发展格局。抢抓全球资源重新配置的机遇,实施以德国为重点的国际合作。金属联合会与德国家族企业基金会等9个协会深度合作;与阿德勒斯霍夫科技园达成园区管理合作意向;弗劳恩霍夫、巴塞罗那工程设计学院等5家科研机构入揭发展;与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共建绿色排放系统;与达姆施塔特应用科技大学共建产业大学;引进德国退休工程师担任企业顾问;法兰克智能管网公司等11家企业正式落户。服装产业与法国合作,外贸企业协会与伊朗合作,传统产业走进非洲,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共建绿色工业示范区,揭阳正成为全球资源配置链的新节点。

  (六)以惠农增收引领“三农”发展。加大“三农”投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20个“一镇一品”示范镇农业总产值增长8.9%,主导产品产值增长16.5%,普宁高埔镇被评为全国“一镇一品”示范镇。动员全市力量抗击超强台风和特大洪涝灾害,复产重建工作取得重大胜利。投入水利资金8.06亿元,榕江大围达标加固工程、惠来中东部供水工程等一批水利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实施“乡贤乡村建设”工程,筹集34.54亿元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实扶贫开发资金2.61亿元,实施帮扶项目1444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4735户。

  (七)以社会事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扎实走民生引领型发展路子,投入民生事业资金125.12亿元,竭力为民办实事、干好事、谋福祉。认真办理省十大民生实事和市30件民生实事。9个镇(街道)获省授予教育强镇称号,高考一批上线人数增幅达30.1%.筹集大学生发展基金887万元,资助贫困学生2190人。市人民医院成为中山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慈云医院实现引资托管,普宁康美医院建成投入使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6.5%.新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举办“乡乡乐起来”523场。市广播电视中心、档案馆新馆等文化设施投入使用。出版发行首部《揭阳市志》。新增城镇就业3.58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208.12万人。建设保障性住房3028套。推进平安揭阳建设,建成视频监控点3万个、治安卡口100个,成功处置上浦村群体性事件,综治信访维稳和消防工作得到加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

  (八)以为民务实清廉强化政府作为。推进行政体制机制改革,竭力反腐倡廉,建设为民务实清廉政府。市、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和网上办事大厅建成投入使用,初步建成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开展企业登记注册改革试点,改革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卫生和计生机构。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发挥民营经济市长特派员作用,开展“庸懒散奢浮”整治,查处违法违纪507人、行政问责336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提案办理满意率均达到100%.此外,统计、气象、地震、供销、物价、体育、普法、海洋渔业、妇女儿童、人口计生、残疾人、双拥、人民防空、人民武装、国防动员、民族宗教、港澳台、社科、文联等工作也取得了新进步。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发展态势鼓舞人心,这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结果,是市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有力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团结奋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干部群众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揭阳改革发展的各界朋友、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诚挚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还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一些领域市场壁垒依然存在,深化改革任重道远;环境资源约束依然趋紧,环保治污、用地治违力度仍需加大;财政运转压力较大,民生投入仍不足;观念滞后、人才缺乏依然是制约发展的“瓶颈”;权力运行仍需规范,廉政建设必须加强。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扎实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14年工作安排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今年政府工作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和市委五届六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打造粤东发展极,建设幸福新揭阳”的核心任务,以加快发展为首务,以维护稳定为底线,以改革创新为引领,着力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着力产业培育,着力创新社会管理,着力全面深化改革,努力建设粤东经济强市和粤东上善之区,奋力开创揭阳跨越崛起新局面,争当粤东西北地区加快发展排头兵。

  今年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外贸出口增长16%,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7.5%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攻坚克难搞建设

  举全市之力建设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园区和中心城区,加快空港、海港投资开发,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狠抓空港海港建设。优化空港海港规划,明确两港建设的着力点,集聚资源,加快建设。支持空港经济区创建粤东区域电子商务快递物流中心、潮汕传统产业批发会展中心;提升玩具、模具、石材等特色产业,培育生产性服务业。指导海港经济区产业建设,创新大南海石化工业区体制机制,盘活土地资源,集聚金融要素,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出台招商引资政策,实现有目标、有计划的精准招商,力争一批石化骨干企业落地开工,形成新一轮产业集聚。

  狠抓重点平台建设。加快中德金属生态城建设,在办园模式上形成可持续、可复制的制度安排,在全产业链建设上探索要素资源聚合增效的路子,在绿色工业、产城融合上创建新模式。推动高新区与蓝城区形成一体化管理新格局,实现互促共进发展。发挥普宁服装联合会作用,规划建设中法纺织服装生态城。进一步明确揭东、英歌山等工业园区产业主题,集聚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动力强劲的发展平台。

  狠抓城市扩容提质。强化建设揭阳新区,优化提升老城区。新区要着力于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坚持产业立区,培育支撑性产业,科学配置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资源;坚持生态立区,创建大树底下的幸福生活。老城区要梳理提升特色经营街区,培育社区经营龙头,培训街区创业群体,形成街区创业创富体系;优化社区公共服务配套;建设绿色街区和文化、体育街区。着力于空港和高铁交汇区、高铁站口拓展区、高速出口辐射区的开发建设,使之成为扩容提质的重要载体。

  狠抓交通设施建设。完善揭阳潮汕机场配套设施,加快揭阳空铁换乘中心和机场、高铁周边路网建设,实现交通立体综合对接。规划申报惠来港区公共航道,加快中石油、中海油、中电投等码头建设,推进与荷兰鹿特丹港务局合作。整合提升榕江港口群,加强榕江航道整治,培育榕江航运物流带。抓好广梅汕铁路改线工程、揭阳港疏港铁路、粤东城际轨道揭阳段规划建设。加快汕湛、潮惠、揭惠等高速公路揭阳段建设,改造国省道70公里、地方公路500公里。

  (二)持之以恒育产业

  产业是地方发展的动力源,是民众就业的主载体。坚持产业强市,继续实施“6166”计划和八大暖企行动,扎实推进产业“登高”工程和引进工程,打造揭阳产业升级版。

  强化产业体系建设。围绕六大千亿产业建设目标,形成坚实的产业框架。一是深化产业协会建设,实现产业资源互补共享,形成联系紧密、组织化程度高的产业合作体系;扶持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形成产业梯队。二是实施产业“登高”工程,继续举办榕江企业家培训班和经营、管理、生产骨干训练营,为龙头企业配备外脑和洋顾问,形成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力量;鼓励引进创建研发设计、物流仓储、品牌培育营运、人力资源等生产性服务机构,完善产业链条;建设产业金融,实现业业有投资基金、有小贷公司、有担保公司;培育金融租赁公司;加快产业征信体系建设;组织产业“走出去”,给予对外合作示范企业融资贴息;全要素孵化一批上市企业。三是创新产业建设经营方式,推广土地、厂房、设备租赁的轻资产运营模式,创建产业孵化器,推动科技成果快速产业化。四是实施产业引进工程,确定产业引进目标,建立引进平台,出台引进政策,配置产业资源,创立产业落地服务体系,开展产业引进大竞赛,快捷、精准、有效地形成产业增量。

  深度开展国际合作。以中德合作促进观念转变、资源集聚、转型升级,以高端合作的先人一步,实现揭阳技高一筹。一是出台金属生态城规章制度,试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引入德国园区管理模式。加快金属生态城建设,确保年内主干道路、五大中心、专家服务基地建成投入使用,打造新型国际合作平台。二是加快金属生态城原材料及制品营销、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城市矿山、人力资源及产业金融六大平台建设,举办中欧科技与设计交易会,创建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区,实现高端要素充分集聚,实现资源的溢出与辐射。三是加强与德国及欧盟国家行业协会合作,使金属生态城成为相关产业进入中国的门户与平台。四是重点服务法兰克智能管网、艾萨医疗器械、中德科技孵化器等入园项目建设,使之迅速投产达产。五是将金属生态城模式复制至中法纺织服装生态城、海峡食品药品合作区。六是扩大国际合作领域,推动服装产业与法国、制鞋业与意大利、港口建设与荷兰、玉产业与缅甸合作,办好非洲国家青年电子商务领袖培训班,与非洲深度合作,同时开展走进伊朗活动,形成揭阳产业国际合作新格局。

  大力发展县域产业。指导县(市、区)梳理产业发展重点,优化配置要素资源,形成特色产业集群。普宁市重点发展服装、医药产业,推动产业合作、产业升级,组织商贸企业“上网络”,创建中法纺织服装生态城。榕城区重点把握特色经营街区的整理提升,打造街区创富体系,在金融业、文化创意产业、城市旅游业及鞋业研发设计、会展上求突破。揭东区结合中德金属生态城建设,发展先进制造业;结合军埔村、中德风情小镇等建设,发展壮大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蓝城区推动玉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结合医药学院的迁建发展医疗健康产业;与高新区共建海峡食品药品合作区;创建金融创新试验区。空港经济区在粤东地区快递产业、产品集散批发会展上抢先布局,建设玩具创意、模具、石材产业集聚区。揭西县着力发展生态旅游业、绿色农业、农村金融业,创建电线电缆转型升级园区。惠来县突出发展临港工业、滨海旅游业、海洋产业。大南海石化工业区大力发展石油炼化、精细化工产业。普侨区对接普宁,大南山侨区对接大南海石化工业区和惠来县,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绿色生态健康产业。县域产业的建设要把握区域优势、顺应发展态势、遵循市场规律,坚定发展主题,跨代周期性培育,最终形成产业集群、产业高地。

  形成电商先发优势。电子商务是零距离对接消费群体的产业立交,是升级版的实体经济新形态。围绕促进商贸业及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双目标,结合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大力实施“8610”计划:以建设电商样板军埔村、组建顾问团队、创建电商研究所、筹建电商学院、出台全市电商发展规划、制订工作实施方案、出台扶持政策、筹建产业基金“八个一”为切入;以建设军埔为中心的揭东集聚区、跨境电商为方向的中德集聚区、粤东快递物流为基础的空港集聚区、服装医药产业为重点的普宁集聚区、街区特色经营为依托的榕城集聚区、玉文化产业为载体的蓝城集聚区等六个重点区为着力;以十万电商骨干大培训为重要手段,对电商产业进行率先布局,形成揭阳电子商务先发优势,建设潮汕产业的“网络港”。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对已落户的重点项目,按照“一个领导、一套人马、一揽子措施、一个时间周期”开展全方位服务。对中委炼油等重点项目,集中全市之力,有针对性地解决困难、提供配套,以服务促建设、促效益。制定在揭重点项目服务方案,从土地、金融、人力资源、社会治安等方面全力支持,营造“风和日丽”的产业成长环境。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市长特派员作用,集中民意民智服务项目建设、促进产业育成。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