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河南频道7月4日讯大河网—河南日报报道:望山峦,绿瀑直泻千里;赏流水,碧波清澈荡漾;观廊道,玉带景色诱人;看城镇,翠盈大街小巷。
今年部署实施的林业生态省建设提升工程,让众多石头山披上绿装,生态廊道更多彩多姿,植树造林呈现多样化、个性化。7月3日,省林业厅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我省共完成造林419.13万亩,为目标任务400.31万亩的104.7%。
石头山上也植绿
盛夏,淅川县马蹬镇石漠化区的沙罐山,一片新植的林子,正在“石头缝”中顽强生长。
“这是困难地造林试点,如今成活率较高。”7月3日,淅川县林业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治理一亩石漠化的综合成本需要4000元左右,通过专业队挖大穴、垒石圈和鱼鳞坑、栽大苗等措施,今年共高标准造林3000余亩。
不只在淅川,今年困难地造林和低效林改造已成为我省造林绿化的重点。
省林业厅厅长陈传进分析,经过多年大规模造林,全省森林面积明显增加,宜林荒山荒地逐渐减少。
我省目前约有1698.3万亩低产林和造林困难地,有关专家表示,若将其全部完成升级改造和生态修复,可使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6.7%。
事实上,低效林改造和困难地造林在我省还是一个新名词。为探索有效途径,我省在太行山、伏牛山等地开展了试点工作,各地政府加大投资,采用挖大坑、营养袋苗木造林栽植等技术,让石头山、瘠薄干旱地上也焕发出勃勃生机。
车窗外风景更精彩
旅途中,看惯了车窗外绵延不断单调的落叶乔木,你一定希望廊道旁的风景更丰富多彩。如今,这个愿望在我省一些地方已成真。
在京港澳高速路许昌段两旁,加宽了的防护林带超过30米。高大挺拔的杨树林带中点缀着俏丽的大叶女贞、秀美的银杏等树种,大树下则是茂密的灌木和藤草。车行其间,恍若穿行山林,心情也不由欢畅起来。
“作为林业生态省建设提升工程中的省级重点生态工程之一,高速公路廊道提升工程今年开局良好。”陈传进说。
据了解,目前我省虽基本形成了较完备的廊道绿化框架,但建设和保存情况不容乐观。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调查显示,高速廊道绿化单侧保持10行树以上的路段占31.9%、有树未达10行树路段占46.7%,还有21.4%路段未绿化。
为提升廊道绿化质量,我省启动了高速公路廊道提升工程。各地科学规划,普遍采取返租承包等形式,对高速两侧绿化土地进行集中流转,积极探索出政府要生态、群众得实惠、造林大户增效益的路子。目前全省已完成提升改造18.92万亩,占计划任务的103.5%。
认养一棵小树 体验一种幸福
认养一棵小树,照顾一片绿地,体验一种幸福。
2月28日,郑州市林业局召开新闻通气会,在全省率先出台了《林木绿地认建认养管理办法》,个人缴500元、单位团体缴一万元,就能认养一块绿地,公共绿地、道路绿地、防护绿地、森林公园、古树名木、风景林地等均被列入认建认养的范围。
“认建认养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林下种植养殖,可以悬挂或竖立荣誉牌,甚至取得冠名权。” 郑州市绿化办副主任历天斌说。
省林业厅造林绿化管理处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人们生态意识增强、对生态产品需求增加,人们爱绿、护绿的形式也更加多样。
在洛宁,全县古树名木都拥有GPS定位坐标,目前已有126棵被认养,成为全省推广的“洛宁模式”。
倡导将城市“水泥森林”变成“空中花园”,团省委开展了青少年立体植树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各级团组织及青少年群体立体植树植草近3000平方米。
“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首任林业部长梁希的这一夙愿,将是中原儿女不懈的追求。
(责任编辑: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