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岁的汤老先生与老伴蜗居在外滩街道一间1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里。汤老先生前些年得了老年痴呆,老伴则脑梗中风,平日里女儿们轮流看护,日子过得并不容易。前些天,卫生健康志愿者蔡惠德上门送去了一床被子,照例与老夫妻俩拉起家常,又将失智失能老人的一些护理技巧传授给家属。
在外滩街道,由社工与志愿者精心梳理排摸的160余名困难失智失能老人家庭,这些天正陆陆续续收到“爱心棉被”。在物质帮困的同时,社工与志愿者还致力为这些特殊家庭构建全方位的家庭支持系统。
不仅是外滩街道的困难老人,今年元旦春节期间,上海推出的各项帮困举措,将覆盖到全市540万人次的困难群体,资金支出约6.9亿元。
也不仅限于每年元旦春节的爱心“惯例”,在上海,以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为基础,因病支出型贫困家庭生活救助为重要补充,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相配套,临时救助、综合帮扶等为辅助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让帮困送温暖贯穿365天,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填补救助“缝隙”,织牢安全网
低保户老陈凭着上个月20日领取的粮油帮困卡,在指定的便利店里领取了10公斤米、1斤油和1斤糖,“这样的实物补贴不打折扣,即使物价上涨也不会受到影响。”目前,上海有近8万困难群体每月都能享受这样的实物补助。
食品消费价格指数作为一项重要参考指标,早已纳入本市的救助标准动态调整体系,根据物价变动,相关政府部门及时调整对困难群体的补助比例。如今,参考的标准还包括定期入户调查得到的实际生活成本数据、最低工资标准等。
托底,必然会有一条基准线。然而,困难家庭的情况各不相同,所期待的政策救助也各有差异,有些家庭因病致贫,有些家庭无力资助子女求学,也有家庭的居住困难无法改善。
如何在温暖普洒的同时让政策更给力,使深陷困境的家庭能够维持基本生活?这些年来,上海在帮困救助制度上不断填补空白:
开展综合帮扶,对一些特殊困难家庭采取个案帮扶、项目帮扶,化解群众特殊困难;深化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变事后救助为事中救助,同时不断提高救助比例,缓解困难群众就医难;去年9月,上海又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因病支出型贫困家庭生活救助制度,对因患病导致生活困难的家庭给予基本生活保障。
长宁区的老陈,正是医疗救助“一站式”的受益者。陈妻患有尿毒症,自己则是“4050”就业人员,他们家是低保家庭。以前每个月妻子吃药、做血透,老陈都要东借西借凑上一笔钱垫付医药费,“早几年医疗救助采取的是事后救助模式,低保人员得先垫付医药费,拿到报销款常常是一个月以后的事。”在长宁区民政医疗救助金与卫生系统基本医疗保险形成联动推出“一站式”服务后,老陈松了口气,现在他只要交付个人须缴的5%,每个月大概三四百元钱,剩下的钱直接从医保和医疗救助金等账户中扣除。
物质帮困精神解困并举
在今年的元旦春节帮困送温暖活动中,仅市级层面,参与的部门与单位就有12家。其中,既有政府部门,也有工、青、妇、残联等群众团体以及红十字会、慈善基金会、老年基金会、市民帮困互助基金会等慈善机构。
这样的组合,已不鲜见。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团体机构“以己之长”,参与各自领域内的救助工作,成为政府帮困的有力补充。就在刚刚结束的一年一度“蓝天下的至爱——爱心全天大放送”中,市慈善基金会通过其系列慈善品牌,募集到了不菲的善款,将第一时间用于安老、扶幼、助学、济困。
除了“老牌”扶贫济困组织,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越来越多的基层政府借力社会组织,以“跨界合作”的方式,在物质帮困的同时,为特殊的困难群体家庭“精神解困”。
“救助政策是刚性的,但救助方式可以柔性。”杨浦区和泰爱心服务社的社工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户家庭,李先生一家在上海没有住房,户口挂靠在控江路街道。他自己身患多种疾病,看病花费极大,生活陷入困境中。李先生的妻子悉心照顾他数十年,看不到丈夫好转的迹象,心中也甚为焦急,但又不便在家人面前表现,只能将这份痛苦暗暗地埋藏在心底。“我们对李先生一家进行帮扶,从2008年开始至今经济帮扶已有1.5万元。”同时,社工还经常同李先生的妻子谈心沟通,鼓励她说出心中苦闷,避免加重精神负担。
记者了解到,通过社工介入的方式对困难家庭进行综合帮扶,帮助他们了解各类救助帮困政策与举措,疏解心理压力,直面现实困难,寻求回归社会路径,这样的做法,正在一些区县街道试点推广。
让救助资源帮助更需要的人
家住闸北区的低保户老赵,去年在街道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份工作。儿子大学毕业也将踏上就业岗位。原本捉襟见肘的家庭经济状况将得到极大改善,但同时也意味着一家人的收入超出了低保线,需要退出低保,“我有了工作,儿子也大了,家里经济条件逐渐好转起来,靠自己的双手赚取劳动所得,心里也踏实。”老赵说得实在。
为了鼓励有劳动能力的救助对象积极就业,上海探索建立了救助与就业联动机制。据市民政局救济救灾处处长李志龙介绍,对有劳动能力的低保申请对象,民政部门与劳动部门联手督促其首先办理求职登记,并由劳动部门优先给予就业托底安置。对因就业而退出低保的劳动者,不立即终止低保待遇,而是设定一个2—6个月退保缓冲期。同时实行“收入豁免”。考虑到救助家庭中有劳动收入人员的就业成本,以就业补贴的方式给予他们每月一定的基本生活费用抵扣,并规定在申请救助时,就业补贴免于计入家庭收入。
社会救助资源宝贵,要真正用于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体,实现阳光与公平,必须有制度作保障。
为了避免“有的老人一天洗几次澡、有的老人却无人问津”的怪象发生,上海形成了“一口上下”的运作机制,所有的救助项目通过街镇“一个口子”向上申请、所有的救助款物通过街镇“一个口子”向下发放,所有的救助信息也同样通过街镇“一个口子”实现汇总,有效整合社会救助资源,提高了救助效率。
为了防止“开着宝马领低保”,上海实行救助信息化和引入居民经济状况核对机制。通过全市统一的社会救助信息管理系统,管理所有救助信息。更为重要的是建立起居民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将分散在各部门的信息整合、比对,破解了社会救助申请的把关难题。目前,廉租住房申请、低保救助申请等都已纳入这一体系。