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南流江兴起"淘石热" 博白一天有数百人下河捞石头

2013年10月16日 06:40   来源: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罗劲松 杨华春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罗劲松 本报通讯员 杨华春 文/图

在合浦县皇后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堆有从江中打捞上来的石头。

  1“石来运转”皇后村

  皇后村,距合浦县城区不过32公里。这个伴在南流江边的村子近两年在合浦乃至北海名声远扬,并不是因为它真的出过“皇后”,而是因为在河滩里发现了质如刚玉、五彩缤纷的宝玉石。

  9月的南流江,水面十分平静,几艘挖沙船正在轰隆作业。挖沙船旁,一条小木船上,3个年轻人正轮换着下水,在打捞着什么。村支书蔡昭休告诉记者:“他们在淘石头。自从2008年经鉴定发现河里一些石头是宝玉石后,我们这个900多户、3000多人的村子,只要家有壮劳力,都会在农闲时下河摸石头。到了枯水季节,河滩上到处是人,有的用钩机挖,有的用锄头刨,有的就靠手捡,热闹得很哦!”

  经过村口一栋正在建造的三层楼房时,蔡昭休停下脚步感慨道:“这是村里一名五保户靠捡石头赚钱建起来的。过去,单纯靠种植,不少人生活比较贫困,许多村民还住在泥砖屋里。现在,村里有上百户人家以淘石、销石为副业。南流江的石头,真是让皇后村人‘石来运转’了!”

  记者走进村民蔡卓利家,只见厅堂、住房里到处堆满了石头。这个20多岁的年轻人虽然没有太多淘石经验,却很有心计:他把自己用钩机挖回来的石头按目测品相分成三大堆,厅堂中最次一堆叫价100元一块,厢房里好一点的200元一块,藏在楼上卧室里的“好东西”就要“价格面议”了。

  40来岁的村民蔡昭朗就显得老练多了,他向记者展示了几块从南流江里淘到的石头,有的一看就知道是玛瑙石,有的经行家辨认是黄蜡石、玉髓。记者问价钱,蔡昭朗一张口就要3000元一块。当记者感叹“太贵”时,蔡昭朗笑道:“这不算贵。上次我出手一块最漂亮的,卖到1万元哩!”

  蔡昭朗还向记者展示了几个漂亮的玉石手镯,这是他用南流江石请人加工制作的。这个皮肤黝黑的农民,显然已经不满足于只是卖原料了。

  祖祖辈辈守着南流江过农耕生活的皇后村人,怎么会突然发现江中那些看起来普普通通的石头里有“宝贝”呢?蔡昭休说:“那得记蔡卓亮一功,是他最早发现了石头里有宝!”

(责任编辑:秦宇雯)

共(3)页 首 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末 页  
鍒嗕韩鍒帮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