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回应分级诊疗实施难:调研后将调整措施

2013年11月22日 09:57   来源:中国广播网    任玉茜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提到"分级诊疗"这个词,可能大家都不陌生,在新闻里听到的关于医改的消息,经常会涉及这四个字。那么,究竟什么是"分级诊疗"呢?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看病,"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从10月1号起,青海省就开始实施了"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分级诊疗"制度。这么做,确实可以让患者得到与自身病情相符的医疗服务,节约一定的医疗资源。但也有不少群众反映,在看病就诊时,遇到了一些困难。

  昨天,我们节目就关注了该制度实施过程中遭遇的难题。比如政策的宣传不到位,有医生反映自己每天的工作核心几乎变成给病人解释政策。另外,有患者反映,层层转诊,开转诊单甚至需要院长签字,非常麻烦;而且下级医院做的部分检查,上级医院不认可,还需重复检查,经济负担又加重了。

  针对这些问题,青海省医改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正在基层进行调研,省里也将结合调研结果,对政策进一步细化修订。

  10月1号起,青海省开始实施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分级诊疗制度,小病就近就医,大病再去大医院好医院,为的是合理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不过,记者在西宁调查发现,分级诊疗的转诊管理,在实践中遭遇若干难题。所谓转诊是指,青海参保患者需要住院或者转院,除非特殊、急、危、重症病人,一般病人,必须从一级医院看起。一级医院确认看不了的,出具转诊单,并经院长签字、医院盖章后转往二级医院。二级医院还看不了,再走一系列程序,才能转入三级医院。有关分级诊疗的文件,临床医生手里都有,大家却对政策理解不一,比如省级医保到底要不要转诊。

  基层医生:这个文件我们临床医生基本上是人手一本,拿到手之后刚开始说的是省医保没有纳入到这个范畴,然后很多省医保的患者我们就说不用,过了一段时间又说省医保的也需要转。

  文件规定了各级医院的转诊率和平均住院日这些硬性指标,比如,能开展住院业务的乡镇一般卫生院,转诊率不得超过60%,这些指标更是成了医院开展诊治业务的掣肘因素。

  三级医院工作人员:有一个10%的限制嘛,转出率。现在就是说到二级医院去开的,开不上的比较多。

  基层医务人员:这个政策我们又搞不懂,一级住院天数是6天,我们以社区为主,不就是建设医疗康复嘛,脑溢血后遗症啊,我们有康复医疗和针灸理疗,还有残疾人功能锻炼,这些人来让人家住院6天?真正的针灸理疗要两到三个月。

  对于政策执行中出现的这些矛盾和问题,青海省医改办相关负责人张守顺表示,省里出台这项政策,有其原因。

  张守顺:前两天我们调查一个阑尾炎手术的。省级医院平均费用在一万二、一万五甚至更大,而县级医院大部分在四千多五千,完全就可以解决问题。就好多病完全可以在县级医院可以治疗的,老百姓就不在县级医院住院,这样的话省级医院住院也住不上,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又大,因为没有一个制度和机制的约束。

  张守顺说,有病就往大医院跑,这就导致老百姓医疗负担加重,医保资金也吃不消。另一方面,基层医务人员因为长期没病人可看,业务撂荒。如果任由这种状况发展,情况只会加剧。

  张守顺:我们这次下来看了几个州县的,总体的情况是平稳的。有意见的集中在城市人群。他们认为我们就应该享受优质的资源。我今天头有点不舒服,我就应该到三甲医院挂个号去看。政策取消了这个之后,他们就不方便了。看病贵、看病难,怎么去缓解?就是靠这些制度慢慢去引导,不然永远也解决不了。

  至于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张守顺坦陈,政策宣传不到位,医疗机构认识不一,是政策遇阻的一个重要原因。

  张守顺:我们这个宣传也跟不上,老百姓对这个事也不是太了解。宣传方面不够也有这个因素。这次到这个地方下来有些基层卫生院的大夫,都不知道这个事儿。

  对于各级医院头疼的转诊率和平均住院日指标,张守顺说,这些量化指标,是有依据的。

  张守顺:我们制定的时候,取了前三年向外转诊的数字,医保上的有关数字,我们做了一个综合平衡。

  而这些数据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张守顺表示,目前政策还在试运行期,省里也将结合调研结果,对政策进一步修订。

  张守顺:我们下一步现在已经有了方向了,对于老年人、长期的病号,我们下一步也要准备把这个方面看看有一些细化的措施,准备研究出台一些东西,我们这个文件也在试运行,半年以后要作评估,评估完以后哪些方面比如转诊率偏低了,有些不合适的还要调整。(记者 肖源 杨阳 实习记者 任玉茜)

(责任编辑:袁霓)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